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長慶派出所辦證窗口,輔警在為個人資料不全的老人查找原始檔案,做到讓老人「最多跑一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這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一大顯著優勢。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價值本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做好公安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人民為中心,也是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的初心。換補領身份證無需在戶籍地和居住地來回奔波、戶口登記不再有門檻、加快取消「奇葩證明」、出入境更加便捷……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圍繞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推出一系列利民便民新措施,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質量和水平,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讓人民群眾有滿滿獲得感。
盡心聚心,用腳板跑出溫暖
8月31日,82歲的陳奶奶來到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分局鸚鵡派出所鋼管社區警務室,諮詢她和老伴落戶事宜。兩位老人遷入社區兩年多來,因行動不便一直未能落戶。了解情況後,社區民警幫助老人代辦了落戶手續並送證上門,陳奶奶握著民警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如今,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大山深處,民警為群眾送身份證、戶口簿,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派出所直接服務人民群眾,承擔著公安機關70%以上的案事件辦理任務,工作成效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不安全、方便不方便。
「做群眾工作要常態化,走得進家門、坐得下板凳、聊得了家常、建得了感情。」浙江省諸暨市公安局新聞宣傳科科長吳嘉軍曾任楓橋派出所教導員,他說自己從一名普通民警成長為教導員,靠的就是把群眾工作做到家,把「楓橋經驗」的精髓融入社區警務中。
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算井子邊境派出所地處巴丹吉林沙漠,位於中蒙邊境,轄區面積9400平方公里,邊境線長41公里多,但常住牧民只有百人。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派出所民警擔當著郵遞員、售貨員、理髮員、放牧員、醫務員等多種角色:外出給牧民捎東西;在所里辦臨時商店方便牧民購買生活必需品;牧民忙的時候幫助放牧、剪羊毛駝毛……40餘年來,算井子邊境派出所始終全心全意服務牧民,被當地牧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派出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區分局紅廟子派出所位置偏僻,乘坐公交車到達終點後還有近1公里路程。民警就在公交站開通便民服務車,專門接送辦事的群眾。「群眾的事無小事,只有把群眾當親人,解決他們的急事、難事,才能得到信任和支持。」紅廟子派出所民警買買提艾力·艾再孜說。買買提艾力·艾再孜曾跑前跑後忙了兩個月,給轄區居民古某收養的女兒小艾辦理落戶手續,讓孩子順利入學;還長期幫扶生活困難的田某一家,讓他們克服困難勇敢面對生活。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廣大派出所民警堅守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用腳板跑出了溫度,架起了警民「連心橋」。
用心聚力,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辦理過程非常簡單,速度特別快。」不久前,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一名準備外出旅遊的市民到了機場才發現忘帶身份證了。他趕緊來到航站區派出所,不到一分鐘時間就辦好了臨時乘機身份證明。
老百姓關注什麼、期盼什麼,派出所工作就緊抓什麼、推進什麼。改革窗口服務,推行審批服務集中辦理,整合窗口資源,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一次辦、馬上辦」,實現「最多跑一次」,是廣大群眾的迫切期待,更是公安工作的不懈追求。
在浙江,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公安機關大力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就近辦理」,建成「多窗合一」派出所200餘個,實現派出所可同時辦理戶籍、出入境、交管、流動人口管理業務。
在黑龍江,公安機關圍繞簡政放權、流程再造、優化服務等環節,開通代辦、捎辦、留辦業務,視情實行「先辦理、後補件」,及時向辦事群眾說明事件辦理情況,讓辦事群眾「知道去哪辦、應該往哪走」,保證群眾辦事「人不碰壁、事不落空」。
一項項務實舉措,致力織密服務網絡、縮短服務半徑、減少群眾路途往返;一項項實招真招,將便民服務觸角延伸到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貼心聚智,堅持做到「服務不缺位」
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區分局長慶派出所轄區老小區多,老年人也不少。多年來,長慶派出所堅持在節假日開展「長假照看」。最近,這項便民舉措有了「升級版」:居民添加民警的微信號,有事發語音就行;家門口裝上高清的監控,再也不怕小偷惦記了。這些舉措,受到轄區居民的好評。
改革促發展,創新為民生。在貴州,公安機關打造線上線下結合、人工服務與機器智能互補的公安政務服務體系,通過全省統一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台」,形成了網上預審預約、窗口一次辦結的業務服務模式;
在陝西,公安機關推進落實「網際網路+治安服務」,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108項治安業務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網上辦理治安業務573萬人次;
在廣東,公安機關依託省政府「粵省事」平台推出的300項公安政務服務深得民心,其中治安戶政服務事項51項,群眾隨時隨地用手機就能進行電子身份認證、申請政務服務和辦理電子證照,71%以上服務事項實現「零跑動」,群眾辦事填表減少54.6%、材料減少44.2%、成本減少80%;
「再也不用為了辦身份證跑回老家了」「困擾我多年的戶口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群眾的好評,是對公安機關工作的最大認可。
如今,各地公安機關全力推進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已從點上的「盆景」變成了面上的亮麗「風景」,從一地的「金名片」變成了各地的「傳家寶」,人民群眾也有了滿滿的獲得感。
來源:人民公安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