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敷衍港片,只會加速港片衰落的速度
聊《毒舌律師》的時候,我就說過當下香港電影的困境之一,是編劇靈感的枯竭。
當情懷耗盡,題材和劇本卻沒有任何突破時,香港電影靠什麼吸引觀眾。
剛說完沒多久,又一部港片上映,再次驗證了我的觀點。
這次不單是劇本不行,而是一向標榜自己專業的香港電影人,開始擺爛了——
《斷網》
看海報上的宣傳語:「三大影帝,暗網對決」就能看出,這部港片有兩個賣點:
第一是卡司,第二是題材。
說實話,這年頭能在內地上映的港片,主演來來去去就是那一批港片老人。
人均影帝,演技早已得到觀眾的蓋章認可。
新意無非是各種影帝的不同排列組合。
這一次的三影帝,郭富城、林家棟、任達華,根本就沒有宣傳語上說的「對決」。
任達華飾演的角色,幾乎游離於主線之外,也是本片最不能忍的劇情部分,我會放到後面展開來講。
剩下郭富城和林家棟的正邪較量,礙於敷衍的劇本,徹底淪為小孩子過家家的把戲。
至於題材,雖然號稱是國內首部金融網絡犯罪的電影,但看完電影你會發現,這更像是噱頭,內核依然是港片用了幾十年的三板斧套路。
偏偏這用了幾十年的套路,《斷網》還是沒能把一個故事講好,是我沒想到的。
1
《斷網》的故事很簡單。
郭富城飾演的卓家俊,是一名網絡安保公司的技術員。
他以前因為賣病毒軟體坐過牢,現在結了婚有了女兒,決定不再干任何犯法的事。
有能力是好事,但同樣也容易遭壞人惦記。
女兒心臟不好,做過手術休養了三年。
如今到了上學的年齡,但女兒因為太久沒跟社會接觸,導致她在學校面試的時候成績不理想,最終沒被學校錄取。
卓家俊不忍女兒傷心難過,苦苦哀求學校老師可否通融一下。
然後被告知只要掏贊助費就可以,不多,八十萬就行。
剛好,上司陳明志(林家棟 飾)要升他職,並許諾八十萬可以私底下轉給他。
天下不能有免費的午餐。
陳明志是故意挖好坑讓卓家俊跳的。
因為他正在幫一個幕後老大洗錢,需要一個背鍋的。
上一個背鍋的,因為中飽私囊,一家三口被滅了口。
卓家俊戶口多了八十萬,自然被警察孫斌(任達華 飾)盯上。
因為警方早既懷疑之前的幾次大概摸網絡崩潰,是公司里有內鬼在從事洗錢活動。
卓家俊成了警方的唯一突破口。
當卓家俊反應過來後,自己已經身處漩渦之中,自身難保。
而且,家人也隨時會陷入危險。
主角因為某種原因被冤枉,然後在各種艱難的條件下為自己伸冤,最終打敗反派保護家人。
這種模版,在九十年代里的警匪片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次。
不是說不可以套模版,而是你套了模版,故事的邏輯卻是混亂無比,人物角色全程降智。
2
通常情況下,這類商業片,警察勢力一般只是輔助,能力是被弱化的。
主角辦完所有事情,最後警察出來收場就完事了。
但《斷網》已經不是弱化警察了,而是弱智化警察。
你不明白,警察已經開始懷疑公司里有內鬼,但就是不去親自調查。
而是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卓家俊身上。
問題是,警察為什麼可以輕易相信卓家俊是無辜?
首先,帳戶憑空多了八十萬那是板上釘釘的證據,卓家俊自己都解釋不清。
而且,卓家俊有前科,坐過牢。
警方寧願相信一個嫌疑犯,都不相信自己警隊的能力嗎?
那警方里的網絡安全部門都是吃乾飯的?
電影里表現出來的,的確是吃乾飯的,因為他們從頭到尾,什麼都沒有做過。
在卓家俊已經告訴警察陳明志的犯罪行為後。
警方依然不對陳明志做任何背景調查。
但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孫斌就針對公司里其中一個懷疑對象做過背景調查,從而發現了問題。
怎麼現在又不這麼做了呢。
以至於電影最後,卓家俊把陳明志弟弟的照片發給警察,孫斌竟然問這個是誰。
警察對陳明志的情況已經到了一無所知的地步。
一不知道他有個弟弟,二不知道他住哪裡,三不知道應該用什麼理由把他帶回警察局接受調查。
看到這裡我都無語了。
當然,更無語的還是電影的中段部分。
因為在看的過程,你會時刻在追問,警察的腦子都去哪了。
既然警察已經讓卓家俊去搜集犯罪證據,那卓家俊就應該算是警方線人了吧。
線人的行蹤應該要掌握吧,線人的安全應該要保護吧。
但警察就是什麼都不幹,全程靠卓家俊自己單獨行動。
如此重要的犯罪證據,警察竟然讓卓家俊自己送到警察局,難道他們就不能和卓家俊商量一個接頭的地點?
非要讓卓家俊大搖大擺地去警察局,是不是太侮辱反派那邊的智商?
那接下來果然就是出事了啊。
陳明志派人抓走卓家俊的女兒做人質,逼卓家俊就範。
卓家俊沒有拿著證據到警察局,孫斌就認為卓家俊反水,然後要全城通緝他。
但凡他們有人全程盯著卓家俊,都知道他被人抓了。
從而想到肯定是反派在搞事啊。
而且,後來孫斌是在知道卓家俊的女兒被綁架,卻仍然堅持要抓卓家俊的老婆。
難不成警察也需要用卓家俊老婆做人質來威脅他嗎。
九十分鐘里,警察只在辦公室里敲鍵盤,喊口號,一件對查案有貢獻的事都沒做。
最後十分鐘出動抓人,現場都響了好幾槍了,就是找不到陳明志住的地方。
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其實,我在看的時候我還想著為劇情找補。
我在想會不會孫斌是個黑警,早就被反派滲透,所以才什麼都不做。
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
在一部港片里,警察被塑造得如此廢物,還真是第一次見。
3
卓家俊的人設也是本片的一個大問題。
明明是一個碼農,為何有如此爆表的戰鬥力?
他被反派抓上車後,在全車都是殺手的情況下,他還能順利逃脫。
之後的一大段追逐戲,讓我有種看成龍電影的既視感。
這一段戲很突兀,而且跟整個電影的風格完全不搭。
有的也只是對成龍動作的拙劣模仿。
之後卓家俊潛入醫院偷看女兒,在面對一幫警察圍堵,只用一個滅火器就順利逃脫。
再次證明警察真的無能到了極點。
最後卓家俊要找陳明志復仇的情節,在邏輯上講也站不住腳。
本來陳明志也沒為難過卓家俊,抓她女兒也只是威脅卓家俊把活幹完。
完事後就告訴卓家俊女兒的地址了。
講道理,最後卓家俊只需定位出陳明志的位置,然後告訴警察,就已經沒他事了。
他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是趕緊回醫院陪伴做手術的女兒。
而不是先警察一步,跑去找陳明志復仇,伸張正義。
卓家俊做的所有事情,跟他的人設不相符。
相比之下,反派降智的問題,已經可以忽略不提了。
4
最後再說下本片自認為最大的賣點,就是對「數據風暴」進行了視覺化的具象呈現。
但實際呈現的效果卻是簡陋粗糙。
特效水平甚至還停留在零幾年的網大階段。
綠幕摳圖的痕跡比比皆是,從頭到尾都充斥著廉價的質感。
人工智慧、虛擬貨幣、暗網交易,隨便一個主題用一部電影都未必聊得夠深入。
《斷網》把這三個元素全放在一起,單純只是想蹭熱度,並沒有做過多的延伸解讀。
人工智慧的話題,有《流浪地球2》珠玉在前,只有被碾壓的份。
AI 病毒算是一個創新的點,但主創應該自己都沒想好這個這部分劇情應該怎麼寫。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病毒暴走了,會造成全球網絡癱瘓,結果卻只限制在香港地區。
而且這個病毒看著非常厲害,但最後還是被卓家俊一個人搞定了。
格局稍微一大,香港電影的編劇就hold不住了。
《明日戰記》已經是當下香港能夠做到的科幻片天花板了。
看著是人類危機,但其實格局也就那樣。
說到底決定人類命運的,還是辦公室陰謀,這也未免太兒戲了。
暗網的呈現,最開始我挺期待,以為電影要把手伸向現實,觸及那深藏海底的冰山。
結果電影對這部分劇情的處理,只有賽博朋克式的視覺呈現。
只見奇觀,不見表達。
END
《斷網》的前半部分,試圖塑造網絡世界的奇觀,但奈何想像力匱乏,最終呈現的效果顯得十分粗製濫造。
電影的後半段部分又變回了傳統的警匪動作片模式,但劇情上的漏洞百出,很難讓觀眾對片子的人物共情。
想要在傳統的港片里做創新,我能理解。
但主創們的能力卻配不上野心也是事實。
你可以沒有能力,但起碼有真誠吧。
但《斷網》充斥著大銀幕的只有敷衍。
一個事實,或許某些香港電影人還不明白。
香港電影已經不再是華語電影的風向標了。
光有幾個明星隨便演一演就能大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現在本來一年裡能在內地院線看到的港片就不多。
如果都是這種敷衍港片,只會加速港片衰落的速度。
有時候覺得,悲哀的不是香港電影的衰落,是我們不再談論香港電影。
到那個時候,香港電影就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