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試衣間拍照長達半小時:教養是一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2019-06-09   如夢如晰

教養其實很簡單,有時候,讓人舒服,便是一種教養。

1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她在群里講了一件讓她十分氣憤的事情。

上星期,她路過一家快消品牌店,站在門口,放眼望去,蜿蜒不絕的長隊,她正驚訝店家生意這麼好的同時,瞄了一眼,不巧偏偏看中了一件衣服。

心想著不試一下又怕不合身,她就排起了長龍的隊伍,可半個小時過去了,她才移動了一小段,想放棄又覺得不甘心,於是,還在繼續堅持排著,緩慢向前移動。

終於,大概一個小時過去了,眼看著馬上就要到她了,哪知道前面一波女生一進去又是大半個鐘頭不出來,試個衣服,她站在那兒看了兩集電視劇。

她問我,怎麼現在的女生試衣服恨不得半個店子都試遍呢?重點是,她還發現隔壁試衣間的女生,兩個人在一間試衣間,說說笑笑,好像還在拍視頻。

她氣憤地表示:不買衣服專門來試也就算了,還能一邊嬉戲拍照又拍視頻的,她們完全都不需要考慮後面排隊的人,還有收拾衣服的工作人員嗎?

朋友一開口,沒想到群里就有別的女生表示,也遭遇過同樣的事情,看到過很多女生試衣服就是為了拍照發個朋友圈,試了大半個小時,衣服拍完了,玩完了甩手出來就把十多件衣服扔到工作檯上,然後轉身走人。

事實上,這種事情似乎逐漸成為了一種現象,甚至還有一些人有一種自己尋開心又沒有妨礙別人的感覺,不過是拍個照,試個衣服占用了一下試衣間,有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嗎?

我只想說:請別拿你的自私理解為正常,教養是一個好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有。

2


這件事情,不禁讓我想起前段時間一個突然爆火的視頻,叫:給閨蜜挑一套最丑的衣服。


顧名思義,就是閨蜜之間,相互挑一件最丑的衣服,然後拍前後對比照進行對比,這件事情,又名:試衣間挑戰。

於是,你就看到一些穿得時尚靚麗的女生,紛紛拿著一些毫不搭配的搞怪,誇張衣服進行奇怪搭配。

換上一套又一套,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這件事情的背後,仔細想想,不只是一件簡單的娛樂活動。

看看火爆的背後,有多少人「眼紅」了,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要參與。

相約效仿的人,不計其數。

我們都知道,試衣間是為了給買衣服的人準備的,店家打開門做生意,可不是為了讓你找遍店裡所有的衣服,挑選一些丑的衣服不停地試穿,然後發到網上博取傳播量和眼球。

而且,這個視頻被很多人轉發,傳播量一經傳播,就有很多人效仿跟風。

還好,網上有一部分正義使者,明白是非,清楚知道這件事情所產生的後果是什麼。


但盲目跟風的背後,苦的是工作人員和糟心的商家。

吃虧的是那些真正想買衣服而因為你們的資源占用,而不得已先買回家的人。

可能說到這裡,有人會反駁:誰買衣服不試啊,店家又沒有規定試衣服的時間,我試多久不是我的自由嗎?關你什麼事情。

這個反駁明顯就是自私的人說出口的,是沒有規定你不可以試衣服,時間也從未有過明文規定,可是試衣間的提供初衷是為了給那些想要買衣服的人試穿的,而不是給你這種一開始就沒想過要買,而且還選了你自認為最丑的那件。

試問,誰買衣服專挑最丑的買?

況且,你的占用就是耽誤了別的顧客的時間,同時,還平白無故無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格外負擔。

想想,若是在家裡,或者私人場地進行這種自認為有趣的活動,也是無傷大雅,甚至還可以說是一件增進閨蜜之間友情的活動。

可是,你們選的地方是試衣間,公共場合從來都不是私人用品。

這樣難怪有網友說:丑的不是衣服,是人心。

自私的人習慣性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與其說這是人性本能的缺失,不如說就是一種沒教養的表現。

3

無獨有偶,讓我不禁想起前段時間上熱搜的另一件事情:女子買18件衣服旅遊後要退貨。

這名女子在商家網購18件衣服,總價4600不止,可五一小假一回來就聲稱不喜歡要求商家全部退貨。

我們都知道,某寶的規則,是支持無條件退款,哪知道還能有這種用完之後還無條件退款的。

極度鬱悶的商家加了對方微信,想問明白具體原因,才發現,原來這名女子已經把這些衣服穿到西藏旅遊回來,還拍了很多美照發朋友圈了。

從來都沒見過,原來衣服買回來旅遊完拍完美照又可以無償退貨的,要知道,對於很多女生來說,拍過照發過朋友圈的衣服那就是「舊衣服」。

這波操作,真的是既滿足了穿新衣服的心理,又可以無償退款,賺到了美,又省了錢。

可沒想到,當記者反問這名女子的時候,她還能夠理直氣壯地說:「你買了衣服你不試穿嗎?」

對於自私自利的人來說,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全然不顧他人利益,占了小便宜還能夠振振有詞說自己這是正常行為 。

很明顯,對於一個自私又缺乏教養的人來說,他們心裡的認知是跟正常有教養的人有區別的。

過失可以被原諒,但故意不行,真正的教養不是苛求別人,而是獨善自己。

有時候可怕的不是利己,可怕的是損人又利己。

上個月網上曝光一件良心只值1分錢的事件:老人大學門口賣小吃月虧2000多,氣得老人家飯都吃不下。

按照正常邏輯,大家肯定都覺得在學校旁邊擺攤,那裡的人會素質相對高一點,老人家也是衝著這點人性最基本的信任,所以有的顧客沒有把支付記錄給他看,他也當付款了。

可偏偏卻有人欺負老人家年紀大不會用手機,在付錢的時候很多人都支付了1塊錢,或者0.1元,甚至是0.01元。

原本只要七塊錢的小吃,還玩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說出來都讓人覺得可恥。

這老人家家裡經濟條件就不是很好,生活拮据,這麼大的年紀出來補貼家用,也是不想增加兒女的負擔。

哪知道一個星期下來,原本可以收入兩千多,卻只收到80元不到,一臉茫然的老人家還是回家後讓女兒查看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不過是幾塊錢一份的小吃,連老人家的一份收入都要坑騙,真的是黑心到喪盡良知。

電影《奇蹟男孩》中說到:

如果要在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務必選擇善良。 我們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出賣善良。 我們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記善良。 我們可以偶爾犯錯,但不能利用善良。

但當你看多了世道變壞的新聞時,有時候想想,教養這個東西已經被某些人拉低了底線,善良是一種選擇,連不去坑騙都成了最基本的教養。

4

前段時間,有一個叫樂樂的小朋友在網上被不少網友稱讚。

在出去玩的路上,在某小吃街,她看到有一對情侶擼串後直接把竹籤子扔到地上,她走過去默默地把竹籤子一根根撿起來,扔到了垃圾桶。

@東大顯控

很多人都豎起大拇指表揚她的同時,也紛紛唾棄那些道德缺失的大人,因為連小朋友都懂得不能隨地扔垃圾,可有的大人還缺一張幼兒園畢業證。

白岩松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這時你就明白,教養不關於年紀,不關於文憑,它不是一蹴而就,但是有的人就是從小就有,這是一個從小就培養的好習慣。

世道變壞,是從沒有教養的人開始的。

在現實生活中,教養體現在細節里,無須多複雜,最簡單的教養莫過於遵循最基本的規則。

比如說:

在乾淨的環境里你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安靜的圖書館你不會大聲喧譁;在有序的隊伍中你不蠻橫插隊;在公共場合你忍住不吸煙......


你看,教養其實很簡單,有時候,讓人舒服,便是一種教養。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要求我們每個人一定要做一個很有教養的人,但是起碼我們不要損人利己,做一個不被討厭的人。

所以,教養,是一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