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鯊和拯救者相繼倒下,遊戲手機為何快不行了?

2023-04-26     太平洋電腦網

原標題:黑鯊和拯救者相繼倒下,遊戲手機為何快不行了?

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公布的《2022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我國2022年遊戲市場總收入為2658億元,其中手游就占比為72.61%,實際收入為1930.58億元,同比下降達到了14.40%,實際收入減少了324.8億元。

(圖為ROG 7 Pro遊戲手機)

加上遊戲版號等不明朗因素,國內手游市場可能已經觸頂下滑,其中給我們最明顯的感知就是近兩年春節前後,各遊戲大廠「曬」獎金的情況少了。手游市場裡,應用內購買收入和廣告收入占比分別為57%和36%,占收入大頭遊戲開發方和平台方尚且要勒緊腰帶過日子,處於市場「末端」的遊戲手機廠商們過得就更加艱難了。

2018年,國內電競遊戲手機全面興起

2017年11月雷蛇發布了旗下首款手機產品——Razer Phone,從品牌定位和產品本身都能看出這是一款電競遊戲手機,儘管該機沒有在中國內地正式上市,但我身邊就有雷蛇的粉絲特地前往我國香港買了首批機器,可見,品牌信仰對於終端商品的銷售還是十分重要。

緊跟Razer Phone後,黑鯊、紅魔、拯救者、ROG等品牌也在2018年前後推出同類的遊戲手機,因此2018年也稱為「遊戲手機元年」。有意思的是,往後幾年這幾家品牌基本維持著一年一更、二更的產品節奏,只有雷蛇在發布了兩代手機後,就沒了下文,繼續折騰自己的筆記本和配件產品線,不知道是不是覺得自己「卷」不過一眾國產手機品牌呢?

(Razer Phone 2,圖源網絡)

回到重點,黑鯊、紅魔、拯救者、ROG這四個遊戲手機品牌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無中生有」的電競遊戲新力軍,包括黑鯊和紅魔。黑鯊背後有著小米科技提供的技術支持,初期產品直接用上定製版的小米MIUI,甚至發布會時,雷軍還親自到現場助陣,可見小米希望通過黑鯊來開拓新的差異化市場的期盼。

(圖源網絡)

紅魔則是努比亞專門面向電競遊戲市場推出的品牌,儘管第一款並沒有像在MWC2018上展出概念機那般採用風扇風冷散熱設計,但在一年後的上就加入了內置風扇的風冷散熱,實現了之前吹過的牛。直至現在,內置風扇風冷散熱仍然是上最顯眼的特徵。

第二類就是拯救者和ROG的跨界品牌。相信了解DIY、整機、筆記本的朋友對於這兩個品牌自然並不會陌生,憑藉在原來領域積攢的人氣、關注度,他們進軍遊戲手機市場如有Buff加成,品牌起步點要比上面介紹的黑鯊、紅魔等新品牌高得多,加上各自擁有的線上線下渠道資源,我本來覺得拯救者和ROG最有可能從遊戲手機市場裡突圍而出。

接下來幾年,這四個遊戲手機品牌基本上一年一更或者二更的節奏在推出手機新品,尤其是因為驍龍888和驍龍8 Gen1接連兩代高通晶片在功耗發熱上的不理想,給散熱堆料更猛的遊戲手機更有利的遊戲體驗優勢。

咱們PConline去年曾做了同樣採用驍龍8 Gen1晶片, Pro遊戲手機與常規旗艦手機在《原神》遊戲過程中的體驗差別。尤其是在長時間(2小時)和高溫環境下,遊戲手機能帶來更高穩定的幀率表現,直接提升用戶的遊戲表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們的)

因此,按理來說遊戲手機的市場雖然談不上很大,但仍能吸引手遊玩家的青睞,足夠這些品牌生存下去。然而,理想算不上豐滿,現實卻更為骨感。

黑鯊和拯救者相繼倒下,遊戲手機現狀並不樂觀

IDC數據顯示,2019年遊戲手機銷量同比增長了50%達160萬台,其中黑鯊更是拿下是其中一半的市場份額。

殘酷的是,昔日的行業領頭羊,卻最先倒下。在與小米的合作結束後,黑鯊試圖通過VR業務來吸引騰訊的投資合作,然而相關的研發不如預期,黑鯊最後也沒能抓住騰訊這根救命稻草。2022年底,就有黑鯊科技裁員的消息不斷傳出,比例達到了50%左右,甚至在黑鯊科技CEO羅語周微博的評論里也有討薪的留言。此番裁員對於黑鯊是傷筋動骨的影響,恐怕傳聞中的黑鯊6手機未來也可能只在「海鮮市場」上開售。

(圖源網絡)

而2023年3月,有傳聞指聯想旗下的拯救者手機業務全線裁撤,下至新人,上至B10「幾無倖免」,目前無論聯想還是拯救者手機方面均未對傳聞作出回應。我們查看了其官方微博「拯救者電競手機平板」,最新的內容還是今年3月拯救者Y900平板電腦的,手機相關的博文最新也停留在今年1月的。

(圖源網絡)

這裡也不得不佩服,聯想竟然能把曾經的聯想、ZUK、樂檬、VIBE等一手好牌,打得幾乎只剩下Moto一個品牌了。

哪怕是曾經的行業第一,哪怕是背靠聯想集團,黑鯊和拯救者在遊戲手機市場觸礁背後,折射出遊戲手機自身的硬傷。一是其市場需求規模實在太小,手游市場主要的收入主要流向了內容和平台端,願意為更極致遊戲體驗而在硬體上花費,以及忍受機身重量、尺寸的用戶現在並不多,不足支撐那麼多品牌的生存發布。在近兩三年手機市場需求整體收縮的情況下,消費者在購買時會更偏向於功能的「全」,而非單一遊戲領域上的強。

二是遊戲手機在體驗上與旗艦級安卓手機的差距拉不開,在核心的晶片、內存規格相同的情況下,遊戲手機在體驗上沒有決定性的體驗優勢。

尤其是在去年驍龍8+、驍龍8 Gen2等晶片在功耗發熱上的表現有了很大的提升,遊戲手機在散熱上的優勢被進一步削弱。像一加、OPPO、小米等品牌在迭加內存、幀率引擎、觸控等方面技術後,其《原神》遊戲表現已經達到了市場的第一梯隊水平,甚至超越了部分遊戲手機。因此,在紅米K60系列上,也沒有推出專門的電競版,常規版的遊戲表現已經很「耐打」。

(圖源一加手機)

三是目前遊戲手機上沒有一些獨占或者爆款遊戲,拉開與常規手機或者Switch等移動遊戲設備的差距,形成自己的內容和體驗壁壘。

這些遊戲手機品牌相繼退出主要的原因是並沒有專注把手游體驗這個事做好,而是想得太多,不夠堅定。一位遊戲手機廠商的前員工葉浩(化名)表示,黑鯊想著跟騰訊一起玩資本遊戲,去做VR最後卻讓自己在遊戲手機上進退兩難。其後面的遊戲手機也沒有了當年初代產品上的感覺,機器系統也沒有做好,這些都可以總結為沒有在自己本來要走的路上堅持下來。

其實,做好產品不難,但要堅持做好產品就不容易了。

這與ROG遊戲手機全球行銷處長張舜翔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中的觀點基本一致,ROG會堅持做真正的遊戲手機,不會「跟風」去開發性能手機或綜合型旗艦手機,保持純粹性,不追隨「大眾賽道」。

遊戲手機以變求生存

ROG和紅魔是目前少數仍然專注於遊戲手機領域的品牌,為了打造更純粹的手游體驗,像紅魔8 Pro系列上就帶來了UDC全面屏4.0設計,屏下前置讓螢幕更一體,用戶可以專注於沉浸的電競體驗。而ROG 7系列上帶來了全新矩陣式液冷散熱架構,加上酷冷風扇7的散熱和機械按鍵,打造出獨特的遊戲操作體驗。

(圖為紅魔遊戲手機8 Pro+)

(圖為ROG 7 Pro遊戲手機)

對比了他們的幾代遊戲手機產品,我能明顯感知到,紅魔和ROG在保持頂級電競體驗的同時,也在儘可能地控制機身重要和尺寸,外觀規格和售價上都力求更「平易近人」,以拓寬自己的受眾市場。

並且紅魔近兩、三年在不斷開拓其他的數碼、電競產品線,如手機充電器、散熱器、電競鍵鼠、顯示器等,甚至在充電器上做得風生水起,通過更多元化的市場布局,讓品牌先解決「活下來」的問題,接著持續更新自家的遊戲手機產品。

(圖為紅魔散熱器4 Pro磁吸版)

對於目前遊戲手機市場的狀況,任職於國內一家遊戲公司的小洋(化名)表示,作為遊戲公司,非常希望有更多黑鯊、拯救者這樣的遊戲手機產品,他們能為玩家提供更好的硬體,從而獲得更沉浸的玩法、精緻的畫面、酷炫的特效、流暢的幀數體驗,這些對於遊戲公司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

然而作為遊戲公司,小洋他們在開發遊戲前的市場設備調研中,發現大部分的用戶可能都還在用中低端的手機設備在玩遊戲——百元機、千元機、甚至還有四五年前的設備。因此他們在進行遊戲研發時,自然就不會做那些極度消耗性能的手游大作,或者說這種極度消耗性能的遊戲註定不會成為市場的主流。這直接使得遊戲手機無法發揮其性能優勢。

對於遊戲手機的未來,小洋還是持樂觀態度。遊戲對玩家來說是非常核心的需求,遊戲手機廠商可以在用戶體驗上開發更多針對性的功能,例如遊戲配件、肩鍵、震動反饋、高幀高性能,甚至是找遊戲廠商去聯合開發專屬的滿檔特效等等,滿足一些追求極致的玩家。隨著玩家對遊戲作品審美的提升,這些需求應該也會逐漸增多,那時遊戲手機可能就有更多機會。

(圖為一加11手機)

遊戲手機的汰弱留強只不過是近年手機行業競爭的一個縮影,雖說手游發燒友在整個消費者群體里的占比並不高,但我相信單是這部分用戶群體仍足夠支撐國內這些遊戲手機品牌的生存,關鍵是他們的產品要足夠用心給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39ffca6646ad5338b97b076c05d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