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小米汽車大消息!照片、車身參數等也曝光…

2023-11-16   數據寶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11月15日下午,「小米汽車」詞條衝上微博熱搜。

當天,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中,兩款小米牌純電動轎車在列。

據悉,小米首款汽車為純電轎車,型號為SU7和SU7 Max,車長4.997米,兩款車型最大區別在於功率大小,前者電機功率峰值為220KW,後者為275KW,或為高性能版。電池分別為磷酸鐵鋰電池(襄陽弗迪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其中,襄陽弗迪電池隸屬於比亞迪。

公告內容顯示,小米牌純電動轎車產品型號為BJ7000MBEVR2、BJ7000MBEVA1,申報企業名稱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申報生產地址為「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號院」。

記者從天眼查獲悉,11月3日,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第一分公司成立,負責人為雷蘊,經營範圍包括軟體開發、數據處理服務、通訊設備銷售、電子產品銷售等,總公司為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該分公司註冊地址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號院9號樓。

按照現行的法規,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取得兩個資質才能生產銷售:其一,是發改委有關汽車投資企業生產項目的備案,新能源車企需要證明自身的融資能力、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品質保障等多方面實力,得到發改委認可。得到該資質後,企業需要在2年內建設工廠,3年內銷售車輛;其二,是工信部主管的汽車生產企業准入資質,車企需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

今年8月,有消息稱,小米已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批准生產電動汽車。如今再獲得工信部的「造車入場券」,這意味著,小米已經取得汽車生產資質。

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自雷軍宣布小米進軍智能汽車行業以來,小米汽車的動態一直頗受關注。

今年8月有網友表示在烏魯木齊-昌吉城市快速路上偶遇了經過偽裝的四輛小米汽車在路上飛馳。8月19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也現身新疆,發布了一條「測試一下#小米mixfold3#徠卡光學、四攝五焦段」的微博。有細心網友注意到,照片中拉起的橫幅字樣疑似「為小米汽車而戰」。

2023年10月雷軍宣布,小米汽車進展順利,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根據小米公告,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雷軍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是未來10年最寬廣的發展賽道。

在今年10月舉行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澎湃OS作業系統,該系統不僅僅適用於手機等移動設備,還將搭載於小米汽車上。據雷軍介紹,小米澎湃OS基於深度進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統融合,徹底重寫底層架構,為未來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

10月16日,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布研報稱,小米首款汽車預計在2024年發售,出貨量預估5萬-6萬台。

郭明錤在報告中表示,華為新問界M7銷售超預期,象徵著中國電動車市場在製造方面因高度產業分工,競爭焦點已開始轉移至自動駕駛、軟體、營銷與渠道。他認為,這樣的新競爭格局有利於小米進入汽車市場。

他還表示,小米首款車售價將低於30萬元人民幣,關鍵賣點包括自動駕駛、軟體生態、800V快充與動力配置。

小米汽車或將自己生產

從工信部公布的信息看,小米汽車雖然顯示的申報企業名稱為北汽集團,但生產地址卻顯示為小米汽車自建工廠所在地。

記者從百度旗下平台有駕用車百科獲悉,小米汽車工廠建在北京亦莊,位於北京亦莊新城(通州片區)馬駒橋智造基地(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總投資預計630億元。

據了解,小米汽車工廠將會分為兩期來建設,一期和二期的年產能都為15萬輛,工廠正式落地後總產能可以達到30萬輛/年。

在小米汽車工廠建設過程中,公司廣泛招聘整車生產、整車工藝相關人才。小米官網招聘信息顯示,公司在北京地區對汽車車間生產經理、車間安全工程師和精益工程師存在人才需求,在衝壓、壓鑄、壓鑄模具、壓鑄機加工、車身、塗裝、鈑金等汽車整車生產的相關崗位亦有較多用人需求。

此外,小米也在自建汽車銷售渠道,為全國範圍內銷售做好準備。在2023年9月至10月期間,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先後在武漢、深圳、西安、杭州、廣州、上海和蘇州成立子公司,新成立公司的業務範圍覆蓋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業務。

實際上,為了能夠順利進入造車行業,小米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在汽車領域進行了持續的高強度投資。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和順為資本是小米系重要的投資主體。

雷軍控股的順為資本2015年參投蔚來A輪融資,2016年參投蔚來B輪融資,2017年參投小鵬汽車的A+輪融資。同年,順為資本領投智能駕駛初創企業Momenta的A輪融資,並於B輪、C輪和C+融資中給予了持續的支持。

2021年8月,小米全資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動科技),持續增厚智駕感知、定位、規劃、控制等方面的研發能力,深動科技在高精定位、高精地圖和3D場景重建等領域有較為廣泛的布局。

汽車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儘管小米汽車已經獲得生產資質,但目前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日益激烈,初出茅廬的小米汽車是否能夠「分一杯羹」?

廣汽埃安董事會秘書劉飛雷近期表示:「汽車產業正在進入『戰國時代』,資源加速向頭部企業聚焦。」他認為,2023年汽車市場價格戰進入白熱化,市場競爭進入「淘汰賽」階段,未來將形成3-5家一流的頭部企業。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前五大品牌占據了50.1%的市場銷量,預計2030年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銷量。

此前雷軍也曾表示:「當電動車行業進入成熟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並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

除了造車新勢力外,傳統車企也紛紛轉型入局新能源賽道,且在資金實力、造車經驗等方面具備競爭優勢,為造車新勢力提供了一定壓力。

國泰君安的研報指出,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競爭激烈,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產品力快速提升,在未來數年間,高性價比的車型預計將加速上市。價格競爭等因素也可能會造成新車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供應鏈、軟體、用戶、生態、渠道等方面的優勢有助於小米在智能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較其他造車新勢力而言有望更快實現年銷10萬輛且毛利轉正的目標,進而打開千億量級的額外估值空間。但小米造車若要取得成功,將會面臨著早期高昂的研發支出投入、後續銷量提升以及毛利率何時快速地恢復至健康的水平等挑戰。

來源:證券時報官微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何予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