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透視丨持續發力 推動城鄉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

2023-12-25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熱點透視丨持續發力 推動城鄉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

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

編者按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本期熱點透視解析重大生產力布局的優化邏輯,探尋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的主攻方向,為在高質量發展中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供更多思路。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海楠

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4年經濟工作「劃重點」。其中,「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作為重點任務之一,為2024年區域經濟工作明確了方向。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需要確保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通過一體化布局謀劃,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消費潛能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征學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縣、鄉的巨大消費潛能,正在為縣域發展帶來全面牽引作用。比如,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類消費持續穩定增長,正成為城鄉消費的重要特徵之一。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回升,顯示出其相較於城鎮居民更強勁的消費潛能。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530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8.8%。其中,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998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9.0%,增長勢頭繼續好於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的主要消費場景,大多集中在縣城範圍之內,由此也帶來對縣域交通、物流、商業等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

「隨著交通等傳統基建,以及數位技術發展和5G基站建設等新基建向廣大農村地區覆蓋,農村消費逐步呈現出與城市消費相似的特徵。這將對進一步釋放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加速擴大內需戰略落地帶來直接利好。」黃征學認為。

在加速擴大內需戰略落地的系列舉措中,綠色家電下鄉、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激活縣鄉消費的政策不斷迸發成效。

在黃征學看來,現階段,用好消費政策,激活占我國消費市場近四成的鄉村兩級消費市場的潛能,不僅對穩住整體消費形勢有著重要作用,也對帶動投資、消費向縣鄉傾斜,繼而為今後持續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積蓄更多、更持久的動能。

加快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才能實現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繼而通過一體化布局謀劃,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找准施策重點,不僅可以讓針對性政策有的放矢,而且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縣城,作為連接城市與農村的重要紐帶,是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的重要載體。

「把縣城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的定位,正是找准發力空間的關鍵之舉。」汪浩認為,為滿足發展需求和功能定位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在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吸引人口和產業向縣城集聚等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上發力。

與此同時,促進城鄉之間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均等化也指日可待。

在汪浩看來,城鄉融合發展本質上是要統籌安排、規劃實施,以服務和設施的均等化帶動巨大的項目建設需求,同時也對產業引進做好重要的前期準備。

「在實踐中,需要加強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汪浩說,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需要不斷強化縣域功能,提高縣城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並註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連結

智觀天下丨中國能源轉型遙遙領先綠色認證將「護航」國際合作

關注丨民宿行業迎豐年特色化品質化是趨勢

劉世錦:現階段更需要理解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

圓桌丨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激活創新動力

總 監 制丨王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238b80bb76a3b6339a81a53064702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