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必大家對於矢野浩二並不陌生,作為一名國外演員,如今已經成為名正言順的「中國女婿」。
而在中國,矢野浩二也是拍了不少的抗戰劇作,其中國外人的形象也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中國待了將近22年的矢野浩二,也是直言已經把中國當成了他第二個故鄉,在此期間,還不忘為中日友好關係做貢獻,不少網友更是坦言:矢野浩二真的是為數不多讓國人喜歡的國外藝人。
自己的同胞不待見他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回國外被毆打的明星矢野浩二?
每次提到矢野浩二,他可能就是為數不多令中國人不反感的國外人了。
被譽為「鬼子專業戶」的他,前後出演了很多抗戰劇中的反派角色,更是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卻因此飽受國外同胞的謾說。
2007年論壇上就有傳聞,稱他回來探親遭到國外同胞的毆打,隨後並發出了一張鼻青臉腫的照片。
雖然不知道這張照片是真是假,但從他個人貼吧上來看,他確實經常受到國外網友的辱說,更是放狠話不讓他回國外。
對此矢野浩二也是哭笑不得,之後也是直說「我演的是國外軍人,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戲劇衝突,只有冷酷和殺戮」。
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電視劇《大刀》的導演曾安慰他說「正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才漸漸改變了中國人對國外人的看法」,就因為這麼一句話,才讓他解開心結。
把中國當成第二故鄉,成為了中國女婿
之前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有好幾次在街上被人認出來,問他是不是國外鬼子,他每次都笑著回應「對,我是國外鬼子」。
路人朋友們也很客觀地誇讚他,不僅演技好,長得還帥。
有時候坐計程車時,司機還不要他的打車錢,還上演了一波安慰話「演壞蛋也挺好呀,我挺喜歡的」。
矢野浩二也因此感受到了中國的溫暖,他常說「雖然國外是我出生的地方,但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2008年,他正式步入綜藝領域,加入了芒果台的王牌綜藝《天天向上》,在其中充當氣氛組。
可好景不長,又因為國際關係緊張,在中國所有工作都進入了停滯狀態,為此他只好返回國外。
但這期間他依舊努力促進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在中日交流博覽會上,他作為執行委員在開幕式中演講,還單獨舉辦了一場個人的脫口秀,因此榮獲「國外外務大臣表彰獎」。
但國外同胞們的做法依然很讓他寒心,在2017年,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喜歡中國,而是他早已當上了中國女婿。
他的老婆是地地道道的重慶姑娘,也是很直率爽朗,2個人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女兒隨媽媽姓,入的也是中國身份,而且他也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浩歌。
而他的戲路也是越來越廣,不再局限於戰爭片,此後開始接觸都市劇,飾演起了中國人,在劇中還當上了霸道總裁。
「口罩期間」他更是捐了13萬口罩,新疆棉花事件,他也是第一個為中國發聲的國外藝人,疫苗出來後,他還呼籲大家一起接種,中國建黨100周年,他也是很用心的祝福中國越來越好。
有人說他只是利用「愛國」這個流量密碼來賺錢,但其實並不是,我們都知道在他低谷時期,是中國給了他經濟上的幫助。
在他走出低谷時,說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要是他連自己的國家也不愛了,我們又怎能相信他愛中國呢?
網友評論
評論1:找了中國媳婦並且生活在中國,就說明他是喜歡中國,愛中國的,但他也沒忘記國外,因為國外有他的媽媽。
評論2:我說一句,正視歷史的人值得尊敬!他在中國的期間確實給中國帶來了很多正能量!!
評論3其實從來都不是討厭哪國人,只是討厭哪國的政府而已,如果長期在某國被那種思想、氛圍影響,人不也變得和政府的思想一樣嘛。
評論4:矢野浩二,雖然不是中國人。但是他的舉動,卻更像一個中國人。50多歲的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中日的友好交流做貢獻。
評論5:他作為外籍藝人,頭一個站出來力挺中國。祖國母親生日的100華誕。他也出現在了慶生典的明星名單上,為中國獻上了他誠摯的祝福。
小編有話說
首先,小編覺得矢野浩二雖然是國外人,但還是願意出面承認自己國家的過錯,還願意為自己和祖輩做過的事情買單。
在其他國外人不願正視歷史的時候,矢野浩二獨樹一幟,不僅承認原來國外侵華中國的往事,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大方的表示「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不得不說,像矢野浩二這樣敢於承認歷史過錯的國外人,真的是為數不多,而他的行動也足以讓中國人為之尊敬。
其次,作為很多90後的回憶,國外演員矢野浩二大家肯定不會陌生。
因為在那一代,除了偶像劇之外,他出演的很多抗戰片也是給我們帶來了很深的印象,更是占據了大多數人的童年和青春。
不過在長久的歷史矛盾中,大家對於國外人的印象已經刻板化了。
而他之後在各種抗戰劇中的國外人形象,也是成功讓中國觀眾打破了原來的固有印象。
總而言之,小編覺得跟國內的一些人相比,他們享受著祖國強大給他們帶來的和平與安穩,卻大肆在公眾平台上為國外發聲,稱讚國外有多好。
而矢野浩二雖然是個國外人,但他的確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而他的一些舉動,也更像是一位中國人,年過半百的他,從來沒有忘記為中日的友好交流做貢獻。
畢竟歷史是不可以遺忘的,我們對於那些能夠正視歷史,並且願意為兩國關係的和平做貢獻的人,也不用太過惡語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