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業mes的運行是建立在整個核心業務流程基礎之上的。mes定期從整車廠供應鏈系統獲得給予EDI標準的客戶訂單數據。mes得到訂單管理模塊首先會對訂單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然後再對訂單數據進行優化,最終產生生產計劃。
為了監控整個生產流程,在生產計劃產生後,MES依次為每個車身份配唯一標識代碼——車輛識別代碼(VIN)。VIN碼一般採用條碼方式進行標識,為每張訂單列印識別條碼,並在整車生產流程卡上粘貼該條碼。整車生產流程卡與VIN碼在焊裝車間被安置在車身上,用來跟蹤車輛的實際位置和生產進程。另外,整車出廠後產品追溯主要是通過VIN碼進行。
同時,MES還會列印出整車裝配清單,包含該訂單的主要零件裝配信息,用於指導相關工位裝配。整車裝配清單將粘貼在發動機艙蓋上。整車製造企業由於法律規定,對於涉及整車安全的零部件信息,必須要保留至少15年。因此,在整車裝配過程中都需要記錄相關的零部件信息,並和VIN碼、訂單識別號綁定。整車廠在規定的零部件編碼原則基礎上,自定義零部件編碼,用於整車的產品質量追溯。
在焊裝車間、塗裝車間與總裝車間,MES按工藝流程順序設立對應的數據採集點(DCP)。當車輛順序經過現場DCP時,在每個數據採集點,通過掃描或人工方式採集相關數據信息,MES會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需求分析,向零部件供應商發出供貨請求。同時,谷器MES對各方面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後,向底層的設備控制系統發送控制指令,控制生產流水線的生產內容與進度。在生產現場,谷器MES根據採集的訂單號在現場點顯示車輛信息數據,由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相關數據的輸入、處理、輸出,完成現場車輛的生產操作、現場狀態監控與異常處理和其他現場操作流程。相關的生產過程數據存入MES的資料庫,後台可實時跟蹤不同車間車輛的生產狀況。
例如,當車輛經過總裝車間的數據採集點後,MES會得到車輛過點信息,在對採集數據進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要求總裝車間的清單印表機列印出總裝清單。在整個過程中,MES會根據獲得的各個車間的庫存數據進行需求分析。當發現庫存不足時,MES會向位於整車廠周邊的中儲倉庫和零部件供應商發出供貨請求。當車輛流經車門、儀裝、底盤等裝配線時,MES則會要求相應的印表機列印出裝配清單,一線工人據此進行裝配作業。在整車裝配完成報交點,MES會對車輛的整體裝配情況進行出廠前檢查,以驗證車輛是否按照訂單數據的要求生產。對那些不符合訂單數據要求的車輛進行返修。對於合格車輛,MES負責列印合格證、油耗、免檢單等證書。經過驗證的訂單數據會經MES進行歸檔,並通過EDI系統發至ERP的銷售訂單系統。MES通過位於停車場的數據採集點記錄車輛的庫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