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內江要打造「中國甜食之都」,你能提點建議嗎?

2023-07-15     娛樂挽清愁

原標題:重磅!內江要打造「中國甜食之都」,你能提點建議嗎?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在內江,年味兒里瀰漫著濃濃的甜味——

在市中區龍門鎮「甜源蔗鄉」,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體驗手工製糖,探究內江糖業文化的起源;

資中血橙

在資中縣銀山鎮,一顆顆飽滿圓潤的血橙遠銷泰國,讓「內江甜」走出國門;

在威遠縣鎮西食品集中發展區,黃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多條生產線進入滿負荷運轉狀態,全力迎接春節糖果小吃銷售旺季……

甜味飄香的背後

是內江打造「中國甜食之都」的

甜蜜構想——

無花果飲品生產線

前不久召開的內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深挖甜城文化,打造「中國甜食之都」。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內江將著力構建以「甜品」「甜飲」「甜果」為主體的食品產業體系,鼓勵發展休閒食品、功能飲料、水果精深加工、預製菜等細分產業,創建一批主業鮮明、配套完善的食品產業園區,打造「中國甜食之都」。

打造「中國甜食之都」,內江底氣何在?

從「甜源蔗鄉」沿著沱江向下遊方向驅車5分鐘,即到達龍門鎮龍門村。近來,每天都有成批的甘蔗從這裡運往「甜源蔗鄉」,成為手工製糖體驗區的原材料。

蜜餞

龍門鎮是內江糖業的起源地。1716年,福建商人曾達一從福建引進甘蔗種,在內江大面積推廣種植甘蔗,並辦起了製糖作坊,從此開啟了內江種蔗、製糖的歷史。此後,內江遍種甘蔗,鼎盛時期甘蔗種植面積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左右,糖產量占到四川的70%、全國的48.46%,橘糖和冰糖產量幾乎獨攬全川,內江也因盛產蔗糖和蜜餞而有了「甜城」的美譽。

就連曾在內江短暫工作過的沈從文先生都不吝筆墨:「這地方出糖,所以蜜餞甜得少見。一來招待即是這種甜蜜餞。」

冬瓜蜜餞

甜蜜文化基因,哺育出「甜蜜產業」。

據記載,1985年至1990年,工業門類的40個大類,內江已擁有35個,形成以食品工業為龍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以機械、紡織、化工、冶金、建材為支柱的門類較為齊全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

甘蔗種植基地

時過境遷,當糖廠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甜蜜還融在內江這座城市的骨子裡。

從威遠的「黃老五」花生酥到無花果系列產品,從資中「趙老師」花生酥到資中血橙系列產品,從隆昌的旺旺休閒甜味零食到「內江版」紅牛風味飲料……細數內江甜味食品,各縣(市、區)都有各自的「甜」產業。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55戶規模以上食品飲料工業企業,2022年1-11月完成總產值100.22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65%。全市已建、在建食品專業園區(集中區)5個,產業涵蓋穀物磨製、屠宰及肉類加工、果蔬和堅果加工、糖果巧克力及蜜餞製造、酒類製造、精製茶等11個大類、18個小類。

甜城蔗酒

「糖文化是內江優秀的歷史文化,它彰顯著先輩們幹事創業的奮鬥精神,體現著勞動人民勤勞堅韌的精神內涵,代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甜城』是內江的城市IP、天然品牌,是產業與城市深度融合的歷史見證。」在內江市經信局局長趙永韋看來,深厚的糖文化底蘊和食品產業基礎,正是內江發展甜產業的優勢和底氣。

續寫甜蜜輝煌,內江路在何方?

甜,意味著愉悅和滿足。說到甜食,總能勾起人們對甜蜜生活的嚮往。

無論是無花果的「香甜」、血橙的「酸甜」,還是餅乾、花生酥的「脆甜」,飲料的「甘甜」,都在以不同的風味詮釋著今日「內江甜」。

黃老五花生酥

但在當下人們追求健康的背景下,「低糖」甚至「0糖」食品大行其道,內江的甜食產業路在何方?

前不久,由內江市商務局、內江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甜衛健康」科普沙龍在「甜源蔗鄉」舉行。

「什麼樣的糖才是健康糖?」「內江甜產業如何真正走向全國?」圍繞這兩個核心話題,省、市醫學、科研專家,文化學者及本土糖產業企業代表紛紛拋出觀點。經過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認為,要打破公眾「談糖色變」的觀念,打造內江健康甜標籤,「內江糖」仍然大有可為。

採摘血橙

就在近日,內江市工業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草擬了《內江市發展甜味食品產業 打造「中國甜食之都」實施方案》。針對當代人關心的甜味與健康如何平衡的問題,這份方案特別提到,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支持企業開展全方位、寬領域的食品科學研究,開發綠色、健康、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綠色產品。推動技術賦能,重點支持川菜工業化、食品低脂低鹽低糖控制等領域的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甜」走向「健康甜」。

從曾經的蔗糖產業,到如今的健康甜食,內江的甜產業沿著市場導向,一路向前。

發展「甜蜜產業」,內江意欲何為?

前不久召開的內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吹響了內江打造「中國甜食之都」的號角。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了這一目標。

錨定「中國甜食之都」發展目標,內江已經勾勒出一份美好藍圖——

包裝花生酥

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以甜味食品為核心的食品飲料產業體系,形成特色化、集群化、綠色化、安全化發展模式,產業規模得到顯著提升,產業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甜食之都」得到廣泛認可。

記者從內江市經信局獲悉,目前,內江已成立了發展甜味食品產業打造「中國甜食之都」工作專班,全力推動工作。

收穫甘蔗

立足資源稟賦,接下來,內江將聚焦休閒食品、方便食品、發酵食品、高端飲品、川味調料和配套產業六大方向,構建以「甜果」「甜品」「甜飲」「甜菜」為主體的甜味食品產業體系,實施園區提升、集群打造、企業培育、品牌創建、精準招商、產業聯動、研發升級七大行動,著力做大規模、做強品牌、做優品質,走延鏈補鏈、創新驅動、融合發展之路,推動甜味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可期的是

隨著「甜城」IP的進一步打響

甜城內江會越來越「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bebb83a207c143fe4be46f1f522a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