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生。出生六周後,她就染上了嚴重的百日咳。奧黛麗的母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精神療治者,她不帶女兒看醫生,只是終日向上帝祈禱。然而,奧黛麗的情況越來越糟。有一天,在幾次劇烈的咳嗽後,小奧黛麗停止了呼吸。母親抱著身體漸漸發紫的嬰兒,拚命地拍打她的屁股。奇蹟發生了,奧黛麗醒了過來!沒過多久,她的呼吸也順暢了。就這樣,沒看醫生,沒靠任何藥物治療,奧黛麗活了下來。
這是發生在奧黛麗生命中的奇蹟,也是奧黛麗的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女男爵強勢作風的完美體現。
女男爵的家族譜系,可以追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貴族血統的艾拉,對女兒採取的也是維多利亞式的教育:保守、嚴格,刻板,嚴肅。
父親約瑟夫則在奧黛麗的生活中早早缺席。早在1935年,這位英國銀行家就不告而別,三年後,他與艾拉正式離婚,從此完全消失於奧黛麗的世界。
沒有父愛,母愛的表現形式近於折磨,奧黛麗還是從她所熱愛的芭蕾中獲得了慰藉。
1942年,荷蘭東部城市阿納姆已被二戰奪走了它的美麗與恬靜,整座城市籠罩著戰爭的陰霾。城裡幾乎沒有任何可以的吃的東西了,奧黛麗和母親只能搬到位於郊區的外祖父家。母親家族的財富已被洗劫一空,但總體來說,這裡還是安全的。
處境如此艱難,奧黛麗也沒有放棄過芭蕾。
她不知道,在那些陰雲籠罩的日子裡,當她在阿納姆郊外一間舞蹈教室中壓腿、旋轉時,羅伯特·沃爾德斯(Robert Wolders),一名荷蘭少年,正走在阿納姆郊區另一座村莊的小徑上。小徑通往奧黛麗所在的地方,不遠,只是中間隔著數十年的光陰……
戰爭結束後,奧黛麗跟隨母親來到倫敦,繼續學習芭蕾舞,卻因身材過高、年齡偏大被告知不適合當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
奧黛麗非常難受,卻理智地接受了這個結果。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她做兼職模特兒,參加歌舞團的演出,並在一些電影中露面,成了一名電影演員。
1953年,奧黛麗·赫本擔任主角的《羅馬假日》公映後大獲成功,一夜之間,她成了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在一次慶祝晚會上,在影片中擔任男主角的格里高利·派克將他的好友梅爾·費雷(Mel Ferrer)介紹給了奧黛麗。
1954年9月25日,奧黛麗·赫本和梅爾·費雷在瑞士盧采恩湖畔的一個小教堂里舉行了婚禮。
兩人在婚後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但梅爾的專制、霸道也讓人難以忍受。更重要的是,奧黛麗的事業如日中天,而梅爾在巨星的光芒掩蓋下,顯得有些失敗。這段婚姻漸漸有了裂痕,並達到了難以彌合的程度。(關於這段婚姻,參見本人的文章《女神的第一段婚姻:奧黛麗·赫本與梅爾·費雷》,此處不再贅述。)
1968年秋天,正處在婚姻破碎邊緣的奧黛麗,獨自旅行散心。在遊輪上,她結識了義大利精神病學者,年近30歲的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安德烈出生於富有的多蒂家族,金髮碧眼,高挑俊美,漂亮得就像從油畫中走出的人物。
第一次見面,安德烈就迷上了奧黛麗·赫本。他說,14歲時看完《羅馬假日》,他跑回家告訴母親,長大後他要娶這個女演員做妻子。
安德烈少年時代的夢想,現在有了成真的機會。奧黛麗正處在情感低谷,遇到一名如此熱情、漂亮、年輕有為的單身男子,幾乎沒做任何考慮,她就迅速投入到這場愛情中。
聖誕節前夕,奧黛麗和梅爾秘密辦理了離婚手續。六周後,她嫁給了安德烈·多蒂。
安德烈對奧黛麗非常體貼,對她和梅爾的兒子肖恩也非常好,絕對是個好繼父。
奧黛麗從上一次婚姻的失敗中得到教訓,牢記事業懸殊對夫妻關係的破壞力。和安德烈結婚後,奧黛麗完全息影,整天陪著安德烈,要麼去看電影,要麼上夜總會、豪華俱樂部,有時他們一起去拜訪友人,有時又去高價舞廳跳舞。
安德烈白天要去醫院工作,奧黛麗甚至會做好午飯,親自送到安德烈的辦公室……
她懷孕了。為了順利生下這個孩子,奧黛麗回到了她在瑞士的住所養胎。然而沒過多久,報紙上登出了安德烈在羅馬流連於夜總會的照片。
奧黛麗與安德烈的兒子盧卡平安出生了。全世界都知道,當她躺在床上期待這個孩子降生時,她的丈夫正與各種各樣的女人廝混在一起。
奧黛麗選擇了忍耐,不是為她自己,而是為了孩子。她的童年飽受父母離異、家庭破碎之苦,她太了解一個孩子因此所受的困擾。
奧黛麗的忍耐,對安德烈毫無約束力,只是帶給她自己日益深重的痛苦和壓力。這段婚姻只能以分手告終。
年逾50歲的奧黛麗·赫本,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未使她喪失愛的能力。她有許多許多的愛,但還沒有得到一個較好的傳遞途徑。
她對兒子說:「我們生下來就具備了愛的能力,但是我們還必須去鍛鍊它,就像鍛鍊其他的肌肉一樣。」
1980年冬天,在好友康妮位於比佛利山莊的家中,奧黛麗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思(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名荷蘭少年)。
奧黛麗與羅伯特已經去世的妻子梅莉是多年好友,與羅伯特則只是點頭之交。這次相逢,羅伯特還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中。奧黛麗傾聽、分擔了他對梅莉的思念,他們第一次坐下來談心,談到許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他們還談到故鄉荷蘭,談到戰爭時期的阿納姆。他們驚訝地發現,許多年前,在那座小城的郊外,他和她,曾離彼此那樣近。
這一場愛情,姍姍來遲,如瑞士山林間的涓涓細流,溫柔、美好。奧黛麗終於遇到了一個與她氣質相近、相處起來毫無困難的男士。而羅伯特所需要的一切女性的品質,奧黛麗身上也全都具備。
是羅伯特·沃爾德斯向奧黛麗介紹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宗旨和工作,也是他,陪伴著這位善良、富有愛心和正義感的女士,度過了生命中最後十多年的光陰。
人人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父母倉惶終場的婚姻,奧黛麗本人兩段失敗的婚姻,都向她證實了這一點。然而,經歷許多坎坷,遇到了羅伯特——她的「靈魂伴侶」,相處卻變得那樣的容易。
也許,對於任何人來說,困難的不是相處,而是遇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