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圖/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有多少人分手後,還在苦苦地眷戀著前塵往事,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
儘管早已經不是第一次分手,理應對失戀這件事免疫,可是愛情原本就是情難自禁。
即便懂得了再多的道理,最終都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克制,即便明知道兩個人已經不可能再重歸於好,可是終歸沒有辦法做到說忘就忘。
表面上裝作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心裡的那份眷戀終究是藏不住的,即使可以騙過所有人,卻還是沒有辦法騙過自己。
失戀後的行為方式很多,有人痛哭流涕,用淚水來沖刷難過,有人把自己沉醉在酒精當中麻痹自我,還有人通過瘋狂的工作來達到忘卻的目的。
當然,無論是再深的感情,最終都是會在時間的蕩滌下徹底忘卻,只不過在沒有徹底忘卻之前,那份煎熬卻是很難忍受。
表面上的雲淡風輕都是裝出來的,認真愛過一個人再失去,心裡的那份難過再克制都還是會暴露出來。
理智清醒的時候可以騙過所有人,但是總會有一些下意識的反應會把你心底的那一份掛牽暴露出來。
念與不念,下意識的行為最真實。
下意識地提起有關他的記憶,保留和他在一起的習慣
認真愛過一個人,那個人的名字連同他這個人,就一同刻在了自己心底最深處的位置,和他有關的經歷都一起融入了骨髓,難以抹掉。
很多人在分手後都會刻意隱藏起有關他的痕跡,會把他所有的蹤跡都抹掉,儘可能地避免引發心底的難過。
不再去曾經一起去過的小吃店,不再去以往經常約會的地方,刻意改變掉一些行為習慣,比如曾經一起聽過的歌都會成為禁忌。
可是實際上越是刻意,代表那個人在自己心底的位置越深,越是刻意,有時候反倒會歷久彌新。
有一些人會故意把心底的那份難過隱藏起來,在身邊的人面前都裝出一副已經放下的樣子。臉上時常帶著笑意,恢復以往的熱情,的確是可以偽裝成一副瀟洒的樣子。
只是一些下意識的行為還是會出賣自己的內心。
偶爾會脫口而出那個人的名字,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忍不住地提到和他在一起的某次經歷,還會保留和他在一起的習慣。嘴上可以假裝忘了,行為卻始終沒有辦法偽裝,種種習慣都在提醒著你那個人在你心裡依然有著很深的位置。
對於他的消息總是過分敏感,沒辦法忽視
心裡住著一個人,對於那個人的一切總是會過度敏感,經歷過的人都懂。
有人喊到喜歡的人的名字,你會忍不住提起頭來,看向聲音的來源。
在街道上遇到一個和他很相似的背影,都會愣神很久。
刷社交軟體的時候看到他的消息,會立馬放慢速度,一遍又一遍地把他的動態翻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聚會的時候原本正熱火聊天地聊著,聽到有人說起他的名字,會立馬警覺,豎起耳朵一字一句地聽清楚,表面上維持著大度和體面,可是實際上心裡卻對他的一切異常敏感。
有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魔力,哪怕已經消失在了自己的生命里,但是卻一直留存在心底。
心裡一再地提醒自己應該放下,沒有牽扯到那個人的時候,都還是能夠保持冷靜和清醒,但是一旦牽扯到他,所有的鎮定自若都會剎那間癱瘓。
有人說放下一個人就是在聽到他的任何消息時都不會再有波瀾,而沒有放下一個人時,有關他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你的心掀起一陣狂風暴雨。
下意識地拒絕異性的靠近,擇偶標準也會以他為模板
每一個不願意談戀愛的人,心裡大抵都裝著一個人,一個人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裝得下一個人,多一個人都嫌擁擠。
每一個對愛情有潔癖的人,都是沒辦法接受無縫銜接的,沒有放下舊愛之前,始終都沒辦法坦然地接納新歡。
張小嫻說:忘記一個人,只需要兩樣東西,時間和新歡。
只有那些沒有認真愛過的人,才會心安理得地接受新歡,用新歡來填補舊愛的空缺。
但凡徹底愛過,都會把傷痛交給時間,讓時間來慢慢痊癒傷口。
口口聲聲說著「一個人挺好」,實際上只是因為心裡還沒有放下,哪怕那個人傷自己很深,哪怕後來的人再好,都沒辦法取代他在心底的位置。
下意識地拒絕任何異性的靠近,一種本能的排斥有心而發,只是遵從於自己內心的那份深沉的愛意。
後來我們所愛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深愛過的人的影子,那個深愛的人便是我們對待愛情的標準。
放下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認真愛過的人便不是幾句簡簡單單的勸告可以輕易放下的。
道理都懂,情難自控,下意識的行為往往是內心最真實的反應。
深愛過總失去,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復原。不必排斥失戀後的痛苦,那些都是成長的痕跡。
總有一日我們終將放下,終將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