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台同步發布,謝絕轉載。
前兩天,SWIFT體系公布了7月份的全球貨幣支付比例,人民幣的比例達到了3.06%。
很多人認為這是人民幣首次突破3%。實際上並不是,這是近一年來首次突破3%。
但在2022年初人民幣曾經突破3%。不過這一次比起上一次顯得意義更加重大。
也有人擔心,隨著人民幣的使用量越來越大,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去美元,尤其是近期金磚組織擴容,增加到11個國家,現在美國的壓力越來越大,美元越來越恐慌,美國會不會故伎重施,把人民幣趕出SWIFT體系呢?
先說答案,絕對不敢,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其實美國甚至後悔此前將俄羅斯和伊朗趕出這一個體系。
01
去年歐洲衝突爆發之後,美國連忙把俄羅斯踢出了swift體系,現在回頭來看,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間節點。
在那之前,人民幣曾經首度占比突破3%,今年7月人民幣再一次突破3%。但這一次的含金量更高。
去年1月份突破時,俄羅斯還在這一個體系之內,俄羅斯的貿易結算也被統計在這一個體系之內。
但今年7月再一次突破時,俄羅斯的貿易結算已經不在這一個數據統計之內,因此人民幣是獲得了雙增長。在Swift體系的統計數據中,人民幣的使用量增加了。而這一個結算體系之外,中俄的貿易大量使用人民幣,也比此前大幅度增加了。
所以人民幣的使用也大於這一個結算體系的統計。
如果美國敢把人民幣踢出這一組織,只會讓人民幣在這一體系之外,獲得更大的提升空間。
02
美國把俄羅斯踢出去之後,損失最大的不是俄羅斯,反而是歐元。
我們從統計數據中就可以看到,歐元的占比不斷下跌,已經到達了30%的關口。
此前歐元的占比無限接近美元的占比,現在兩者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俄羅斯與歐洲的貿易大幅度減少,與此同時,俄羅斯已經幾乎完全放棄使用歐元。這導致歐元的使用量急劇減少。
如果要提升歐元的地位,提升歐元的使用量,歐盟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更加強有力的貿易夥伴,多點使用歐元。
毫無疑問,這將迫使歐盟未來與中國的貿易中更多的使用雙方的貨幣。不久之前,法國已經率先完成了一筆與中國之間的人民幣結算貿易。這為歐盟的其他國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範本。
這一事件讓美元更加慌了,也後悔了。
美元本身是希望通過俄烏衝突打擊歐元,實際上也做到了,但是美元卻從來沒想到這有可能把歐元推到人民幣一方。
03
尤其最近金磚國家從5個成員國擴大到11個成員國之後,美國更加不敢輕的將任何一個國家提出swift體系。
因為這很有可能最後導致這個體系被多元化的貨幣結算體系所代替。
前不久亞洲清算組織推出了用伊朗的結算體系代替SWIFT的決定。
南美多個國家也正在公開謀劃推出南美區的統一貨幣。
而這一次金磚國家峰會,也向美國發出了明確的信號,未來內部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將越來越多使用本幣。
此前20年美元的地位持續緩慢下跌,但是最近這兩年明顯加速下跌。美元也很清楚,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
PS:寫一篇文章需要2-3小時,閱讀只需2-3分鐘。
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花2-3秒,給本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