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患難婚姻成女兒榜樣,女兒也與國外老公準備定居北京

2023-08-14   科技老宅男

原標題:敬一丹:患難婚姻成女兒榜樣,女兒也與國外老公準備定居北京

電視的《焦點訪談》是一檔國民程度很高的節目,主持人敬一丹也以從容溫和的主持風格深受好評。2015年時敬一丹與這檔節目告別,之後焦點訪談雖然依舊在播,但依舊有很多人感到惋惜。

敬一丹出生在幹部家庭,一生跌宕起伏遭遇了不少波折,但她始終保持著不怕苦難的幹勁,才能在一次次打擊中站起來。而她與富商丈夫王梓木逐漸也互相扶持度過了許多難關,兩人感情甚篤,幸福的家庭氛圍對嫁給蘇格蘭小伙的女兒王爾晴也影響巨大。

敬一丹父母都是黑龍江省司法系統的幹部,家裡姐弟四人都被教養的端莊持重。高中畢業之後她去了小興安嶺林區插隊,那時候的她已經在播音方面初露頭角,因為形象端莊嗓音漂亮,被安排到廣播站當播音員。

即使生活苦不堪言,也沒有阻擋她對播音的熱情,她沒有一點幹部子弟嬌生慣養的陋習,在冰天雪地的林區忍受著艱苦的環境,寫稿子寫到手上生凍瘡。

終於她等來了上大學深造的機會,因為四年來的出色表現,她被推薦到北京廣播學院。大學畢業之後又因為在校的優異表現被分配到黑龍江省網民廣播電台,從此走上了正式的職業道路。

敬一丹與丈夫王梓木相識時,對方還不是現在的億萬富翁,他在黑龍江省委黨校當老師。兩人是1979年經同事介紹認識的。王梓木從小就是個有冒險精神、敢嘗試任何事情的人。

王梓木和敬一丹經歷類似,早年下鄉插隊,期間讀了很多歷史學、經濟學著作,高考恢復之後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被推薦入學。

兩人認識之後,相似的年齡和經歷讓兩人有了很多共同語言。再加上兩人個性都比較堅韌,經常互相鼓勵著對方勇攀高峰,這種互相扶持的感情一直貫穿了兩人後來的婚姻。

敬一丹在主持事業上遇到的第一個坎就是英語,同時王梓木也因為外語水平不過關,報考全國研究生考試兩次落榜。兩人戀愛時幾乎沒有什麼花前月下的甜蜜約會,只有一起挑燈夜讀,一邊工作一邊儘可能地抽時間學英語。

敬一丹在省電視台的播音事業剛走上正軌,白天工作非常忙,有兩檔節目要播,每天筋疲力竭的下班之後,還要全周無休的上英語補習課,忙的腳不點地。在他們忙忙碌碌地互相陪伴下,兩人的感情也逐漸趨於穩定,這一對奮進向上的有情人在1981年結婚了。

兩人的努力都沒有白費,王梓木在婚後考取了中央黨校的第一屆研究生。為了能和丈夫一起留京,敬一丹開始考慮到北京去工作。於是1983年,敬一丹在兩年苦讀之後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的研究生。

這對夫妻幾乎在結婚後就是聚少離多的狀態,在北京的研究生生活並不輕鬆,敬一丹幾乎全身心都投入在學習上,期間發表多篇關於節目支持人的論文。

在1985年,敬一丹懷上了兩人的女兒王爾晴,孕期讀書更加辛苦,但是她也沒有放棄,王梓木經常在下班之後來學校照顧妻子。

過了一年,敬一丹終於畢業,留校任教,事實也和家庭的壓力壓得他們夫妻二人幾乎喘不過氣有關。後來她婆婆也來到北京替兩人照顧女兒,這才有所好轉。敬一丹進入電視是在一次調研中,電視領導在工作中發現她能力非常突出,於是調她進電視。

王爾晴四歲的時候,婆婆回到了哈爾濱,敬一丹開始家庭事業兩手抓,一邊要做好高強度的工作,一邊還要注意女兒的日常起居和教育。王爾晴對媽媽的精明強幹印象非常深刻,母親身上那種職業女性雷厲風行的美深深地刺激著她。

王梓木研究生畢業之後成為了公務員,明擺著前途無量的他卻又起了創業的念頭。讓別人來看都說他瘋了,好好的編制不要,拖著整個家庭承擔創業的風險。但敬一丹不理會外面的人怎麼說,兩人相處的這些年,她完全相信自己的丈夫,並且願意全力支持他。

1996年,王梓木創立了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在幾年內就把事業做得風聲水起,用實力證明有幹勁和頭腦的人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創出一片天地。而王梓木也時常提起,能把事業做成功,和妻子背後的支持脫不開關係。

王爾晴耳聞目睹了父母的恩愛和互相扶持,這種幸福堅強的家庭氛圍是她整個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2001年王爾晴初中畢業之後選擇了出國留學,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國外的生活並不輕鬆,但王爾晴承襲了父母的意志力,並不脆弱。她不僅成績優異,考進了國外帝國理工學院,還在讀研期間認識了國外丈夫Nick。

兩人的跨國戀情一開始也令敬一丹夫婦有一些擔憂,但後來小情侶商量著定居北京,敬一丹夫婦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現在王爾晴和尼克已經結婚,兩人的小家庭一如父母一樣,秉持著互相扶持、共求上進的原則,無論對方想做什麼,都會毫無保留的站在對方身後,成為家庭最可靠的保障和後盾。

尤其是敬一丹退休後,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清閒幸福了,敬一丹和丈夫奮鬥了一生,現在過得幸福而精彩!

感謝觀看,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