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教會我,所有的困窘,所有的內疚,所有的焦慮都是素材。
——羅伯特·曼考夫
今天流行的各種沒品地獄笑話,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被《紐約客》玩轉了。
「上帝打開垃圾郵箱,看見人類的祈禱。」
死神對女人說:「40 歲生日快樂。我要帶走你的上臂肌肉,年輕的聲線,對咖啡的忍耐度,消化薯條的能力。其它的就留給你了。」
一隻狗在宴會上趾高氣昂,主人對服務生抱歉道:「希望你別介意,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只狗。」
店員對一位貴婦人推銷:「這套玩具是為了讓小孩子儘快適應真實世界而設計的。無論他多麼認真地組裝它們,最終都會失敗。」
哈姆雷特在窗邊喃喃自語:「生存還是毀滅」,我說:「過好你的日子吧。」
「有個人一定非常愛某人。」
《紐約客》作為「美國文化中最為長久的流行品」(《紐約客》主編大衛·萊姆尼克),以獨特的辛辣諷刺遊走於中心敘事與反中心之間。
創刊八十周年,《紐約客》邀請了曾任其主編長達二十年的羅伯特·曼考夫,來編匯這本《紐約客漫畫全集》。
曼考夫以每十年為一個節點,親自編選了從 1925 年到 2005 年的所有漫畫。為什麼要耗費如此大力氣完成這本將近 700 頁的全集?他說:
「希望我們所選的漫畫能夠成為每一年、每十年的漫畫的縮影。選出每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畫,這樣我們就能為讀者奉上一部《紐約客》漫畫文化簡史。」
1925 年 2 月,《紐約客》雜誌發刊號封面
諷刺、自嘲之外,也有溫情。
認清生存在大時代之下的無力感後,即使是最辛辣的批判者也忍不住尋找生活中可以把握的意義。而顯然,這個答案無法在人類身上找到。
那麼,可能是一束花,一棵樹,一隻蝴蝶,或者:
「人生中真正需要的東西,就是一隻好貓的愛。」
購買單向歷 2022
限時特惠
「單向歷·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