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時,身體一旦出現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2024-05-04   上海楊浦

原標題:晚上睡覺時,身體一旦出現4種異常,可能是疾病預警

迷迷糊糊快要睡著時

身體突然「抖一下」

甚至被自己嚇醒了

是大腦怕你死了嗎?

還是生病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睡覺總被「抖醒」 ?

小心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

睡覺時腳突然蹬了一下,這個情況容易發生在剛入睡的時候,也稱為入睡抽動,或者睡眠前肌陣攣。睡眠驚跳的發生會導致患者的覺醒,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肌肉顫搐,通常發生在入睡和淺睡期,表現為身體猛然一抖,往往還伴隨跌倒或踏空的感覺,並會導致驚醒。美國睡眠協會指出,大約有70%的人,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入睡抽動,其中10%的人每天都會經歷一次。睡覺時偶爾抖一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但如果「入睡抽動」頻繁出現,需警惕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

精神緊張、壓力大或患有焦慮症,容易出現睡眠抽動;

缺鈣時,肌肉、神經興奮性亢進,容易痙攣或抽搐,出現猛抖一下或抽筋;

不寧腿綜合徵會導致夜晚入睡時雙腿不安地抽動;

大腦受傷、腦部疾病也可能會引起臨睡肌抽躍,伴隨頭痛、頭暈、噁心時,應儘快去醫院就診。

建議規律作息,睡覺時舒展身體,儘量避免趴著睡、蜷著睡;進行放鬆訓練、深呼吸、瑜伽等身體和心理的放鬆技巧,釋放壓力,放鬆身心,並在睡前伸展肌肉,釋放疲憊;適當的補鈣,並注意飲食的合理性,保持營養均衡能減少入睡抽動的發生。

睡覺時頻繁

出現這3種表現,也要當心

流口水、磨牙、「鬼壓床」等情況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大部分人往往覺得這些是小問題,但這也可能預示著身體里的一些變化,需引起重視。

1、睡覺流口水

睡覺時流口水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如果長期睡覺流口水,還需注意可能是疾病所致。

口腔衛生不良,齲齒、牙周疾病等口腔疾病會促進唾液分泌,導致流口水。

前牙畸形,尤其是「齙牙」患者,上下唇常自然分開,易導致睡覺流口水。

慢性鼻炎、鼻竇炎等鼻腔有問題的人群,會通過口腔來呼吸,張嘴呼吸,唾液易流出口腔,出現流口水的現象。

面神經麻痹導致的面癱,也會出現一側流口水的情況。

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中風危險因素的老年人,經常流口水還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若同時伴有頭暈、頭痛、口角歪斜、一側肢體麻木等症狀,要趕緊去醫院。

2、睡覺磨牙

磨牙症是牙在無意識狀態下承受一定強度咬合力的同時,下頜做一定節律的運動或表現較多運動傾向的現象。睡覺時磨牙可能是神經緊張、牙齒咬合位置不好、消化道不適等導致。神經緊張通常會導致咀嚼肌的張力增高,睡覺時出現不自覺摩擦。

通常是由於生活、學習壓力較大所致,建議適當休息,舒緩壓力以減少磨牙;牙齒咬合位置不好會導致口腔不適,睡覺時會自主摩擦,以磨去較突出的地方促進咬合,可能造成反覆的牙齦炎、牙齦出血等症狀。建議及時矯正治療,如佩戴矯治器等;消化道不適可能是由於腹部不適刺激到神經,導致口腔活動引起磨牙,一般還可伴有腹痛、腹脹等。建議平時規律飲食,不要吃太過刺激性的食物。

如果一直磨牙,建議引起重視。磨牙會對牙齒有比較大的影響,是不正常的磨損,會導致牙齒的磨損比較嚴重、牙冠變短,有的僅為正常牙冠長度的1/2,就會容易出現牙本質過敏症、牙髓炎、根尖周炎,對患者的心理、生活和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3、經常「鬼壓床」

明明很清醒,但就是感覺被什麼東西緊緊壓住。既發不出聲音,也無法動彈,拚命掙扎著醒來後感到全身很累,事後想起來依然會覺得脊背發涼。民間把這種現象稱為「鬼壓床」,在醫學上叫「睡眠癱瘓症」,是一種睡眠障礙,對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影響,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偶爾發生不必過於擔心。

但若經常發生,也不能忽視。睡覺時枕頭太高、睡覺喜歡把兩隻手放在胸口、身心過度勞累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易出現「鬼壓床」症狀。如,把手放胸口或是蓋的被子太厚,易導致胸悶氣短,從而產生鬼壓床的感覺;過度勞累人群容易產生四肢無力症狀,導致睡覺時出現動彈不得的感覺;心血管疾病人群,體內供血不足,致使血流不暢,進而在睡覺時出現四肢麻木的表現。此外,還有人出現「鬼壓床」症狀,是因心理壓力過大、精神過度緊張、失眠焦慮、經常熬夜造成的。

建議經常遭遇「鬼壓床」的人養成規律良好的作息,學會勞逸結合,有壓力過大表現應該及時釋放壓力,身體保持輕鬆狀態。若「鬼壓床」的現象發生得特別頻繁,建議積極檢查有無心血管系統疾病、哮喘疾病等。

編輯:李玲

資料:健康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