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機》首演於2019年,是話劇九人民國知識分子系列的開篇之作,自從演出之日起便場場滿座,收穫了豆瓣8.6的高評分,本輪來上海的演出也吸引了許多觀眾,開票之後很快便一售而空。
這讓筆者想起了《蔣公的面子》,這兩部戲同樣是以民國知識分子作為主人公,在三一律的戲劇結構里展開敘事,並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這都證明了民國知識分子戲劇對現代觀眾仍具有吸引力。
《四張機》主要講述了民國八年,三位秉性各異的北大教授,古鶴箴、盧泊安、求三野負責主持當年的北大文科招生會議,決定錄取哪一張考卷的故事。
這個核心事件的衝突主要體現在古鶴箴、盧泊安之間觀念交鋒之上,而這樣的矛盾是無法支撐一部劇的,於是主創設計了求三野的人物形象,他的存在既是為了緩和二人的關係,使得衝突延宕下來,又是為了引出第三張考卷,推進故事的劇情。
但整體來看,這樣的衝突依舊有些單薄,於是又進一步地加深了對 盧泊安人物形象的刻畫,讓觀眾儘可能地移情到盧泊安身上,這種做法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從外形上來看,盧泊安高大帥氣,一身卡其色西裝搭配同色系的皮鞋,姿態瀟洒,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他的談吐幽默,給嚴肅的會議室增加了輕鬆的氣氛,同時,盧泊安與曹小姐的故事也多次被劇中人拿來調侃,讓人捧腹。
劇中女性角色的刻畫則更加細膩,古鶴箴的女兒古嫻性情溫柔、具有耐心,會一字一句地教門衛英文,並一教就是幾個小時。馬水仙霸道跋扈,在涉及兒子的利益時又會馬上變臉,甚至為了探聽這次會議的結果而在門衛處坐著。學識豐富、優雅知性的求太太更是體現出了民國女知識分子的風采,當她與古鶴箴爭辯男女權利之時,一字一句擲地有聲,令人感動。
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戲劇的廣度,延展了舞台空間。
它將觀眾帶入到那個風雨動盪的年代,從小小戲台之中窺見了民國知識分子的風采。
也正是如此, 讓戲劇不止局限於對四張卷子的爭辯,而是去表達民國知識分子的情懷,在學生被禁足後,三位教授停止了對彼此觀念的批駁,而開始一致對這不公平的社會發出抗議。他們站在了紅色的光影之中,戰火紛亂,然而槍炮的聲音再大,也無法將他們的聲音淹沒。
古鶴箴: 「我古鶴箴可以打學生罵學生,你們不能!」
盧泊安: 「世界文明發源地有二,一是科學研究室,一是監獄!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
正如蔡元培所言,他們所處的時代就像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得不亦樂乎,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四張機》用一種無形的方式帶浮躁的現代人回到那個慷慨激昂的年代,在亂世中品味先賢思想的可貴之處。
《四張機》中也存在一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劇作中涉及爭辯的話題較多,且多為長句,這會給觀眾帶來一些理解上的困難,次要人物較多,會損傷結構上的統一性,也使得轉場頻繁,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但是瑕不掩瑜,劇中思與辯的魅力,讓我們跟隨劇中的知識分子,看他們在黑暗之中尋找光亮,也給予了我們面對前路的勇氣和力量。
-劇終-
蘇揚
想要發光
本文落筆於5月27日中國大戲院觀看後
配圖為劇照,由劇組提供
經授權使用
5月27日中國大戲院 話劇《四張機》 演出謝幕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評·《最後晚餐》現實主義敘事中的悲情之歌
評·話劇《威廉與我》|這個舞台永遠感激他來過
評·話劇《單寧》|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評·《活動變人形》|總有一瞬,它會刺痛你的心臟
評·《家客》| 在「瞎想」中體味人生
聊·《說唱張愛玲》|在阿那亞的海風裡,走進張愛玲的傳奇一生
評·2023靜安戲劇谷的三部國際劇目 | 我們的樂園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 林懷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 熊源偉
桑吉加 |黎星 |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