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不如買銀行股? 透視銀行股分紅「底牌」

2024-09-04     第一財經

[ 具體來看,今年中報季,部分銀行「豪擲千金」進行分紅。據梳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中期分紅金額合計為1902億元,分紅比例均接近30%,成為分紅主力軍。 ]

[ 股份行中,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中期分紅金額也都超過50億元。 ]

隨著半年報披露步入尾聲,平安銀行、滬農商行等11家上市銀行已披露具體中期分紅方案。還有「紅包雨」正在路上。今年江蘇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中報明確,對於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的議案將另行公告。

記者注意到,銀行的分紅規模、分紅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業績「底牌」。業績穩健、資本充足率良好的銀行更願意提高分紅頻次,進行大手筆分紅,而業績表現低迷或資本充足率較低的銀行則在分紅上「精打細算」。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紅也是銀行股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來,由於市場避險情緒走高,高分紅、低估值的銀行股受到各路資金青睞,股價持續上行。近期雖然連續回撤,但多位機構人士認為,銀行股上漲的核心邏輯暫未改變,業績波動較低且高分紅的個股依然是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透視銀行分紅「底牌」

半年報披露已步入尾聲。第一財經記者據Choice數據梳理,截至9月3日,已有平安銀行、滬農商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11家銀行在半年報中披露具體中期分紅方案。江蘇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中報提及,將對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的議案另行公告。

具體來看,今年中報季,部分銀行「豪擲千金」進行分紅。據梳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中期分紅金額合計為1902億元,分紅比例均接近30%,成為分紅主力軍。

股份行中,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中期分紅金額也都超過50億元。其中,民生銀行此前已有6年未進行中期分紅,此次為6年來首次「破冰」。

還有一輪「紅包雨」正在路上。記者注意到,今年江蘇銀行、紫金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分紅方案並未直接在中報內披露,而是稱正在討論中或將另行公告。例如,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2024年中期業績交流會表示,對於中期分紅方案,會根據對招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業務發展要求,以及投資者的意見,進行充分論證和研究。

不過也有銀行分紅金額較少或者不分紅。在已披露分紅方案的銀行中,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的分紅金額分別為47.74億元、15.91億元,分紅比例分別為18.45%、12.77%,相對較低。

此外,目前40餘家上市銀行中,只有11家銀行披露中期分紅方案,6家銀行稱將另行公告,剩餘20餘家銀行暫無分紅進展。

分紅是否慷慨與銀行本身的業績情況息息相關,也成為銀行分紅的「底牌」之一。報告期內業績良好的銀行更傾向於大手筆分紅。

例如,國有大行在銀行股中期分紅中占據絕對主力,分紅比例均接近30%,部分得益於本身業績穩健。記者據財報梳理,今年前6個月,國有六大行整體經營效益保持穩健,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834億元。以此估算,六大行每日盈利約37.54億元。

除國有大行外,部分業績高增的城商行也選擇慷慨分紅。南京銀行披露中期分紅方案,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3.587元人民幣(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37.103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高達32%,在同行業居前。高比例分紅或基於業績底氣。據財報,南京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262.16億元,同比增長7.87%;歸母凈利潤為115.94億元,同比增長8.51%。

而報告期內業績較低迷的銀行則較難進行分紅。以鄭州銀行為例,截至目前該行已經有4年多未進行分紅。該銀行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5.94億元,同比下降22.12%。拉長時間線看,該公司近兩年來凈利潤持續下滑。2022年~2023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22億元、18.50億元,同比下降24.92%、23.62%。

除業績情況外,資本充足率也是制約銀行分紅規模的關鍵。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部分銀行選擇不分紅或者分紅規模較小也有可能是自身資本充足率較低,只能優先考慮滿足上述資本充足率紅線要求。

銀行股還能上車嗎

銀行密集官宣中期分紅計劃,也助推銀行股走高。

8月開始,隨著上市銀行分紅方案密集披露,銀行板塊股價也開始「水漲船高」。Choice數據顯示,8月12日銀行板塊(BK0475)指數還為3150點,8月27日就已攀升至3311點,漲幅接近5.1%。

其中漲勢居前的幾家銀行股分紅比例均較高。在最近一個上漲周期(8月13日~27日)中,滬農商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上漲11.7925%、10.9442%、10%,領漲銀行板塊。上述三家銀行也是中期現金分紅比例居前的「佼佼者」,2024年中期分紅比例分別為33.07%、29.98%、29.97%。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近期的銀行股行情主要基於低估值、高分紅的投資邏輯。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第一財經說,銀行股此前走高主要原因包括兩點。一方面,近期市場避險情緒較高,投資者更傾向於低估值、高股息、業績較為穩定的標的。銀行股就是符合這一特徵的典型代表,因此成為市場避風港。另一方面,監管環境的改善、銀行股的超額收益也為上漲提供有力的支持。

銀行板塊的股息率也一直處於高位。興證策略團隊研報顯示,從一級行業股息率中位數來看,以2024年中報分紅×2/最新市值測算2024年股息率,銀行板塊估算值為5.15%,在各行業中排名第一。

不過近期銀行板塊出現回調。8月28開始,銀行板塊連續多日下跌。3日銀行板塊指數再次下跌1.52%,報收3102點。業內多認為銀行板塊出現回撤與上周的存量房貸有望調降的傳聞相關。

大幅回調下,銀行股還能上車嗎?大多機構仍看好銀行股後續行情。浙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梁鳳潔認為,不排除房貸存量降息,但放開轉按揭機率較小。對銀行基本面影響有限,不影響推薦銀行股的核心邏輯。短期情緒擾動之後,銀行股有望重回無風險利率下降和資產荒驅動的分母端行情。

國信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整體而言,預計在全球局勢明朗之前,前期經濟復甦緩慢,市場增量資金主要來自於保險等低風險偏好機構不會發生實質上的扭轉,因此業績波動較低且高分紅的個股依然是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de17bf25c67cb15c0e16786acc0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