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遊行,當遊戲演員們面對AI

2024-08-27     游研社

繼好萊塢演員走上街頭遊行後,美國的遊戲演員也在上個月底開始罷工。

這次事件的核心,依舊是那個吵了至少1年多的AI問題。

SAG-AFTRA(美國演員-電視與廣播藝人聯合工會)是罷工的發起者。他們強調,如果遊戲公司要把演出數據喂給AI,那麼就必須獲得演員本人同意,並支付一定的費用。

但遊戲公司也有自己的想法,依舊堅持推出自家的AI保護協議。這更多是一個主導權歸誰的問題。《荒野大鏢客2》主演羅森•克拉克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如果R星要做AI亞瑟•摩根,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們,「因為他們擁有亞瑟•摩根。」

兩者相持不下,最終引發罷工。

至於罷工會給遊戲帶來哪些具體影響,現在也說不清楚,但不久的將來想必會一一呈現。比如2016年,阿什莉•伯奇(Ashly Burch)就曾因罷工,沒有在《奇異人生:暴風前夕》繼續為主角克洛伊配音,但直到2017年大家才知道這事。

好在工會這次也規定了一些例外情況。一些預算較低的獨立遊戲,以及在2023年9月之前啟動開發的遊戲項目都不會受影響,比如《GTA6》。多少也讓人鬆了口氣。

1

網上流傳過一種說法,AMPTP(美國電影和電視製片人聯盟)提出的3D掃描技術,是這次AI爭議的導火索。

SAG-AFTRA的談判代表曾大膽猜測,藉助該技術,製片公司只需要付一天工資,把群演全身上下掃描一遍,錄入電腦,未來就可以零成本使用這些「數字替身」拍電影。

這份擔憂並不難理解。如果3D掃描技術只用到肖像權,演員的權利還是有保障的。像《異形3》的開場中,麥可•比恩飾演的前作角色希克斯有幾個短暫的出場鏡頭。麥可本人當時沒有出鏡,而是借人體模型和照片代替自己,最後依舊憑藉肖像權拿到不少錢。

但就怕製作公司把數據喂給AI,生成新的「數字替身」,具體形象不再與普通演員肖像有一對一的關係。

《異形2》中比恩飾演德希克斯

AMPTP也給出過解釋,大致意思是3D掃描技術的錄入數據只會用到僱傭了該演員的項目里。如果演員無法正常到位,數據能給產品的排期兜底,避免掉鏈子。

這倒不算杞人憂天。單以主演舉例,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在《死亡遊戲》拍攝期間過世。官方只能藉助化妝技術,讓特技演員完成剩下的演出。只是彼時後期技術還沒那麼成熟,觀眾偶爾還能找到一些穿幫鏡頭。

李小龍的頭像貼在鏡子上

隨著技術進步,「貼在鏡子上的照片」也逐步被電腦圖像代替。2013年,演員保羅•沃克因車禍不幸去世。於是《速度與激情7》製作團隊邀請他的兩個弟弟擔任替身,並通過CGI(計算機生成圖像技術)技術還原沃克的外貌,補全新作未完成拍攝的部分,完成最後的謝幕。

片尾的《see you again》,又何嘗不是他與觀眾的告別

主演尚且如此,而扮演配角、群演的普通演員數量更為龐大,日常面臨的特殊情況只怕更多。備份一套3D數據也算是未雨綢繆。

只是一個保證肯定不足以讓大家放心。AMPTP還補充,錄入3D掃描數據並進行後期處理,所耗費的成本並不比普通演員一天的工資要低,也完全沒有現場直接錄製來得省事。

2

從整體來看,3D掃描技術也並非SAG-AFTRA與AMPTP之間的核心矛盾,而是演員工會想要按比例拿訂閱量分成,AMPTP不同意。一方面是因為流媒體訂閱量本身具有保密需求,無法公開,另一方面則是影視行業的整體收入能力在下降。

而與分成問題相比,遊戲演員面臨的AI問題至少還算「有解」,只是在具體細則上還沒達成一致。

比如最早出現爭論的配音領域,SAG-AFTRA已經與AI語音技術公司Replica Studios達成合作。工會成員可以創建自己的AI配音,並簽約授權給遊戲和其他交互式媒體項目,按合同取得相應報酬。

Replica Studios官網

往大了說,這次罷工和過去沒有什麼不同,依舊是勞資雙方無法在新的利益問題上達成一致,而非AI能不能使用。就像反對國內「蘿蔔快跑」的聲音,大部都集中在AI減少了工作崗位這一方面。

可這又牽扯到了新問題,AI配音怎麼定價才最合適?SAG-AFTRA具體給出了什麼條例?

兩年前,臨近上線的《獵天使魔女3》出過一個不大不小的節奏。主角貝優妮塔的前英配演員赫倫娜•泰勒(Hellena Taylor)在推特上公開抵制新作,原因是白金工作室給她報了一個很離譜的價格——4000美元,且沒有後續補貼。

這個數字你乍一聽可能沒什麼概念。參考當時250美元每小時的行業標準定價,如果《獵天使魔女3》的總配音時長和初代相同,都是4場,每場4小時,其實白金工作室報價4000美元合理也合法。

但泰勒也有自己的堅持。「這樣的報價,對於我自身、我花在發揮天賦上的大量時間,以及我為這部遊戲和粉絲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種侮辱。」為此,她還寫信反饋給白金工作室製作人神谷英樹。

白金工作室的製作人神谷英樹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回應。在他已經刪除的一條推特里,白金工作室給泰勒的真實報價是1.5萬美元,只不過泰勒要求更多,才導致最終交涉失敗。

泰勒發布視頻後,神谷英樹也發表了回應

這場爭論不難理解。隨著遊戲逐漸取得更好的成績,演員自然想要爭取更多的利潤,無可厚非。只是在買斷制基礎上,配音演員如果已經拿到了額定工資,後續他們究竟能否拿到更多收益,還是看廠商自己的意願。實在談不攏,就一拍兩散。

比如肖恩•奇洛克(Sean Chiplock)曾為《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兩部作品的三位角色配音,每部作品收入均為2000-3000美元。但有的開發商會給出作品的一部分銷售版稅,讓他能賺更多。

而從SAG-AFTRA官網給出的2024年互動媒體協議來看,比起買斷制的普通配音,演員對AI配音則有著更高的話語權。遊戲公司不管把配音演員的聲音放進遊戲里,還是用於訓練AI,最終都需要按標準支付對應日薪。如果要實裝AI生成的配音,他們還得額外再支付一筆與日薪一致的使用費,全部過程都需要徵得演員同意。

換句話說,AI生成的內容也被認為是演員的勞動成果,和配音一樣享受額定工資的待遇,並且如果要用到具體作品中,還得演員點頭。

在該協議中,成本25萬美元以上項目的演員日薪已經達到1023.75美元

這或許正是遊戲公司如今最難接受的部分——付出了比往常更高的成本,卻沒有多少主動權,怎麼使用AI配音最終還得看演員臉色。

而如果把這套框架代入需要長期運營、文本量大的手游和網遊,性價比可能還算不錯,可放到買斷制遊戲中,反倒還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3

這個定價的核心邏輯,和影視行業的3D掃描技術其實有一定相似之處,本質還是藉助增加成本和提高話語權,讓演員在AI領域面對廠商時,有更多的談判空間。

如此一來,AI不僅不會大量削減勞動崗位和演員收入,還會能給玩家帶來更多驚喜。

比如2021年底,《賽博朋克2077》角色維克多的配音演員米沃戈斯特•雷澤克(Miłogost Reczek)因多發性骨髓瘤逝世,無法參演DLC《往日之影》。

為了不讓玩家產生割裂感,CDPR徵得雷澤克家屬同意後,用語音合成軟體Respeecher修改新錄製的台詞,最終調整出了無限接近於雷澤克版本的聲音。如果CDPR之前有機會和雷澤克溝通,備份一套AI配音,想必最終的呈現效果還能更好。

當然,這裡面也依舊有許多函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在生成出來的AI配音,版權歸屬演員還是遊戲公司?版權方是全面禁止大眾使用AI進行二創,還是給出相應的限制標準?AI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後,大量廠商需求是否會逐漸流入頭部市場?

飯要一口一口吃,裡頭的答案也仍舊需要遊戲廠商、工會和演員們一同思考。

可以知道的是,AI未來大機率不會變成演員的全部,就像手工製作和機器生產永遠存在區別。

對一些演員來說,演出過程本身就是一段獨特的人生經歷。在出演亞瑟•摩根之前,羅傑•克拉克只是百老匯的一名臨時演員。閒暇之餘,他當了十幾年調酒師,也做過各種不同的工作補貼家用。直到2013年,他通過R星的試鏡,才終於有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羅傑•克拉克喜歡西部片。但在出演亞瑟•摩根後,他才知道「f*ck」在美國西部時代並不流行,甚至不是常見用語。他也了解到19世紀的美國口語,其實更接近現在的許多英國人和愛爾蘭人。而最讓他高興的是,自己能和幾千名創作者一起努力,打造出驚艷全世界的《荒野大鏢客2》。

AI的更迭發展,罷工的成功與否,可能都不會影響克拉克後續的工作安排。但至少未來某天R星突發奇想,打算製作一個AI版亞瑟摩根,克拉克不會只能說「我的聲音屬於自己,但亞瑟•摩根屬於公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e4d127dcf119836ab7da219a97916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