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楊浦奮力推進人民城市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4-01-16     上海楊浦

原標題:為楊浦奮力推進人民城市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楊浦奮力推進人民城市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3年,在中共楊浦區委堅強領導和市政協有力指導下,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區委重點工作部署,堅持雙向發力,認真履行職能,持續深化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為楊浦奮力推進人民城市新實踐、創新發展再出發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1

夯實思想根基,堅定不移把方向、強引領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著力在創新學習形式、加強正面宣傳中引領引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完善學習體系,強化理論武裝。持續鞏固政協制度化學習體系,廣泛深入、常態長效地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圍繞全國兩會精神和《政協章程》修訂的重大意義,舉行常委專題學習會。聚焦「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助力人民城市建設」,與黃浦區政協開展聯組學習。組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舉辦的地方政協委員培訓班和市政協舉辦的委員培訓班。

豐富載體平台,彰顯政協特色。建立區政協「同心同閱」實踐基地,圍繞中共二十大報告的新論述新要求,立足黨的創新理論的重大指導意義,分別舉辦系列輔導講座和讀書分享活動。在國歌展示館建立政協委員愛國主義研學基地,舉行「我與國歌展示館」故事講演會。圍繞學習宣傳貫徹區委全會精神,錄製「委員同心說」微視頻,堅定再出發的決心,高昂再出發的鬥志。

2

有效履行職能,專注用勁促發展、惠民生

緊扣創新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貼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盼,堅持調研於協商之前,寓建言、支持、監督於協商之中,切實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全年共召開了1次全體會議、6次常委會議、2次常委專題協商會,舉行了12次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和專題通報會,組織了5次日常專題視察和3次年末集中視察,推動辦復133件提案,開展了1項重點課題調研和5項專題調研,形成了2份常委會建議案、3份主席會議建議案;依託政協委員工作站,開展了15次專題協商活動。

聚焦創新發展獻計獻策。根據區委關於奮力推進創新發展再出發的部署要求,召開了「推進科技創新再升級 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常委專題協商會,區委主要領導到會聽取委員建言。圍繞促進現代設計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年度重點提案,舉行提案辦理協商會。針對培育新興領域新經濟,組織委員年末集中視察。著眼促進消費回暖、金融助力科技企業發展、區「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開展對口協商或界別協商。關注服務型經濟發展和新僑海歸創新創業情況,結合專題視察,走訪企業園區,加強案例數據分析,形成了《楊浦區新僑創業企業創新發展調研報告》《「五型經濟」背景下楊浦區服務型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關注濱江建設密集建言。結合楊浦濱江打造人民城市建設示範區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的制定,舉行了「推動濱江開發再提速 打造人民城市新樣板」常委專題協商會,委員們與區政府主要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溝通交流,提出對策建議。建立楊浦濱江政協委員工作站,強化三級委員協同履職,開展協商座談,突出同向聚力、同題共答。針對有關濱江發展的提案,開展同類提案辦理協商。關注楊浦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深化濱江公共空間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工作,分別組織對口協商會和專題視察。

心繫民生幸福積極發聲。以多元主體參與楊浦志願公益事業為切入點,開展《推動愛的暖流涌動 助力楊浦人民城市新實踐》重點課題調研,提出營造社會善意互動風貌,更好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與「為人民」的內在統一。針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建設、重大工程建設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情況等,舉行對口協商會和專題通報會,圍繞加快城市更新、提升養老服務品質,以及群眾性體育組織創新發展、道路交通建設等工作,分別開展年末集中視察和日常專題視察。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汲取委員智慧,傾聽群眾呼聲,形成了《新就業形態從業青年發展狀況及需求研究報告》《關於現階段楊浦區城市更新推進的思考和建議》《加快推進體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服務基層治理精準發力。推動各街道委員工作站協商議事因地制宜、科學選題,既著眼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優化營商環境群眾關注度高、受益面大的問題,也聚焦東鄲小區、鳳南一村拆除重建項目等民生急難愁盼,以及推動「筆墨宮坊」周邊微更新、有序開放公共水域及發展水上運動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需求。舉辦委員接待日活動,擴大有序政治參與;以培育委員聯名提案並組織辦理協商等形式,推動協商成果接力轉化。召開楊浦區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委員落組進站見面會。新江灣城街道、江浦路街道委員工作站被市政協命名為首批「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示範點」。

3

推動雙向發力,最大限度凝人心、聚共識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夯實統一戰線組織功能,為楊浦改革發展營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圍。

深化合作共事,拉長團結半徑。積極支持和推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有關人民團體在政協發揮作用,成立民盟界別協商活動室和科技科協界別協商活動室;區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期間,10名委員分別代表相關黨派團體進行大會發言,收到黨派團體集體提案49件,舉行民進區委集體提案辦理協商會。主動關心政協委員中的非公經濟人士,舉行稅費、人才等政策解讀活動。密切與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交往,深化與港澳台僑人士的交流。

拓寬聯繫渠道,凝聚各方力量。結合黨員領導幹部聯繫黨外代表人士和開展「四百」大走訪的有關安排,深化落實多層次、經常性聯繫委員制度,全面了解委員情況,主動聽取意見建議。根據相關界別特點,組織各具特色的委員活動。拓展「同心同YUE」品牌內涵和載體,舉辦委員講壇、閱讀行走等活動,為委員跨專委會、跨界別互動交流營造更活躍的場景。

4

注重守正篤實,勤練內功打基礎、固根本

在深化專門協商機構建設上下實功、求實效,更大程度激發政協扛起主責主業和機關做好服務保障的內生動力。

完善制度機制,突出搭台賦能。修訂區政協提案工作條例、專門委員會工作條例、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制定關於加強和改進界別工作的辦法、街道委員工作站工作制度等。探索提案辦理「三步工作法」,引導提辦雙方深入溝通情況、交換看法,共促提案建議落地見效。夯實專委會基礎性作用,以支撐界別履職、助推提案辦理、聯繫指導委員工作站等為發力點,做好「牽線搭台」大文章。

開展主題教育,嚴抓機關建設。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發揮區政協黨組和機關黨組作用,嚴格落實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重點任務,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根據區委關於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開展課題調研,探求加強和改進相關工作的方法與對策。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貫徹區幹部作風建設大會和有關文件精神,開展作風建設專題學習討論,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保持心齊勁足的工作狀態。

編輯:顧金華 奚宇軒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f4d4efdbf0f4b44ad75a39e10e7ee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