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成「涉險」,產業龍頭兵敗衍生品

2022-05-17     英才雜誌

原標題:「避險」成「涉險」,產業龍頭兵敗衍生品

本文作者 | 劉超然

上市公司年報及一季報的披露基本進入尾聲,其中最引得市場關注的無疑就是創業板中最大的權重股、國內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的一季度業績下滑的情況。

4月29日盤後,寧德時代延後發布的2022年的一季報顯示,公司在2022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業總收入486.8億元,雖然同比增長153.97%,但歸母凈利潤僅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環比下滑超80%。歸母凈利的大幅下滑甚至不及前期市場預期的50億左右,這也直接導致寧德時代股價節後的「恐慌性」拋售。截至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普通股股東總數為140911戶,按照寧德時代市值回調估算,每名股東平均虧損超80萬元。

事實上,寧德時代一季度的業績不及預期,與3月份倫鎳事件有一定的關係。

龍頭屢遭衍生品投資「滑鐵盧」

今年3月份,作為鈷業龍頭的華友鈷業(603799.SH)就吃到了套期保值失敗的「苦」,其空頭倉位被外資逼倉。

倫鎳在3月7日和8日最高上漲超過近5倍,作為青山合作夥伴的華友鈷業高達15.68億元的期貨套保合約浮虧也變為真實虧損。根據公司2022年一季報,這次被逼空事件給華友鈷業帶來了衍生金融負債高達15.68億元,而去年年底此項數據為1.05億元,大增1395.79%。

好在華友鈷業底子比較厚,2022年一季度,除了衍生金融的資產和負債出現異常,公司總體業績還算漂亮,實現營收132.12億元,同比增長105.66%;實現凈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84.40%,一季度的其他綜合收益僅淺虧3400萬,推測華友鈷業的其他套期保值品種挽救了公司整體盈利。

其實,在3月份的倫鎳逼空事件中,不僅只有華友鈷業一家龍頭受到了影響,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也受到了嚴重波及。起因就在於上遊資源大漲帶來的成本壓力,雖然能源金屬在今年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平平,但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有色金屬行業運行報告來看,受新能源產業需求增長、鋰資源供應緊張等影響,一季度國內鎳、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分別為19萬和42.1萬元/噸,同比上漲43.2%、456%。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鋰電池供應企業,雖然有布局最上游的資源,具有產業鏈一體化的能力,但說到底,還是處於產業鏈中游,在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和疫情導致的下游鋰電池需求相對減弱的情況下,盈利情況遭到擠壓在所難免,成本壓力也反映在寧德時代財報上,一季度公司營業成本增速高達198.66%,高出營收增速44.69%。

因此「套期保值」就成為對沖資源漲價的最好方式,公司在2022年也披露了「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涉及不超過110億元的保證金(滬鎳當前的保證金比例在14%,即約7倍槓桿)。

數據來源:季報

實際上,寧德時代套期保值並非「新手」,從歷年資產負債表來看,公司2018-2021年的衍生金融資產均為正值,而只有2022年的一季度計提了衍生金融負債,即衍生品的投資虧損。其2022年的衍生金融負債高達17.87億元,對應利潤表中其他綜合收益為-15.63億元,超過了一季度的歸母凈利。

套期保值的風險

其實A股套期保值虧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油茅」之稱的金龍魚(300999.SZ)就曾因為套期保值虧損導致2020年的業績不及預期。

金龍魚在2020年度業績快報中披露,公司營業收入1949.2億元,同比增長14.2%;營業利潤89.2億元,同比增長26.2%;歸母凈利潤60億元,同比增長11%。綜合券商等觀點可以發現,市場此前對金龍魚2020年度的歸母凈利預期在70億元上下,而實際的60億元的盈利顯然是不及預期,而金龍魚此前的三個季度,業績都是相當漂亮的,業績增長高達45%,公司二級市場股價也曾一度觸及歷史高位的145元/股附近,縱觀2021年年初至今,雖然有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因素,但不可否認公司股價從120元附近大幅回調至當前的50元不到,中間不排除有套期保值影響公司利潤的情況。

其實,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實屬正常的操作,由於上市公司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一般會以相同頭寸的原材料或強相關的品種用期貨或遠期,進行反向對沖,在原材料價格預期內的話套期保值虧損是正常現象。

近年來,隨著上市公司風險管理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金融衍生工具,以套期保值來進行風險管理。據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年內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發布408份套期保值相關的公告,擬參與套期保值業務進行風險對沖。而從套保種類來看,上述公司中僅參與商品套期保值的共有85家,涉及最多的板塊為有色金屬板塊,參與外匯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共83家,外匯和商品套保同時參加的上市公司共有17家;從保證金額度來看,擬開展商品套保的83家上市公司多數披露了最高保證金額度,合計高達339.24億元。保證金金額在5億以下的占比最高。

數據來源:和訊

而且,由於2021年化工、有色、煤炭、石油等價格波動較大,參與套保的公司中不乏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其中包含化工龍頭恆力石化(600346.SH)、PVC龍頭中泰化學(002092.SZ)、錫產業龍頭錫業股份(000960.SZ)等多家公司,且這些公司在套保業務的投入上都相當大手筆。

具體來看,83家上市公司中套保業務保證金額度前十名分別恆力石化、東方盛虹(000301.SZ)、雲天化(600096.SZ)、恆逸石化(000703.SZ)、佛燃能源(002911.SZ)、海大集團(002311.SZ)、錫業股份、中泰化學、恆邦股份(002237.SZ)和湖南黃金(002155.SZ),保證金額度及一季度利潤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季報

從上面表格也不難發現,其實正常來說公司套期保值的收益和虧損一般較歸母凈利占比都不會很高。而且上市公司謹慎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能夠穩定企業經營、促進企業發展,是積極的風險管理信號,重點關注個股的風險敞口和衍生金融資產負債的變化,同時防範套保變短期投機、信披違規之類的風險,若長期公司主營的營收、利潤增長穩定,一般季度的衍生品投資虧損不會影響整體公司基本面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248cda9fe0513fbad94d4c49bd06b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