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黃皓禍亂朝綱?其實另有幫凶

2023-11-21     康康歷史

原標題:三國蜀漢黃皓禍亂朝綱?其實另有幫凶

現在我們在談論三國蜀漢的亡國原因時,都覺得蜀漢後期黃皓亂權,後主昏聵是最主要的因素。誠然,這的確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幾千年來不少的讀者都忽略了一個助長劉禪昏庸、黃皓弄權而導致蜀漢後期朝政日益腐敗的關鍵人物,他就是陳祗。

陳祗何許人也?他是蜀漢重臣許靖兄長的外孫,因失去雙親從小在許靖家長大。許靖是三國末期名氣非常大的人物,以善於品評人物著稱,每個月都要對當時的知名人物進行評論排序。

儼然是當時的人物宣傳「主流媒體」的權威。許靖也是憑藉個人的才幹和品格在漢靈帝時期擔任了尚書郎,管理官員的任用選拔。後董卓亂政,群雄並起,天下大亂,許靖也逃離洛陽,四處輾轉流徙。直到劉璋派人邀請他,許靖才進入益州,任蜀郡太守。

公元214年,劉備奪取益州,遷許靖為左將軍長史,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后,任許靖為太傅,位居文臣的首位。

劉備稱帝後,任許靖為司徒,在文臣中的地位僅次於諸葛亮。雖然許靖不掌握實權,但是因為個人幾十年盛名,加之選拔任用後輩人才,因此非常受人的尊敬,連諸葛亮也很尊重他。

因此憑藉許靖在蜀漢朝廷的威望,陳祗自然起步就夠高。在二十歲左右年紀就逐步升遷為選拔官員的尚書郎,加之此人儀表堂堂,多才多藝,攻於心計,當時執掌朝政的蜀漢大將軍費禕很是欣賞他。後來在尚書令董允去世後,費禕破格提拔他為侍中,代替董允處理宮廷內的大小事務,陳祗開始逐漸掌握大權。

然而,陳祗掌權後逐漸原形畢露,既沒有許靖那樣忠貞愛國,寬厚仁愛的品格,也沒有前任董允那種剛正不阿、清正廉明的風骨。

而是毫無顧忌開始勾結宦官黃皓,一味地去迎合後主劉禪的享樂奢靡的生活作風,後主劉禪再也沒有時常對其匡正勸諫的臣子,慢慢地開始走上享樂主義道路,不再理會朝政治理國家,黃皓得到陳祗的支持後也開始掌權干預朝政。而陳祗與黃皓則是互為表里勾結弄權,對姜維、費禕等人則是玩弄手段,繼續兩邊敷衍,想辦法騙取費禕的信任。

陳祗此時直接是把陽奉陰違發揮到了極致,玩弄權術的手段簡直是爐火純青,精明如大將軍費禕等人一直被他蒙在鼓裡,公元251年他又遷任尚書令,加鎮軍將軍,繼續加官進爵,開始逐漸掌握兵權,權力進步一增大。

在費禕被魏國降將刺殺身亡後,姜維經常領兵北伐曹魏,沒有時間參與朝政,此時朝中的大小權力基本全部由陳祗和黃皓所掌控。沒有了顧忌之後的陳祗和黃皓則是更加肆無忌憚引誘劉禪進一步腐化享樂,可笑的是後主劉禪在二人的無底線的迎合下,天天過的那叫一個神仙日子,越來越深陷奢靡享樂生活之中,竟然對以前動不動就勸諫自己要廉明自律的董允,越來越覺得很不以為然,久而久之竟開始痛恨起董允之前的言行。

陳祗在蜀漢後期當權的十多年間裡,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禍亂朝綱,導致後主越來越昏庸,蜀漢政治越來越腐敗。由此可見,陳祗看起來精明能幹,善言巧辯,實則是一個禍國亂權的奸佞小人。

可嘆的是,這樣一個小人在去世後竟然被後主追封為「忠侯」,如此寵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陳祗死後,黃皓晉升為中常侍,全面操控朝政,更無制衡之人,蜀漢政治更加黑暗腐敗,國民民不聊生,不久被曹魏攻滅。觀之蜀漢的滅亡,國小民弱是根本因素,但是後期主要的掌權人物陳祗不但不加以匡正日益衰敗的政權,反而和黃皓互為表里相互勾結引誘後主劉禪走向昏庸,玩弄權術專擅朝政,加速了小國國勢的衰落,其罪不可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1cab0013f55080cbe4ac29d72392b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