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極一時到「銷聲匿跡」,「牧羊女」丁嵐經歷了什麼?

2022-09-01     王珍一的自留地

原標題:從紅極一時到「銷聲匿跡」,「牧羊女」丁嵐經歷了什麼?

文 | 凡不凡

編輯 | 孫大聖

「古偶片」的崛起,斷了武俠片的後路。

觀眾都在看臉說話,以至於近十年里,娛樂圈再也沒有新的打星出現。

男演員倒還好,至少還有吳京、張晉、吳越等「二代打星」撐著。但女演員裡面,確實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除非,時間能倒退二三十年。

三十年前的華語市場,功夫片占絕對的大頭,也因此誕生了不少漂亮又兇悍的女打星。

比如香港的楊紫瓊、鄭佩佩,台灣的楊麗菁,以及內地的丁嵐。

而其中,丁嵐是最可惜的一位。

原本,丁嵐是最有可能成為「功夫皇后」的人選,但她卻選擇在巔峰時移民新加坡,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後來她又回國發展,卻在不久後退出娛樂圈,轉行下了海,經了商。

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有漲有落、有起有伏。

只是不知道每當午夜夢回,她又是否曾後悔過?

01

1964年,丁嵐出生於河南鄭州。

她從小長相乖巧,平時又愛好文藝,因此在9歲時,她便被家裡送去學習音樂和舞蹈。

11歲那年,丁嵐考入河南省歌舞團舞蹈訓練班,並於一年後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演員班,轉而學習表演。

戲曲學校是五年制,五年時間裡,丁嵐從一開始的小配角,慢慢成為學校的小花旦,撐起了不少劇目的演出。

五年後,從戲校畢業的丁嵐先是被分配到河南省話劇院,然後又被調到了北影廠。

在此期間,丁嵐已經在《紅燈記》《打金枝》等豫劇中擔任過主角,也憑藉著話劇《十五樁離婚案的調查剖析》《十五的月亮》在圈內闖出了一定的名聲。

同時,這也是她後來能成為《少林寺》女主角的原因之一。

1981年,香港導演陳文接長城公司授意,組織了一群動作演員去少林寺拍電影,結果卻令人不甚滿意。

緊接著,內地導演張鑫炎臨危受命,推翻《少林寺》前導演陳文的全部素材,開始重新挑選演員。

最終,張鑫炎在一批「武林高手」中挑選出了全能武術五冠王李連杰、河南豫劇刀馬旦新秀丁嵐、雙手劍王於承惠、螳螂拳高手于海、禿頭鷹爪計春華、金刀醉棍孫建魁等18人,戲稱「十八羅漢」。

而這些人中,丁嵐則是唯一的「女羅漢」。

據說選角時,李連杰是張鑫炎一早就定好的,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地落實一大半。

但對於和尚堆里唯一一個「女施主」的選擇,張鑫炎卻犯了難。

選武術冠軍,形象不過關;選漂亮的女演員,又怕沒有武術功底。

後來還是河南京劇院武術教頭給張鑫炎推薦了丁嵐,說她外表清秀靚麗,又有一定的戲劇武術功底。

於是張鑫炎把丁嵐找來一見,果然如教頭所說,所以立馬就敲定她為牧羊女「白無暇」的最終人選。

1982年,《少林寺》全國上映,觀眾好評如潮,並最終以平均兩毛的票價取得1.6億票房,總觀影人次達到了5億之數。

據說在當時,由李連杰主演的覺遠和尚還帶動了一波「少林學武」的熱潮,後來成名的王寶強便「深受其害」。

而由丁嵐飾演的「白無暇」,也因一首《牧羊曲》的加持,讓無數昔日少年為之心神蕩漾。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覺遠和白無暇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02

《少林寺》結局的時候,戒師對著覺遠宣講著「八條戒律」。

戒殺、戒盜、戒酒、戒妄語……

念到戒欲時,法師問道:「盡形壽不淫慾,汝今能持否?」

覺遠答道:「能持」。

短短兩個字,便註定了他和白無暇的結局。

後來又有人將戲劇延伸到現實,傳起了李連杰和丁嵐的緋聞。

甚至有人說丁嵐曾向李連杰表白過,但遭到了對方的無情拒絕。

不過對於這些傳聞,當事人的口徑並不如此。

很多年以後,李連杰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談起丁嵐。

李連杰說,拍《少林寺》那年他才17歲,丁嵐還比他小一歲,根本想不到那麼多。

而且以當時的社會風氣,男生和女生之間,都是躲得遠遠的。不光是他會避開丁嵐,劇組的大老爺也會避開。

所以他們除了拍戲,私下根本沒有交流。

更何況,李連杰的身邊還守著個師姐黃秋燕。

1983年,張鑫炎再拍《少林小子》,男女主角繼續啟用李連杰和丁嵐,而李連杰又將黃秋燕推薦了進來,飾演電影的女二號。

拍完這部电影後,丁嵐便和李連杰分道揚鑣。

李連杰前往香港發展,他娶了師姐黃秋燕,但又在成名後拋棄對方,轉而跟大美女利智走到了一起。

而丁嵐則留在內地,穩紮穩打地拍著「武俠片」,並且博出了一個「俠女專業戶」的稱號。

她可以是《少林俗家弟子》中的彩霞,也可以是《俠女十三妹》中的十三妹,又或者是《東陵大盜》中的沈作虹。

丁嵐雖然看起來很單薄,但她有著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武術功底,而這也是導演們心目中古代俠女該有的樣子。

不過,丁嵐卻不願意被固定的戲路困住自己,她也一直在嘗試走出舒適區。

比如後來在《抬花轎》《紅樓夢》《欲焚》等影視劇中的出演,丁嵐都有著非常顛覆性的改變。

只是誰都沒想到,1991年丁嵐做出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03

1991年初,丁嵐接受媒體採訪,講述了她近2年的生活。

她說她有將近兩年時間沒有拍戲了。

每天就是上街買菜,聽音樂看書,有時一連幾天都不會出門。

丁嵐很享受這種生活,離開了劇組的嘈雜,也不用再去吃每天一樣的盒飯,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除此以外,她還低調地結了婚,愛人是圈外人,事業有成。丁嵐說:「跟他在一起,我感到無比的舒暢。」

最後,丁嵐表示希望自己在藝術上再攀一次高峰,並且她已經做好了這種準備和勇氣。

後來採訪見報,觀眾都以為丁嵐休整之後快回來了拍戲了,卻不料她所說的藝術高峰並不是打算在國內完成,而是在新加坡。

1991年7月,丁嵐與新加坡廣播局完成簽約,並加入新加坡籍,做了全職演員。

一時間,輿論譁然一片。

甚至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為什麼會在事業巔峰期選擇遠走他鄉,跑去新加坡發展?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難猜,當年有很多明星成名後都選擇加入外籍,而新加坡作為海外華人聚集最多的聚集地,則自然是其中的首選。

只不過那時的丁嵐不會想到,她去新加坡發展,會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個錯誤決定。

其實在新加坡做演員,不會有什麼水土不服。

比如丁嵐剛去那會,新加坡電視台播的都是《一代天驕》《戀曲1991》《妙探智多星》《執法先鋒》這類電視劇。

不光起名字跟國內差不多,就連很多劇情都是照著港片抄作業。

另外劇組裡的工作人員大都是華人,互相之間也是用普通話交流,不存在語言障礙。

但最大的問題是,丁嵐在新加坡的群眾基礎不夠高,當不了女主角。

丁嵐剛簽約的時候,新加坡廣播局還利用媒體造勢,盛讚其為「中國武后」。

但這波熱度一結束,丁嵐就被冷落了起來,關注度也越來越少。

當然,以丁嵐的樣貌和身手,她還不至於無戲可怕。只是對比國內的一線演員待遇,她還是產生了不小的落差感。

而更加讓丁嵐感到難過的是,曾經讓她相處起來無比舒暢的丈夫也在這期間離開了她。

試想一下,一個女人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獨自打拚,事業不成功,唯一的依靠也離開了她。

那種心情,該會是何等悲涼?

但彼時的丁嵐合約在身,又不能說回國就回國,只好硬著頭皮,死撐了下去。

直到2001年,丁嵐和新加坡廣播局解除合作關係,恢復自由身的她這才回到了中國。

04

從1991年到2001年,整整十年時間,丁嵐的演藝一途始終在退步的狀態。

也是這十年,曾經與她有過合作或是齊名的演員抓住了機會,奠定了他們在娛樂圈的地位。

1991年,李連杰在徐克的邀請下主演動作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最終該電影狂攬2967萬港元的票房,李連杰憑藉該電影迎來演藝事業的轉折點,繼而闖下了「功夫皇帝」的稱號。

同期,兩個不同時代的「打女」鄭佩佩和楊紫瓊相繼復出,前者穩固了自己「第一打女」的稱號,後者則沖向好萊塢,成為第一位走出亞洲的「華人女打星」。

也不知道這時候,丁嵐看到自己與他們的差距,會不會產生一絲落寞呢?

可能是自知跟不上國內娛樂圈的變遷節奏,所以丁嵐回國後,也並沒有復出拍戲,而是下海做起了生意。

好在這一次,丁嵐終於選對了賽道。

她用這些年拍戲攢下來的積蓄成立了一家家庭精品公司,該公司業務遍及中國、澳洲等地,如今的丁嵐更是已積累上億財富。

只是在感情問題上,如今57歲的她卻再也沒有了後續。

丁嵐曾說,她是一個對待感情很嚴肅、真誠的人,而感情不能與藝術混為一談。

而這也就解釋了她為何沒有再找伴侶,可能是因為她再沒遇到那個讓她「無比舒暢」的人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93fc1e0bf26d2f62f3c1b867f5681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