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中考放榜!這些學霸們的寶藏少年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2020-08-02   東莞時間網

原標題:東莞中考放榜!這些學霸們的寶藏少年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2020年東莞中考放榜

「別人家的孩子」

又引來一大批網友膜拜

這些學霸們的寶藏少年氣質

捏得死死的!

一起來看視頻

這個視頻在東莞時報官方抖音號上, 閱讀量高達600萬+,點贊量高達16.3萬,火出了圈。

今年中考,東莞兩名考生

以762分的成績並列總分第一

他們分別是來自寮步中學的紀源

和東華初級中學的楊煊一

(紀源接受採訪視頻)

記者從東莞多家學校了解到

由於今年中考難度比去年提高

全市平均分約為573分

比去年降低了約30分

預計,今年各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也將會有所下降

讓人驚喜的是

寮步中學成為今年的「黑馬」,

兩名總分闖入全市中考前十名

記者為您採訪搜集了

東莞多名中考高分考生的高分秘訣

看看這些學霸中的「戰鬥機」

是怎樣學習的

紀源:不跟老師走吃虧可不少

畢業學校:寮步中學

中考分數:762分

「查到分數完全超乎我的預料,確實很意外。」雖然已是放榜的第二日,回憶起查分時刻,寮步中學初三學子紀源依然情緒有點激動。紀源的中考裸分是762分,這也是今年東莞中考的最高分。

看到單科成績,最讓紀源跌眼鏡的,是政治單科居然才考了88.5分。平時政治並不差的他卻沒在強項上發揮好。他總結教訓,認為跟考前幾個月沒認真聽課有關:「考試時就感覺自己答偏了,確實也真是。這對我是個大教訓,提醒我以後一定要認真聽課。」

談到學習經驗,紀源認為「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一定要抓住關鍵點及時做好筆記,否則容易忘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紀源認為,作業是對課堂知識很好的鞏固,要盡力做到最好,做好每個細節。課後複習要及時,加強鞏固、記憶。刷題是一種不錯的複習方式,特別是理科,有助於培養學科思維。但他認為,不能為了刷題而刷題,刷了題一定要總結,總結知識點、思維方法、解題思路,這遠比刷題更重要,也是刷題的最終目的。

「錯題要歸納總結,做好錯題本。我之前有做過錯題本,但沒有堅持,更多是把心得、思考用自己的話語直接寫在書本和試卷上,有些容易忘記。」紀源說,上高中後,他要改進、繼續做好錯題本的整理。

紀源覺得,思維導圖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快速瀏覽知識點,提高效率。「只要做得簡潔、清晰即可,不必太華麗。」紀源坦言,有同學花一個多小時做一個思維導圖,這種做法太耗費時間。

紀源也會適當利用網絡,了解課外知識。「眼光不能僅限於課本。」能考出高分,自然離不開細心細緻。小時候的紀源也跟許多男生一樣,會粗心會馬虎。上了初中後,因為對分數有渴望,他開始逼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平時做作業、練習中培養冷靜細心的習慣,慢慢就養成了一種品質。得益於此,走上中考考場時,他心態很放鬆。在他看來,中考就像平時的一場考試。

即使成績很好,紀源也嚴格跟著老師的教學進度走:畢竟各科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會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方案。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驕傲自滿。「學習不進則退,這是我吃過虧的。剛上初中時考得蠻不錯,然後學習有點放鬆了,馬上就被一位同學超越了。」紀源笑稱,後來自己都被虐「麻木」了。但他心中總有一份不服輸的精神,默默堅持努力,追趕標杆,終於突破了自己的學習瓶頸。

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紀源總能給你驚喜。「跟我熟了以後,就知道我是個小話癆。打遊戲技術太差,經常被同學嫌棄,基本靠隊友救助生存。」紀源吐槽起自己來,毫不手軟。

紀源很喜歡唱歌,自稱為「浴室歌手」,會根據自己的心情唱些流行歌曲。現場,他還隨手就清唱了一小段。聲音乾淨、沒走音跑調,氣息穩定,聽著還真不錯呢。「參加校園十大歌手嗎?比我會唱歌的人很多,但有機會也可以去試試。」紀源笑著說。

中考結束了,紀源也開始謀劃未來的高中生活。現在的他,已開始預習高中知識。「看了高中數學、物理、化學,覺得有難度,這也是個挑戰。」將來,紀源想當一名科研工作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報效祖國。

楊烜一:全科優秀的

實力派「最佳辯手」

畢業學校:東華初級中學

中考分數:762分

「這個分數在意料之內,排名卻是出乎意料。」2020年東莞中考放榜,東華初級中學的楊煊一考出762分的裸分成績,東莞中考的最高分。

中考滿分總分780,他考了762分,有三科達到滿分。各科成績分別是語文117.5分、數學115分、英語120分滿分、道德與法治94分、物理和化學均為98分、歷史和地理均為96分、體育和生物均為100分。

「這次我最滿意的是語文成績。」此前楊烜一預估語文是111分左右,而成績公布後出乎他的意料,估計是作文拿到了高分。

對於這次總分成績,楊烜一併不驚訝。「考試心態很放鬆,沒想太多,就當去參加一場普通考試,為自己的初中生涯交個答卷。」此前,楊煊一已經拿到東華高級中學公費生保送資格,確認直升學校的高中部。

沒想到的是,輕裝上陣的他卻成了黑馬,「原來在模擬考沒拿過全市第一,這是第一次。」楊烜一笑著說。

對於學習秘訣,楊烜一說最重要的是不能偏科。「文科需要多看書多積累,語文的作文寫作要多練筆,減少不必要的刷題;理科則要注重思維的培養,多做些難題、新題。」對數學和物理感興趣的他花了很多功夫在這上面,因此也更加喜歡這兩門科目,形成了良性循環。

他的初三學習之路並非一馬平川,在初三二模考試中政治只拿了85分,甚至低於班級平均分。之後,他告訴自己,在上課時就要把老師講的內容記住,避免課後反覆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爭取一遍就能背下,「這次,政治成績也為我的中考總分助了一把力。」

在學習上,楊烜一十分自律,而家人也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主要希望他是和自己做比較,今天都能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不需要和別人比較。」楊煊一的爸爸說,平時自己會和孩子真誠地交流,永遠把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楊爸爸的眼裡,楊烜一非常陽光、活潑,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很強。

楊煊一特別喜愛辯論,也是個辯論高手。從初一下學期到初二上學期,他參加了10場辯論賽,從班級、年級到學校,憑藉出色的口才進入決賽,最終收穫了決賽「最佳辯手」的稱號。對辯論的熱愛,也為他考出好成績助力不少,「打好一場辯論,需要具備較強的思辨能力、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對個人綜合素質的考驗。」楊煊一分析。

學霸就是並不是只懂看書,楊煊一的體育也不差。課餘時間,楊烜一喜歡打籃球和游泳。「因為打籃球可以交到許多朋友,進行團隊協作,而且體力消耗能更好地鍛鍊身體;而天氣炎熱時游泳會很涼快。」

對於未來,楊烜一暫時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只是希望自己能像初中一樣努力,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取得更優異的成績。」暑假期間,他準備對高中的課程進行預習,希望自己能贏在起跑線。

譚海堯:寫最少的字拿最高的分

學校:東華初級中學

中考分數:757分

「考得不太理想。」看到成績,高分考生譚海堯並不滿意。平時成績穩定排在年級前十的他,是個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人,「誰都有個當第一的心。」

譚海堯並不是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體育也是槓槓的,尤其喜歡慢跑。「最長的一次,一個人跑了五六公里。」這也是他最喜歡的釋放壓力的方式。從寒假上網課以來,他每天都堅持慢跑。

每個周末,一家人都會到黃旗山走綠道,「爸媽喜歡跟我邊走綠道邊聊天,談談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他們也會給我很多建議。」譚海堯很喜歡這段親子時間。

學霸就很自覺嗎?「我需要約束,不夠自覺,也會偷懶。」譚海堯直言不諱,自己平時會玩遊戲,尤其喜歡玩燒腦類的遊戲。

周末寫完作業,譚海堯就會玩下遊戲,但只能玩兩個小時,並不是因為自覺,而是「遊戲實名認證後,規則限制只能玩兩個小時呀。」譚海堯笑著說。

玩就專心玩,學習就全身心投入學習,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社會、科學、人文類的書籍,他都有所涉獵。「希望自己能海量閱讀,開拓知識面。」對於許多同學的周末拚命寫作業問題,譚海堯沒有遇到過。得益於高效學習,他基本上在學校內就完成了作業,並不會覺得作業壓力大。

他最擅長的科目是政治。聽到政治,大家想到的就是大量需要背的內容。譚海堯的學習訣竅是,不要糾結於背書,也不倡導死記硬背,更注重理解知識點和分析掌握答題方法。沒必要每道題都做,但每道題的答案肯定會去分析,找出答題的思路和得分點。「我就是要寫最少的字,拿最高的分。」譚海堯調侃。

他也會刷題,但不是為了刷題而刷題,關鍵在儲備解題方法。這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總結摸索的,不能一蹴而就。

掌握了多種解題方法,同一道題目他可以用常規方法解,行不通就用其他方法試,總有能走通的路。「想要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需要平時學習中善於總結,也要懂得分配時間和精力,學習是要懂得取捨的。」譚海堯透露,自己未來想要考清華大學讀信息技術類的專業。

陳貝:「好運氣」背後

是提前規劃和實力積累

學校:寮步中學

中考分數:757分

今年東莞中考,來自寮步中學的陳貝取得757分的高分。查分數時,陳貝的第一反應是考得還行,上東莞中學問題不大了。「有同學告訴我排在全市第六名,我懷疑是同學在騙我。」陳貝說,本來還有點高興的,誰知道同學接著說老對手紀源排全市第一,頓時泛起了一點小失落。皆因,紀源和陳貝在初中三年是老對手,兩人經常你追我趕,奮力爭先。在陳貝看來,有個旗鼓相當的對手能促使自己的成長。

要說擅長的科目,陳貝自信地用兩個字回答,「所有」。但是,語文就一項比較弱,那就是作文。平時算是個作文困難戶的她,也是一步一步爬坡往上走,她說關鍵在跟著老師的節奏踏實補短板。「老師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知道寫什麼,遠比怎麼寫更重要。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精準審題,圍繞中心寫作文。」

中考語文科考完,陳貝自覺考得不好,「算了吧,大家就一起涼了。」但結果分數出來居然考出了113.5分的高分,陳貝認為自己的「考試運」還算不錯。

其實,運氣的出現也要靠實力的積累。初中時,她會每天利用下午六點半的一小段時間,對語文進行針對性訓練,閱讀不足就多做閱讀卷子,總結答題方法。

在政治科目方面,許多同學覺得背誦內容太多,壓力很大。這在陳貝面前並不成困難,因為她早就化繁為簡,做好了布局安排。「平日裡就背些大篇幅的內容,利用閒暇時間多看看多理解加強記憶,比如記住核心知識框架,最後複習集中精力背記就很容易了。」陳貝建議,平時也要放聲誦讀,可以幫助記憶。

最高效的學習方法,陳貝認為還是跟著老師走。平時要打好基礎,上課跟著老師講授的知識點學習,理解好老師的講述。如果上課時只是一味自己埋頭學習不聽講,其實成績不會特別理想。

愛好演講、朗誦的陳貝還曾在學校廣播站擔任站長,也拿到過全市英語口語比賽中鎮級二等獎。

雖然在許多人眼中,陳貝是個學神般的存在,應該是寵辱不驚,可她看自己卻是「一個心理很脆弱的學生,考得不好還會哭鼻子。」初三有幾次模擬考,陳貝考得不理想,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幸好有老師貼心的心理輔導,才幫助她走出來。

「考得不好,我就到辦公室找數學老師聊天,而老師每次都很耐心地幫我分析原因並安慰我。」因為喜歡數學,陳貝立志今後要當一名數學老師。

劉雙引:每次考完試

就列「非智力因素」

學校: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

中考分數:756分

中考放榜,劉雙引立即和家人一起查看了成績。來自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的她,取得了總分756分的高分。此前為了保留查分時的驚喜,劉雙引並沒有和同學對答案預估分數,雖然這次分數和前幾次模考差不多,她還是十分開心。

「之前很多人問過我的學習秘訣是什麼,我覺得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劉雙引認為,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學習思路,避免一味地刷題,要理解知識的內容,勞逸結合。她笑著說,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之前每次考試都會有考得不好的科目,且每次的科目都不同。針對這一情況,校長曾告訴她可以把粗心大意的所有「非智力因素」列出來。劉雙引發現,自己列出來的因素五花八門,比如有時審題會跳過一行文字中的關鍵詞,把應該作為開頭的詞當做題目來寫作文而被扣5分。「列『非智力因素』這個方法還是有用的,提醒自己以前跳過的坑不能再跳。」此外,除了課本上推薦的名著,劉雙引建議應該多看點課外書,當有了感悟,寫語文閱讀題時也會用得上。

興趣廣泛的劉雙引平時喜歡畫畫。小學開始,她便學習繪畫,包括素描和色彩等,還曾跟隨學校社團拿過「天眼杯」中國國際少年兒童漫畫大賽的三等獎。

在學習上,家長充分相信學校老師,對雙引並不算嚴厲。「希望她能學得開心,同時做到終身學習,而不是把此刻當作學習的巔峰。」劉雙引媽媽表示,學校的氛圍很好,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同學可以互相學習,這也是雙引性格開朗的原因之一。

對於今後的目標,劉雙引談到在高中可能會學理科。接下來的暑假,她打算在家上網課預習高中課本,並做些自己在初三時計劃的事情,比如看書、騎自行車和在B站上追番。

胡湘儀:學習有章法

學起來很快樂

學校:東華初級中學

中考分數:750分

「我的目標嗎?考第一呀!」中考成績出分後,胡湘儀坦言,這距離自己的目標有距離。拿手的數學考了106分,這是她初中階段數學的最低分。

「估計數學老師看到我這個成績會嚇一跳,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數學具體失分在哪裡。」身為班上段子手的胡湘儀發揮自己的幽默特長,開始比划起來。一直以來,胡湘儀的成績都非常穩定,基本保持在年級前三,而這次中考數學確實拖了點後腿。

回顧整個初中學段,胡湘儀自認自己學得很快樂,壓力也不大。即使要面臨中考,胡湘儀的心態都是很放鬆的。

在她看來,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同。她自認學習方法也蠻普通的,最主要的是心態好。

就像在採訪中,她就與譚海堯默契配合,調侃同校同級考了753分的另一名學霸李奕萱,「奕萱經常考年級第一,我的目標就是超過她,誰想到失敗了。下次再來!」而當面對自己是否是班花的問題時,胡湘儀笑答,「我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我們班同學可能不這麼認為。」這段雙商皆高的回答,讓人忍俊不住,也讓錄下的抖音視頻發布17小時內點擊量突破512萬,收穫超13萬個贊。

雖然,胡湘儀自認學習方法很普通,但其實她是很講究章法的,學起來也會更輕鬆快樂。如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做練習,和同學探討解題思路,「特別是數學等理科,和同學的交流非常重要,可以學習到別人的好方法。」胡湘儀說,自己小學時有學過奧數,開拓了自己的數學思維,對自己的數學學習非常有幫助。

雖然今年中考語文難度有加大,胡湘儀卻考出118分的高分。她坦言,海量閱讀給她的幫助不少。「多看書,多積累,我看書非常廣泛。」進入高中後,胡湘儀計劃加大歷史類書籍及人文類書籍的閱讀,這也是她過去比較薄弱的部分。

個性開朗活潑的胡湘儀,私下是個非常自律的孩子,自控力很強。

胡媽媽透露,即使是寒暑假,女兒的學習規劃也做得非常好,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女兒是學霸,中考取得好成績,胡媽媽的心態卻放得很平。「對孩子的成績我們並不是看得很重,但我們很注重對孩子的陪伴,希望她能健康快樂自由地成長。」

身處一個開明的家庭,胡湘儀也很感恩父母,「他們從來不會給我任何壓力,會讓我自己選擇,也會經常跟我平等溝通交流,就像我的朋友一樣。」

這些學習經驗,你get到了嗎?

祝大家都能

考入理想的學校!

來源:東莞時報

編輯:官登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