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王律師,我家的自家房沒有產權證,沒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沒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沒有經過審批農村村民住宅用地......這樣的房屋會不會被當違建拆了?這樣的房屋能拿到補償嗎?我當前要不要補辦手續?交過罰款是不是就是合法的了?要不要打個確權官司?
這樣連珠炮似的發問在諮詢和代理的案件中聽了無數次,相信很多被征拆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並希望得到一個全面的回答,不然真的會寢食難安。
有這些疑問的人是真正擁有規則意識和法治精神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凡是有這些擔心的人都在遵從這樣的邏輯:征拆方是依法徵收、依法拆遷,所以我的宅基地、自家房也應該是合法審批的才行。然而,那些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農村村民住宅用地審批表的村民就真的能順利拿到合理等價的徵收補償嗎?
現實很殘酷,即使拿出一沓子證和手續,征拆方依然可能拿著強拆和拆違的大棒威脅、恐嚇。陳麗芳律師團隊代理的浙江台州洪某家就是這種情況,征拆方在沒有出具任何書面文書的情況下破壞了被徵收人家的門鎖,強行闖入家中,從一樓到四樓砸了個遍;代理的浙江湖州吳某家更是令人咂舌,征拆方直接把吳某關進遷拆辦,強行推倒了吳某有不動產權證的二層樓房。兩個案件律師介入後,都已提起法律程序,且已產生積極效果。
這樣的案例旨在提醒大家,相關徵收部門的征拆邏輯並非嚴謹的依法依規征拆補償,更像是地地道道的做生意思維,即為達壓低征拆成本而不擇手段。如果弄懂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只糾結自家宅基地和建房有沒有批過、有沒有證,因為審批過的、有證的房屋也會被強拆或被拆違。有人會疑問,征拆方真的可以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嗎?
當然不是。征拆方之所以敢這麼做,無外乎是欺負很多人不懂法,第一次碰到徵收拆遷有些懵;地方保護主義作祟,相關部門和領導對一些過激的征遷手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某些人看來這些激進的手段其實是在幫項目「省錢」呢!
遇到這種情況,被征拆人要怎麼做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很簡單!以合法對抗非法,以不變應萬變。
第一,以合法對抗非法是指運用法律和規則對抗征拆方的非法手段,收集好自家用地和建房的相關合法材料,同時審查對方徵收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這裡特彆強調,若征拆方出現過激征遷行為,千萬不要想著以暴制暴,因為有些人正等著你出現這樣的紕漏,一旦被征拆人出現以暴制暴行為,征遷方就徹底掌握了這場博弈的主動權。
第二,以不變應萬變是指無論征遷方使用何種策略和手段,只要補償安置達不到老百姓想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生產生活有保障」,就不簽字、不搬離、不拆房。大多數被征拆人的自建房都凝結幾代人的財富、鄉愁和希望,村民自治下的村落才被有序治理過多少年,凡是講道理的人都會結合歷史背景談徵收拆遷的。
抽絲剝繭講明白了道理,被征遷人就可以照方抓藥了嗎?
不能。這是因為征遷領域千變萬化、錯綜複雜,遇到什麼問題提什麼程序,什麼時候提,都需要專業人士把控。我們見過最搞笑的事是,一個簡單的法院立案,當事人去了立案庭不給立,律師去了二話不說就給立上了,有時候真是選擇大於努力。所以,遇到征遷問題,諮詢一下專業律師真的可以免去很多麻煩,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提高實實在在的補償安置利益。(王天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