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博物館頤養天年的子爵機,曾經歷劫機事件而立功受獎的功臣機

2019-08-03     顧氏造船廠廠長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子爵」號是英國原維克斯公司設計的裝4台渦槳發動機的客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渦輪螺旋槳式客機。維克斯公司在1945年4月開始設計「子爵」號飛機,它採用四台羅·羅公司研製的「達特」式渦槳發動機,計劃用於中短程航線上。1946年開始製造,1948年7月16日原型機首次飛行。1949年7月這種客機開始定期客運。1953年4月英國歐洲航線公司用最初生產型「子爵」701開闢了世界上第一條正規的渦槳客機航線。

子爵號機三視圖

相對於常規活塞式飛機,「子爵」號飛機具有兩大優勢:一是速度更快,可達576千米/小時;二是可飛得更高,使巡航高度處在平流層,從而旅客乘坐更舒適。這兩大優勢使「子爵」號投入使用後很受歡迎, 先後改進了多次,從最初型到700型,再到701型、800型和810型,換用了多種發動機。載客量從43人直到75人,航程提高到2775千米,發動機功率提高到1990馬力。且經濟性有了極大改善,油耗比當時的客機降低了一半以上。因而得到了航空運輸界高度重視。

至1964年3月停產時,各型「子爵」式客機總生產量達到444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在西方國家禁運的情況下,中國民航主要引進蘇制飛機。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兩國關係逆轉。蘇聯人曾揚言,如果沒有蘇聯幫助,中國在航空交通上將「與世隔絕」。此時,中國民航「飛出去」(飛向世界)和擺脫要挾的急迫性更為緊要。

「子爵」號機的使用單位:中國空軍、中國民航、由中國空軍專機部隊改制的中國聯航

1961年,英國維克斯公司來華推銷「子爵」號飛機。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交通部副部長馬輝之於1961年3月14日將「子爵」號飛機技術性能與伊爾-18飛機的對比和空軍司令部對「子爵」號客機調查材料一併報給了周恩來總理。由於「子爵」號飛機及其發動機壽命比中國現有的幾種運輸機的都長,飛機、發動機均可以使用3年以上而不必出國返修,其他方面也很適合中國國內航線使用。1961年11月15日,外貿部李強副部長報告周恩來總理,建議購買6~10架「子爵」號飛機。周恩來總理批示購買6架。12月1日,外貿部機械進出口公司出面與英國維克斯航空有限公司簽訂了購置6架「子爵」號843型飛機的合同。由中方派出人員赴英國學習,英方在廣州交貨 。

中國空軍塗裝的「子爵」號機

1963年7月,維克斯公司開始在廣州交付飛機,每月交付1架,當年12月交付完畢。這6架飛機中,分配給民航4架,空軍航空兵34師2架(50258號、50259號)。空軍於1963年10月和1964年1月,各接收一架裝備空34師。對於民航來講,「子爵」號飛機的到貨並加入航班飛行,從而改變了民航以往主要使用蘇制飛機的狀況,拓寬了民航早日飛向世界的視野,同時也有利於學習和掌握西方先進的飛行技術及設備。現知的民航的「子爵」號機號為B-402\\B-404\\B-412

中國民航所屬的B-404號「子爵」機

1975~1976年,空軍和民航的「子爵」號飛機以民航名義送往香港飛機公司進行大修,空軍的2架飛機於1976年11月和1977年8月翻修完成,翻修後使用壽命和新品相同(12年、15000飛行小時)。

在香港大修的民航B-404號子爵機

1982年7月30日,50258號飛機在執行專機任務時被保衛幹部鄭延武劫持,要求將專機飛往中國台灣。機組用消防斧擊斃歹徒,並將飛機安全飛抵目的地。1982年8月3日,中央軍委授予50258機組「反劫持英雄機組」榮譽稱號,授予張景海、蘭丁壽「反劫持英雄」稱號、中央軍委一級英模金質獎章,劉鐵軍和機組其他成員也分別被記功、授獎 。

中國空軍的紅色50258號「子爵」機

1984年,民航的「子爵」號飛機全部淘汰,出售給印尼。空軍的兩架「子爵」號在1984年編入由空34師改制而成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簡稱:中國聯航)機隊繼續服役。50259號機於1989年在杭州因事故受損,碩果僅存的「反劫持英雄機」50258號機目前在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成為中國唯一保存下來的「子爵」號機。

收藏在航空博物館的「子爵」50258號機(此時的塗裝是中國聯航塗裝)

由空軍34師改制而成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黑色50258號「子爵」機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4人+載員70人

長度:26.11米

翼展:28.56米

高度:8.16米

空重:18753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32866千克

發動機:四台達特RDa7/1Mk525渦槳發動機,單台199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575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830千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gZBXGwBUcHTFCnfs8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