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屢創新高 如何把握降息周期下的投資機遇?

2024-08-18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黃金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8月17日,倫敦金現價為2506.96美元/盎司,漲幅2.06%;COMEX黃金價格為2546.2美元/盎司,漲幅2.16%;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主連價格574.64元/克,上漲1.33%。

回顧黃金價格的走勢,自今年3月份以來,黃金市場經歷了強勁的上漲勢頭。3月6日,黃金價格創出了歷史新高,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迅速突破了2200美元、2300美元、240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在4月中旬到7月這段時間裡,黃金價格在2300美元—2400美元區間內進行了盤整,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平台期。然而,進入7月底之後,黃金價格再度加速上漲,並在8月初突破了2500美元的關鍵價位。

8月16日,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2024恆友匯嘉年華上表示,多因素共同推動黃金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富裕的投資者助推黃金需求激增,現在的投資組合比2023年前更為多元化。2024年上半年,黃金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大類資產之一。

宗良表示,從長期資產價格運行的視角來看黃金價格,在全球央行持續「去美元化」、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未來金價上行動力依然較強。考慮到美聯儲降息預期的下調,以及目前金價有所上漲的現狀,預計短期內金價波動或將加大。

黃金周期尚未走完

黃金是近年表現較好的投資標的之一。2020年至今,黃金價格正經歷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第三輪上漲周期。

恆友匯發布的《2024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下稱《指引》)顯示,從長周期視角來看,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黃金經歷了三輪明顯上漲的周期。

第一輪是1971年—1980年期間,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從1971年初的37美元/盎司左右上漲至1980年9月的710美元/盎司的高位,上漲了18倍多。第二輪金價上漲周期是在2002年—2011年期間,在網際網路泡沫、全球金融危機、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驅動下,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從2002年初的278美元/盎司左右上漲到2011年9月的1895美元/盎司,共上漲5.8倍。2020年至今,黃金價格正經歷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第三輪上漲周期。

來源:《2024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資產配置策略指引》

宗良表示,從歷史規律看,黃金的周期持續時間往往較長,前兩輪均經歷了約10年的上漲期,本輪金價上漲自2020年起已走過4年時間,預計仍未走完。隨著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高利率效應滯後顯現,通脹上行動能減弱,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將轉向寬鬆周期。市場「搶跑」美聯儲降息預期,推動金價提前上漲。從歷史上美聯儲降息前黃金市場表現來看,在降息前6個月左右黃金市場往往會出現較好的表現。

宗良表示,從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上看,近年來地緣衝突不斷升級,2024年全球進入「超級選舉年」,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屢次出現升級跡象。在此背景下,黃金價格受市場避險情緒支撐呈現較快上漲,而金融市場炒作投機也加劇放大了黃金價格漲幅。

宗良表示,從新興因素來看,央行增持黃金、中國市場黃金需求上漲等因素成為本輪金價漲幅超市場預期的重要助力。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全球央行凈購金量分別為1082噸和1037噸,分別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第二高。全球央行持續加大黃金儲備是出於尋求金融安全、去美元化等因素的考慮。同時中國市場黃金需求大幅上漲成為全球最大金飾消費國。近兩年,中國股票市場持續低位震盪,疊加利率不斷下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使得黃金市場的投資價值凸顯,越來越多消費者將目光轉向購買黃金。除黃金飾品外,中國市場對金條、金幣的需求也在明顯增加,對黃金ETF的投資熱度也明顯上漲。

《指引》提出,從長期資產價格的角度來看,黃金價格在全球央行持續「去美元化」、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共同作用下,預計未來仍將保持較強的上漲動力。特別是在美元加息周期結束到降息周期開始的過渡期間,黃金的上漲趨勢可能會再次顯現,這可能成為下半年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然而,即便在上漲周期內,黃金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可能較大。考慮到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的下調以及目前黃金價格可能已超漲的現狀,預計短期內黃金價格的波動可能會加劇。

8月13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布分析報告指出,預計到2025年中期,黃金價格將達到每盎司2700美元。此前,該機構曾多次表示持續看好黃金市場,並預測到2024年底,金價可能上升至每盎司2600美元,隨後在2025年6月進一步上漲至每盎司2700美元。

CIO認為,黃金是一種有效的避險資產,可以用來對沖地緣政治風險、通貨膨脹以及過度財政赤字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除了建議適度配置黃金資產之外,CIO還推薦投資者通過增加相關性較低的另類投資來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比如私募市場和對沖基金的投資。這樣的策略有助於降低整體投資風險並提高潛在收益。

為降息做好準備

利率下行已經成為2024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主導趨勢之一,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也已經開始降息周期。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壓力減輕,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已經開始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

宗良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全球流動性迎來拐點。目前,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和歐洲中央銀行都已經暫停了提高利率的措施。展望未來,美聯儲預計將持謹慎態度。2024年下半年至少有一次降息,首次調整可能發生在今年9月。中國央行將繼續堅持「以我為主」,維持貨幣政策的相對寬鬆,以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中美貨幣政策將從分化中趨於收斂。

全球降息趨勢已經展開。瑞士央行在2024年3月率先降息,並在6月再次下調利率。隨後,瑞典、加拿大和歐洲中央銀行也相繼加入了降息的行列。宗良表示,預計2024年下半年歐洲央行將降息1—2次,具體路徑受到通脹走向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的制約;日本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通脹持續上行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根據一項近期的調查,大多數受訪經濟學家預測日本央行將在9月之前調整購債規模。

隨著中央銀行開始降息,當前的現金回報率預計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這意味著持有現金、貨幣市場基金或即將到期的定期存款的投資者需要尋找替代方案來管理和投資他們的流動資金。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需要重新評估投資策略,並尋找能夠提供更高回報的投資渠道。通過構建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同時,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

CIO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將優質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作為現金配置的目標。CIO預測,在年底前,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可能會下降到3.85%,並且到2025年3月可能進一步降至3.5%。這一預期是基於對美國財政政策和財政赤字的擔憂,這些因素可能會對中長期債券構成風險,因此CIO更看好距離到期日在10年以內的中長期債券。

對於全球股票市場,CIO建議,隨著利率的逐步下降,投資者可以關注與利率掛鉤的股票,特別是歐元區的中小盤股、消費品板塊,以及精選的美國房地產股和英國市場的股票。這些建議反映了對不同市場板塊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的相對價值和潛力的評估。

《指引》提出,在美元進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全球資產將面臨新的機遇,特別是A股市場可能會受益於美元流動性的增加,從而帶來估值上的提升。鑒於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跌,市場風險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釋放。無論是從橫向比較、歷史縱向比較,還是從股債性價比角度來看,A股的估值都處於一個周期性的、歷史性的絕對低位,這為全球資金提供了配置布局的良機。然而,經濟的恢復預計會是一個充滿曲折的過程,短期內投資者情緒可能仍然偏向悲觀,A股市場在多空博弈中可能會呈現出較為複雜的態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8adce7a09b86f339102468bc3d8ba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