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盼女成鳳......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年紀輕輕的他們,需要父母全天照顧,尚不能自理的他們,是父母的掌心肉、心肝寶貝,更是家庭的未來與頂樑柱。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若想孩子健康生活,營養一定要跟得上,飯菜不僅要豐富全面,還要營養達標。此外還要美味,才能讓孩子愛上吃飯,否則一口也不會吃。
有時家長勞累了一天,回到家還要給孩子做飯,儘管想要敷衍了事,可想到孩子的身體,依舊會極為細心。生怕孩子飯菜不夠營養,不喜歡吃自己做的飯。
印象中,大都是父親外出掙錢,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是有媽媽照顧的。但總有一些「萬能奶爸」,洗衣做飯的活兒大包大攬,不僅能照顧孩子,還能照顧妻子。
孩子吃慣了爸爸做的飯菜,對其他人做的自然會有所牴觸,除非比爸爸做得好吃,不然就是一種煎熬。媽媽不習慣做飯,廚藝不是很精湛熟練,自然滿足不了孩子的胃口。
事情發生在陝西西安,一位萌娃吃著媽媽做的飯,哭著搖頭不願再吃一口,甚至還假裝打嗝,以此來逃避媽媽做的飯菜。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無奈,媽媽做的飯一言難盡。
孩子平日裡喜歡吃爸爸做的飯,可孩子的爸爸正好不在家,就只能媽媽到廚房做飯,本以為自己的廚藝會得到孩子的讚賞,可誰承想竟是這種結果,媽媽被孩子嫌棄甚至牴觸。
為什麼孩子不願吃媽媽的飯菜?一是吃慣了爸爸的飯菜,猛一下換口味難以接受,二是媽媽長時間不下廚,廚藝那真的是沒得說,味道跟爸爸的沒法比,難吃的一批。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還小,但分得清好吃還是難吃,對著鏡頭搖頭,哭著喊著說不想再吃一口,用乞求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媽媽,我不想再吃了,每句話都透漏個委屈與無奈。
可能當時媽媽也比較無奈吧,爸爸出差在家無法做飯,只能由自己去廚房展示,只是這樣的結果,不知道孩子的爸爸看了後,會作何感想,肯定再想,這媽媽當的,真不如爸爸。
事情公布後,引起網友熱議,大家對此議論紛紛,有人指責孩子的媽媽,不給孩子做好吃的,哪怕花錢買也行,有人批評孩子,有吃的就不錯了,別挑食了,餓的是自己:
「孩子的這個反應,媽媽以後有理由不做飯了,肯定是故意的」
「都說女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家可是反著來的,還得是爸爸啊」
「這媽媽做的飯得多難吃啊,這都給難吃的哭出來了,太慘了吧」
「真的有那麼難吃嗎?難吃的竟然一口都不想吃,也是沒誰了」
「演技還得在提升一下,一看就是假的,熟能生巧,加油!」
教育孩子確實不是件易事,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長,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付出多倍努力,做的飯菜不好吃得練,不能讓孩子這麼委屈。
媽媽的廚藝有待提升,可能會做飯但不精,也有可能故意做難吃點,日後回來讓爸爸做。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可能這頓飯媽媽投入了很多感情,可結果呢?竟然是這樣的回報。
照顧孩子需要有耐心,教育孩子需要有恆心,孩子年紀輕輕,飯菜要營養要可口,只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只是有的家長不懂,廚藝還得繼續練,就像這位媽媽一樣。
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