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楊麗萍說3句話,別把動物的本性稱為不雅,一生不養與舞蹈無關

2020-05-29     娛樂酸檸檬

原標題:替楊麗萍說3句話,別把動物的本性稱為不雅,一生不養與舞蹈無關

文/娛樂酸檸檬

5月29日,看到了一篇名為《一生不生養的楊麗萍,因與男弟子共舞動作不雅引熱議,網友:圖啥》的文章,感慨頗深。

該文的作者,以那段曾經引發爭議的孔雀舞為切入點,對楊麗萍老師的事業和感情進行了梳理回顧,對她為舞蹈所做出的犧牲表達了欽佩之情,文章的站位點很高,觀點輸出也很清晰。

但是,通篇文章讀完後,又感覺說得不太過癮,所以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常言說,音樂無國度,而對說舞蹈來說,則是更進一步,它有時候會忽略性別

就拿楊麗萍老師與男弟子的這段孔雀舞來說,有人說二人的動作設計太過於親密,完全突破了演員的界限,看起來幾乎是一對「情侶」在自家的房間內大膽的表露愛情。

再加上二人的衣著服飾也非常貼身,如此狀態下表演舞蹈,是不是有「不雅」之嫌?

對於部分人的這個判斷,想替楊麗萍老師說三句話:

第一句,舞蹈與電影有何區別。當今的一些電影大片,各種科技特效層出不窮,但是有一個傳承要素卻始終沒有變,那就是一定要給男女演員安排一個坦誠相待的機會,不管是借位也好,替身也罷,甚至直接動真格的,即便嘴裡嚼過大蒜,但要產生一次肌膚之親。

這種電影里司空見慣的操作,誰人曾有過不雅之說?怎麼輪到舞蹈這裡,就覺得辣眼睛了呢?

第二句,動物與人有何區別。異性相吸,這是動物的本性,人類也不例外。而那段求愛的孔雀舞,如果演員之間保持八竿子都打不到的距離,相敬如賓般的進行表演,豈不是高看了孔雀,它雖然高貴,但也不是柳下惠。

而楊麗萍老師作為一名女演員,能夠敢於突破這種傳統枷鎖,將整個身心沉浸到舞蹈之中,讓自己化身成那隻孔雀,自然流露出動物的本性,又怎能如此傳神,如此驚艷。

第三句,演員與藝術家有何區別。很多人或許都高喊過為藝術獻身,可為什麼還會有替身演員這個職業,如果說武替是因為演員不會功夫,那麼文替又當作何解釋?

有些人窮其一生,即便演過很多戲,也成不了藝術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不敢剃光頭,不敢下冰水,甚至有人連台詞都懶得說。

再來看看楊麗萍,上廁所需要人幫忙,就是為了不想用假指甲來破壞真實感;多年不吃米飯,甚至還取出肋骨,就是想讓台上的那隻孔雀永遠年輕,永遠高傲的翩翩起舞。

傾盡所有青春韶華,成就了那隻獨一無二的孔雀,舞蹈藝術家之名,楊麗萍當之無愧。

如今,楊麗萍老師已經年過六旬,膝下仍然沒有子嗣。因此有人說她為了自己的舞蹈而一生不養,有些自私,對婚姻不負責任。

其實,這與舞蹈無關,在藝術圈,也有一些女星沒有孩子,比如大楊麗萍3歲的劉曉慶。

已經65歲的劉曉慶仍舊活躍在舞台上,不斷在各地奔波,上演著自己心中的《風華絕代》,而對於沒有孩子之說,她也坦誠表示當年事情與家庭很難兼得,但卻從未後悔。

對於楊麗萍也是一樣的,即便當初不選擇跳舞,以她那種對於職業飛蛾撲火般的執著,估計也不一定就能夠生養。換句話來說,上天給了楊麗萍一顆孔雀般高貴的、獨一無二的心,也拿走了她兒女繞膝的快樂,這個與舞蹈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u-PYXIBnkjnB-0zrc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