11月8日凌晨2時22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二院)就網上熱傳「乳腺外科團隊疑受實驗環境和試劑影響致多人患癌」,發布了「情況說明」。
這是該院以組織的名義,在7日網上出現某網友發消息稱「廣州中山二院乳腺外科蘇某教授學生集體患癌」後,一天內作出的反應,儘管有網友覺得還是有點慢了,但事實需要認真仔細的調查核實,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已經非常迅速了。而選在凌晨這一時點的「不過夜發布」,更體現了院方如履薄冰、高度重視的積極態度。
從「情況說明」看,院方只把調查結果一一列明,比如,網傳有3位博士加一位博士後4人患癌,更有傳6位學生患癌,但調查結果是:近年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現為該院乳腺外科醫生,在臨床工作;另外1名為外地來院進修人員,已回原單位工作;無在讀學生患癌。這回應了網民的關切,止住了以訛傳訛。
由於這一「情況說明」院方也沒有任何爭辯和推諉,更沒有對患癌醫生的患病原因下結論,反而是一句「誠摯歡迎有關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調查」,既尊重科學、客觀和公正,也誠意滿滿。
醫院是一個特別容易發生醫患糾紛的場所,而一旦發生激烈的矛盾,通過釐清事實、以真誠的態度迅速回應,耐心對輿情進行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中山二院出現的是院方實驗室和醫生緊張關係的新情況,而該實驗室又由知名的科學新星、今年10月剛剛獲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2022獲得「科學探索獎」的蘇士成教授領銜。當事患癌醫生懷疑自己「患癌與實驗室或者試劑接觸」有關,這可能是基於對「他們3人同一年患癌」這一特別現象的一種比較自然的解讀,但事實如何,最終還是需要第三方的科學判斷。妄下結論對任何一方,對整個社會,都是非常有害的。
另外,按「情況說明」,該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於2009年啟用至今,已有14年,培養了200多名學生,當中出現了3名癌症患者。這個比例是高了還是正常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報告顯示:我國癌症新病例每天1萬多人,一年當中共計457萬人,癌症患病率位列世界第一。按照相對穩定的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口11億的基數,並參照每年457萬癌症新生病例這個大概的數字,我國成年人口15年患癌病人占比約為 6.2%,10年占比約為4.2%,5年占比約為2.1%。
當然,這屬於理論上的平均數字,未考慮地域、環境、人群等因素,也是理性的有點殘酷的冷冰冰的數字,任何一個患上了癌症的活生生的個體,應該都不大會跟這樣的數字相聯繫。
所幸的是,中山二院的「情況說明」恰恰也沒有引用這樣的數字,說明其在輿情疏導和管理上,在照顧患病醫生的情感底線上,做得也是專業和比較到位的。
正如中山二院「情況說明」中所表示的,「個體癌症發生的誘因極其複雜」,也正因為此,希望院方接下來儘快請有關管理部門落實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調查,以得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結果,公之於眾。
並非多餘的話:中山二院這一引起社會很大關注的「突發事件」,在全國的三甲醫院中不會是孤例。每一家醫院,做好輿情監測,已迫在眉睫。而輿情出來後,像中山二院一樣「不過夜」、科學、客觀地回應社會的關切,邀請有關部門引入第三方進行判斷下結論,此乃十分值得效仿之舉。而加強醫院實驗室和醫生工作環境的安全管理,時刻把治病救人的醫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對任何一家醫院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100%要做好的。
作者:鄭文藝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運營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51d74c583f09a034f0289c875d10d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