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歌手刀郎的《羅剎海市》成為網絡平台熱門歌曲,受到許多討論。在結尾的歌詞里, 從「西邊的歐鋼有老闆,生兒維根斯坦」開始,歌曲帶領我們去思考什麼「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很是意外, 一個上世紀的嚴肅哲學家,成為今天一首取材於中國古代筆記小說的流行歌曲的思考主題。
相信也有很多聽眾聽到這首歌時有這樣一個疑惑: 維根斯坦是誰?他說的我們人類的根本問題又是什麼?
1947年維根斯坦在Swansea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於維也納,1951年4月29日逝世於英國劍橋郡。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和語言哲學等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數學基礎研究》等。羅素把維根斯坦視作「天才人物的最完滿的範例」:充滿激情、深刻、強烈、咄咄逼人。
維根斯坦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思想對二十世紀的世界哲學面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的父親確實是歐洲的鋼鐵大王,但他們家完全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暴發戶,恰恰相反,是一個很有傳統的貴族之家。
陳嘉映老師說,維根斯坦不是哲學專業出身,哲學史的造詣不深,但他具有極深厚的文化素養, 並 以最本真的方式繼承了西方哲學愛智慧愛真理的精神,他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賦,使他在哲學上達到了其他哲學家難以企及的深度。
今天我們就跟隨陳嘉映老師一起走近維根斯坦,了解他和他追尋的人類的根本問題。
陳嘉映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講述維根斯坦
他教給我們:我們是怎麼看待快樂的、怎麼看待世界的、怎麼看待友誼或者愛情的。……我們總是看不見這個世界的真相。維根斯坦的意思是這樣的:哲學通過消除掉這些迷惑,最後看到我們實際上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陳嘉映
130年前誕生在歐洲文化中心的天才
維根斯坦的父親叫卡爾·維根斯坦,本來家裡不是什麼顯赫人家, 但是他父親獨立打拚,成了中歐的一個鋼鐵大王,成為了巨富。但是在歐洲當時的文化背景,他們家完全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暴發戶,恰恰相反,是一個很有傳統的貴族之家。維根斯坦少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但是他父親非常嚴厲,對自己、對周邊的人以及對孩子都很嚴厲。
他出生在1889年,跟海德格爾是同年,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兩位哲學家是同年出生的。世紀之交時,大概100年前,維也納的確是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當時維也納成為歐洲的一個文化中心,各行各業,從藝術到音樂、到建築、到詩歌、到文學、到哲學、到經濟學、到科學,那麼一個小小的城市人才輩出,都是一流的人才。
維根斯坦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和文化環境中長大,這和我們的時代的確形成了明確的反差或者對照,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是個特別平庸的時代,或者說我們的生活目標差不多是能夠把日子過下來、過好、過得有點小確幸,就已經挺好了,如果不是特別下作、卑劣,就可以很自我滿足了。當時人對自己的要求、對精神領域的創造是有一種強烈的渴求,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渴求就不會有維根斯坦,也不會有當時其他的哲學家。
說到他個人,維根斯坦一開始是學工程的。他父親也希望他學點實實在在的東西,他父親是一個很實幹的人,也愛好藝術,資助了維也納一整批藝術家,從童話家到詩人,但是他是一個實幹的人。維根斯坦本人有工程興趣,而且在這方面有才能,我不講細節,他通過學工程,開始做發動機,當時飛機剛剛問世,剛有飛行器這個說法,其中牽扯到大量的數學, 他通過數學慢慢地對數據基礎感興趣(有時我們把它叫「數學的哲學基礎」 ),對數理邏輯、數學基礎感興趣,又逐漸對邏輯感興趣,因為當時有很多人認為數學的基礎是邏輯,他就開始鑽研邏輯。
他本來想跟弗雷格學習,但是弗雷格沒有接受他,把他推薦給羅素,這個推薦也挺好的。當時弗雷格是一個默默無名的一個教授,沒有人重視弗雷格,包括同一個大學的同事都不知道弗雷格幹些什麼。 所以維根斯坦在挑老師時非常有眼力,弗雷格把他推薦給羅素,他後來是跟羅素學習的,其實是一個非常幸運的選擇,因為劍橋幾乎始終是哲學的中心。
維根斯坦從工程到數學,從數學到數學基礎,從數學基礎到邏輯,從邏輯到邏輯哲學,然後到哲學,這是他大概走的路子。大家愛好哲學從來都是各種各樣的進路,有的人從宗教來,有的人從文學來,有的人從科學來。維根斯坦走的是這樣的路子。這樣的路子會有些路徑依賴,每個思想家的風格不盡相同,有時跟走的這個路有一點關係。
無論他在劍橋受到多少影響,但他是一個孤獨的思考者,一個思想家主要的思想需要坐在那裡,沉浸在裡面。從我們現在能掌握的資料來說,他的思想發展得非常迅速,幾年之內就從邏輯哲學的門外漢變成了邏輯哲學的專家,他的一些想法跟他很親近的人,包括羅素已經覺得他有很多問題要向維根斯坦討教,或者至少羅素髮表自己哲學觀點時都會儘量問維根斯坦的意見,如果維根斯坦表示反對的話羅素就會非常沮喪、警惕,會反覆地重新掂量自己的學術。
維根斯坦對哲學家的純理論爭論沒有興趣,他的興趣在於,這些爭論背後所有人在思考問題時都有可能是這樣思考問題,人類觀念中有些共通的扭曲的傾向。
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語言哲學至少有兩種明顯不同的意思,一種理解語言哲學的想法是,語言現象是我們種種現象中的一種,研究語言現象的哲學就是語言哲學,那麼如果研究貨幣就是貨幣哲學,如果研究的體育就有體育哲學,這就是分門別類的哲學。語言哲學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意思,我們一開始哲學研究貨幣、研究法、研究體育、研究各種問題,但是當我們對這些問題慢慢深入之後,發現哲學歸根結底是研究語言的,這是對語言哲學的另外一種理解,就是哲學歸根到底是語言哲學。維根斯坦是後一種,前一種好理解,難理解的是後一種,就是為什麼歸根到底是研究語言的呢?但這的確是維根斯坦非常明確的想法。
他一開始就在《邏輯哲學論》里說一切哲學都是語言批判。我引用了這麼兩句話,維根斯坦說哲學的探究,探究的不是現象,而是現象的表述方式。這樣的話是在這樣的上下文中說的。
你說什麼是時間,這是很困難的問題,但是愛因斯坦已經解決了什麼是時間,新的量子理論又提出了新的時間理論,維根斯坦說這些都跟我們沒關係,我們探究的不是那個意義上的什麼是時間,我們探究的是我們怎麼言說時間。什麼是意象?他說我們並不是看我們有意向的時候有哪些心理活動,我們要探究的是我們怎麼說到意象。這個思想你要不掌握,那《哲學研究》真的沒辦法讀,因為它是貫穿的。
維根斯坦教給我們什麼
現在如果你願意,古人幻想的快樂丸很容易,你上醫院去,馬上就可以讓你快樂。 但是什麼叫快樂的這個概念問題?我們是不是人人都追求快樂啊?你說是人人都追求快樂,那麼梵谷追求的是快樂嗎?你說他是,他雖然很苦,但是他很快樂。
苦中作樂跟樂中做樂是一回事嗎?這些都是問題,這些是快樂的概念問題,科學不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對這個不太感興趣,弄得最後整個社會都不感興趣了。
哲學家不在那個意義上研究快樂怎麼產生的,他也做不了這個事,他先研究什麼呢?他研究的是我們是怎麼看待快樂的,就是我們不研究快樂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研究的是我們是怎麼看待快樂的。
什麼叫我們怎麼看待快樂?比如快樂重要嗎?是不是人人都追求快樂?如果快樂跟道德相衝突的話,我們是要堅守道德呢,還是追求快樂呢?這些都是我們對快樂的看法。
1925年,維根斯坦與他的學生們
但是哲學家並不教給我們應當怎麼去看待快樂,哲學家探究的是我們事實上是怎麼看待快樂的。這又把維根斯坦這類的哲學家跟教給我們應當這樣、應當那樣的哲學家分開了, 他不教給我們應當怎麼樣,這個很古怪,但我個人是同意的,他教給我們,我們是怎麼看待快樂的、怎麼看待世界的、怎麼看待友誼或者愛情的。
哲學想弄清楚的不是世界是怎樣運作的,而是我們是怎麼看待世界和我們自己的,而由於種種原因,這是我們最難看清楚的事情。
我簡單總結一下維根斯坦的思路,從語言到了概念,我一開始講維根斯坦重視的是語言研究,實際上最後是重視概念的研究和機制的研究相對照的,進一步這個概念是我們用來理解世界的概念。我們之所以弄清楚概念,它是用來理解世界的,但是理解世界是個科學的工作。問題是我們真的是這麼理解世界的嗎?還是我們自以為是這樣理解世界的?這時候好像《哲學研究》看起來像是一本研究語言的書、研究語言的方方面面的書,斷然不是!它在探討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我們到底是怎麼理解世界的,我們以為我們是這麼理解世界的,但是真的嗎?它在揭露各種各樣的幻象。
包括我們有很多種動機,使得我們對世界的真實理解是隱蔽的,結果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一個困惑的世界,是經過了層層粉飾之後的世界,我們總是看不見這個世界的真相。維根斯坦的意思是這樣的:哲學通過消除掉這些迷惑,最後看到我們實際上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哲學家診治一個問題,就像診治一種疾病。 哲學不是要提供理論,不是要教給你新東西,是把疾病去掉,使你恢復為一個健康的人,這種健康是智性上的健康。
【節選自陳嘉映講座「《哲學研究》導讀」,有刪略】
《哲學研究》
[奧]維根斯坦 著
《哲學研究》是後期維根斯坦的代表作。其中主要批評了其前期有關語言、心靈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關的新的理解,認為語言、心靈、世界三者之間的一致關係發生在語言之內,而非語言之外;並對哲學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詮釋,斷言哲學研究就是語法研究。
陳嘉映 譯
韓林合 譯
李步樓 陳維杭 譯
《邏輯哲學論》
[奧] 維根斯坦 著,賀紹甲 譯
從符號系統的原則和任何語言中詞和事物之間必須具有的關係出發,將這種考察的結果應用於傳統哲學的各部分。
《哲學語法》
[奧] 維根斯坦 著,韓林合 譯
《哲學語法》主要批評了前期有關語言、心靈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關的新的理解,並對哲學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詮釋,斷言哲學研究就是語法研究。
《論顏色》
[奧] 維根斯坦 著;孫周興 譯
我們如何得當地談論顏色?
當我們說到顏色時,到底說的是什麼?
維根斯坦在人生最後十五個月里關於顏色的思考筆記。
《邏輯哲學論及其他》
[奧] 維根斯坦 著,陳啟偉 譯
本書是維根斯坦早期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是改變了當代哲學方向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書中,維根斯坦以格言的方式,討論了思想、語言和世界的關係。這些討論深刻地影響了當代哲學的走向。
《維根斯坦文集》
第1卷 戰時筆記(1914-1917)
第2卷 邏輯哲學論
第3卷 哲學語法
第4卷 哲學研究
第5卷 數學基礎研究
第6卷 心理學哲學研究
第7卷 心理學哲學筆記(1948-1950)
第8卷 最後的哲學筆記(1950-1951)
每日一書
《管子四篇詮釋》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