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名酒「隕落」,曾一力將魯酒推上巔峰,如今卻在超市積灰!

2022-06-06     麟大官人

原標題:山東一名酒「隕落」,曾一力將魯酒推上巔峰,如今卻在超市積灰!

如今說到盛產白酒的省份,我們最早想到的一定是四川和貴州,再不然還有安徽和江蘇,總之是怎麼也想不到山東的。

山東人熱情豪爽,還很能喝,但就是這樣一個白酒消耗大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卻是一個沒什麼好酒的地方,想來這是對魯酒最大的誤解了吧!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魯酒就已經成為了我國的白酒版圖中非常搶眼的存在,如果非要評出一個第一,那時的魯酒可謂是當仁不讓,就連川酒也要甘拜下風。

可在那時,有這樣一款酒,是它憑藉一己之力將魯酒推向巔峰、也是它致使魯酒跌落深淵。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秦池酒。

另闢蹊徑

90年代初期,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全國有很多的酒廠都深陷泥潭無法出頭,秦池也不例外。

雖然那時的秦池和大多酒廠一樣都在關停的邊緣徘徊,但不一樣的是,秦池遇到了姬長孔。

姬長孔接手秦池之後,發現在「一縣一白酒」的山東本地,很難找到發育的突破口,於是將進攻點放到了東北市場

憑藉出色的經營頭腦,姬長孔很快便讓秦池紅透了東三省。然而,這只是秦池成名的第一站。

標王的誕生

到了90年代中後期,電視廣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就連央視也將自己的「黃金廣告檔位」拿出來招標。

那時的秦池,依照著上一屆央視標王孔府宴酒的中標金額,準備了3000萬,卻沒想到遠遠不夠。

東拼西湊之後,秦池最終還是在1995年,以6666萬元的價格拿下了央視標王。

廣告播出之後,秦池名氣、銷量大漲,這個來自山東小縣城的酒廠,幾乎在一夜之間,將魯酒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嘗到了甜頭的秦池,在第二年又以3.2億的報價再次中標央視,可「禍根」也就此埋下了——激增的訂單量為秦池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也成為了秦池滅亡的最大推手。

「醜聞」曝光

那時的秦池雖然一夜出頭,可底子還是一個小縣城的「老破小」,設備和廠房遠遠跟不上訂單需求。

可不管是購入新設備還是擴建廠房都需要時間,秦池能等,訂單卻等不了,於是秦池心一橫,決定從四川收購基酒,再進行勾調出售。

這樣的做法確實平衡了供求,但這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沒過多久,經濟參考報就「秦池產、銷差距過大」的問題發布了報道,披露了秦池外購基酒的事實,一時間激起了千層浪花。

由此,秦池的銷量開始快速下滑,由於積壓在倉庫的酒賣不出去,不久之後,秦池便開始負債纏身。

雖然事從秦池起,卻沒能在秦池終。「勾兌事件」後,幾乎所有魯酒都受到了秦池的「拖累」。站在中國白酒之巔的魯酒,就此跌落神壇。

說起來,秦池是很有經營頭腦的,雖然能夠一飛沖天確實是站在了風口,但它打響成名第一站的時候的經營策略,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毫不過時。

但它之前成功的秘訣也絕對不止於經營,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最初的好酒質。

可見,一款酒想要成功,好酒質是基礎,好經營是路徑,二者缺一不可。但偏偏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能夠踏踏實實把這兩點都攥在手中的酒企實在不多。

他們要麼把宣傳玩得風生水起,酒質放任自流,如某小白。

狠抓年輕消費者的「命門」,猛灌心靈雞湯,與其說它是一款酒,倒不如說它是文藝圈的資深「老炮兒」

情感共振有了,選擇偏好也有了,可偏偏就沒有酒質。年輕人能「喝個」文案,但對於資深酒友來說,這樣的酒質實在難登台面。

他們要麼用心做酒,忽略經營,如武陵酒

三勝茅台風光無限,如今卻居於湖南默默無聞,別說被全國酒友知曉,就連湖南本地的酒友也很少人知道。

又如木台厚道酒,採用12987大曲坤沙工藝釀造,酒質不凡;勾調也師出名門,由「茅台八仙之一」馮小寧親自勾調。

但卻空有好酒質,沒有好宣傳。

其實早在問世之初,它就廣受讚譽,酒質醇厚,入口醬味細膩上揚,落口回味悠長。當地很多的酒友都會在家中備上幾箱,甚至還有外地酒友驅車前去購買,大有名揚天下之勢。

可由於實在疏於宣傳,這麼多年來,它還是在貴州打轉。

可見對於好酒來說,單是酒質口碑俱佳的意義實在不大,少了宣傳,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上,說是寸步難行也不為過。我是麟大官人,一個每天認真更新美食知識和技巧的博主,如果您覺得看完我寫的文章對您確實有一點幫助,歡迎您關注我每天學習更多知識,麟大官人非常感謝您的厚愛!美食的道路上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創製作,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3d074c3901503156f5d05c15298a7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