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完美」的建築師婚禮是怎樣的?

2022-10-11     UniDesignLab

原標題:一場「完美」的建築師婚禮是怎樣的?

你有沒有幻想過你婚禮是什麼樣子的?

我以前幻想的婚禮不是那種精緻奢華的世紀婚禮,而是像撒貝寧的婚禮那樣,低調的在一個小公園裡,只請了少數親近的親朋好友們,但是又很親近自然,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

在我參加的為數不多的婚禮中,有一些我不太喜歡的點,就是婚禮來賓其實跟新人大多不太熟,可能是父母的朋友,或者只是關係泛泛的同事等,大家來參加可能是出於禮貌,禮貌的觀禮、禮貌的吃飯、甚至禮貌的打包香煙或者酒水飲料,禮貌的出個份子錢。新人忙碌了一天,似乎只是完成一個交待,談不上快樂或者不快樂。

我理想的婚禮,是真正的了解的親朋好友的參與,是一場用心的大party,是真正的愛對方而不是到了該結婚的年紀隨意的選擇。

然後我的一對朋友先實現了,甚至用心程度比我曾經幻想中的還要美好。

一 選址

同里古鎮

首先這場婚禮選在了同里古鎮,對於古鎮我去的不多,因為大多的古鎮商業氛圍太濃厚了,且千篇一律,買的吃的和紀念品也一樣,沒有什麼特色。

之前陪長輩去過烏鎮,烏鎮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純商業的,裡面沒有原住民,所以可以關掉大部分店鋪專門給你營造淳樸靜謐的古鎮感,然後通過話劇節等的營造,自有它的成功之處。

同里古鎮剛好相反,來了才發現這裡挺原生態的,原住民很多,很多人就生活在這裡。進景區的時候大門大大敞開著,旁邊有遊客檢票的閘機顯得很不突出,我還在想我難道可以大搖大擺走進去嗎,工作人員就攔住我到旁邊走遊客通道。我好奇問怎麼區分遊客和居民的,工作人員說其實很容易。

當時簡單逛了逛古鎮,真的挺有氛圍的,周末人也不太多。

也會有景點該有的遊船,但是人不多,挺靜謐的。

大多數還是感覺像常住的居民,看他們晾的衣服床單,看他們在路邊攀談,甚至不少追逐打鬧的小朋友。

前一晚看天氣預報是多雲,還擔心天氣不好,結果那天天氣太完美了,藍天白雲陽光都有,氣溫也正適合。

麗則女學

然後婚禮的選址是在古鎮中的歷史建築——麗則女學,作為建築師,對歷史建築絕對是真愛了。在我心裡,這樣的選址比蘇州河邊上的五星級酒店還要棒。

現在這裡其實是民宿,保留的歷史建築能隨意進出,哪怕不住店也可以進來遊玩。

很喜歡這張照片,陽光從花窗照進來,中間是磨砂的,灑在地上的影子輪廓清晰,這就是歷史建築的味道。

歷史建築一定和大樹濃蔭在一起,氛圍感滿滿。

二 婚禮

請柬

從收到請柬的時候就感受了用心,現在的婚禮,大多是發給你電子賀卡,打個電話親自說已經很有誠意了,這次是新人們是專門約了時間見面親自給的。精挑細選的手工紙,自己設計的LOGO,信封上的火漆印和羽毛,每封信都是親自寫好蓋好的,足見誠意。

拍立得

之後就是給參加的小夥伴買了古鎮門票和民宿房間,晚上參加完可以留下來過夜,婚禮旅遊兩不誤。

簽到處跟新人合影的地方會拍立得合影,立刻可以拿到照片放在準備好的相冊里,然後來賓可以在照片下面留下對新人簡單的祝福。

伴手禮

伴手禮是麻的小袋子,小眾文藝,可以拿馬克筆自己DIY。

有個驚喜是用新人拍的幾組寫真的照片畫的的漫畫DIY的冰箱貼。一共有五個,讓你感受開盲盒的快樂。

裡面的喜糖零食明顯能看出來是選擇過的讓人喜歡吃的,而不是那些套路的大多數人隨手就會丟棄的喜糖,還有印著他們名字和logo的礦泉水,還有濕巾等各種貼心的小物件。

製作的婚禮手冊,畫了地圖和婚禮流程。

照片牆

歷史建築是個女校,新人利用了原有學校的室外黑板做了照片牆,裡面從新郎新娘童年的照片開始到今天,尤其側重了和朋友們的合照,每個來賓都能在牆上找到自己的照片,超級有心。

明信片

新郎喜歡看電影,他和新娘精選了喜歡的66部電影配上一句台詞製成明信片,甚至細節到法國的電影上面寫的都是法文。

劇照都很好看,我一眼看中了《惡作劇之吻》,在眾多電影劇照中這部老電視劇的照片顯得有點普通,我還在猶豫這樣會不會顯得我很不文藝喜歡偶像劇,最後還是決定跟隨自己的心選了這張。

然後寫下希望他們的愛情像直樹和湘琴一樣。結果婚禮儀式上,新娘最後提到了惡作劇之吻並且引用了台詞,AFTER PARTY上新郎準備的驚喜就是用惡作劇之吻的片頭曲方式做的個視頻,然後配著視頻唱了歌。很自信又五音不全的唱了歌,最後說像直樹一樣五音不全,簡直太可愛了。

場布

整個婚禮的布置都是侘寂風,陽光是不是很好,九月末的蘇州,很適合婚禮。

簽到台的小景

前期布置的場景,再次感嘆下歷史建築和大樹和婚禮很搭。

拍了部分工作人員布置的照片以及視頻,覺得這部分也是一場好婚禮必不可少的。記得以前看三毛在書里寫,她找工人按照她的想法裝修房子,完工後希望參與的師傅在家具上簽字,師傅都很羞澀說字不好不簽也罷。我們讀書時候都背過「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其實建築師也是匠人。好的婚禮,工作人員,來賓,新人都是缺一不可的。

下午的茶點

晚宴的燭台和鮮花

樂隊

樂隊也是他們挑了好久的,每個環節每個小事他們都花了特別多心思。比如一般婚禮樂隊都是爵士,他們挑了民謠,還專門挑了自己的歌單。

AfterParty

準備了煙花,也準備了泡泡給大家玩,前面的遊戲環境也買了很多可愛的小玩偶等作為獎品,每個細節都透露著走心。

合影

來賓一共只邀請了60個人,包括雙方的親友,最後有一張跟大家的合影,所有人都有出現在照片上,非常有紀念價值。

上面光是寫下大框架都好多,而每個細節都是需要去仔細挑選和製作的,背後的時間花了很多,我相信他們肯定準備的過程兩個人肯定是有商有量,累並快樂的。

三 感情

婚禮的用心就已經讓我嘆為觀止,足見新郎新娘的用心和執行力。但是令我更驚喜的是那些一直被歌頌的感情。

愛情

他們的愛情也超級甜,大學同學,畢業領證,相識九年,領證五年了,如今辦了婚禮。明明很順利,明明沒有專門秀恩愛,明明沒有煽情,但是還是感動的讓人數度落淚。

party上玩的遊戲,記得當時主持人問他倆,婚禮誰花的心思更多,他們都舉起了代表對方的鞋。

關於他們感情的介紹,可以去看看這個連結,專門還寫了一篇很長的婚禮邀請的文章,寫了他們相識相知相愛的過往。

https://mp.weixin.qq.com/s/F1Sq9veJWbU0wQyJg0aQmg

親情

雙方的父母親人也都在場,一直對我們這些朋友表達感謝,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支持。

友情

其實友情是經常被忽視的,能經營好愛情的人就不多,而能經營好友情的人更少。他們邀請的好友三十多個,大家來自全國各地,而且很多人從事的工作都是加班很多的,但是沒有一個人缺席。

新郎高中的幾個好友還提前了幾天幫忙各種事宜,婚禮儀式的時候我也跟著在流淚,開始還不好意思,後來發現好多人都在哭,連司儀都被震驚了,四個伴娘哭成淚人,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默默垂淚。

當時新郎新娘的大學同學發言,寫的詞太好了,全程她都在哭,那種真情實感和寫的內容比新郎新娘的誓詞還讓我動容。他們好幾個大學同學都來了,有上台發言的,還有party上唱歌的,尤克里里彈唱的,那種感情真的在場每個人都能感覺到的真誠。

愛和用心,成就了這場在我心裡「完美」的婚禮,又是被別人感情感動的一天,不對,目前已經是被感動的一月了。

我發小說過一句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最後的最後,附一個我剪的小視頻,經驗不足前期沒設置到位有點模糊,帶你略微感受下婚禮現場。

因為超愛吃麻辣雞:央企設計院離職去做食品輕創業

華人獨立藝術家蘇向:我在加拿大用針線延續家族傳承,探索中西文化的交融

風景園林轉行乘風破浪:500+人陸地衝浪俱樂部的主理人

離開央企地產,在定向越野跑道上追求自我

華南理工建築學畢業,創立鄉漂漂,從零開始的鄉村振興創業生活

留學職業分享 | 從香港大學畢業後,我開啟了港漂之旅

重大和UCL畢業後,轉行做烘培工作室,設計的思想已經映射到了這一方蛋糕之上

曾夢想去藍帶學甜點,來到加拿大美院讀工業設計的我,最終淪陷於手作陶瓷的無限魅力

清華建築學畢業,雙減之後轉行在教培行業做教育

美院畢業後,我在加拿大當木匠

從朝九晚五到自由職業:96級清華建筑前輩的獨白:一個自由職業者的修養

從建築到遊戲,UCLA建築學畢業, 在遊戲行業繼續我的建築夢想

從建築到遊戲,轉行做劇本殺+遊戲策劃,養成系創作選手的波粒二象性

從萬科到婚禮策劃,疫情之後的涅槃重生

從翻譯到建築師,要做潛水女王也要做建築師!(翻譯轉建築收穫伯克利)

從經營經理到設計總監,創業7年,從20平米開始,儘管不少建成的項目成為地標,也沒為公司做過宣傳

從快到慢:8年國美學習經歷,非常建築實習GOA工作,回歸鄉村做慢節奏項目

從城市到農村,不願被「卷」,90後姑娘回到農村:造出一座亭子,火了

從VR到建築,畢業後進入米哈游,在遊戲世界開闢建築師的天地

從建築到研究員:西建大畢業後他到法國攻讀了兩個學位,之後選擇進入公立研究機構

從景觀到保研服務設計:我為用戶創造產品的合理性

從甲方到乙方,從研究到實踐,她成為工業廢地景觀改造的智囊

從追星到生活,從「追星」安藤到探尋生活,建築學姐爆改房車環球旅行

從交互到景觀,一個不懂交互的programmer不是一個好的景觀設計師

從建築到自媒體,建築學在讀做自媒體博主是怎樣的體驗?

從單面到多面,就職於BIG和SHL,做建築,做交互,做策展,設計跨界真的無所不能

東南畢業,法國執業,在保羅·舍梅托夫工作,回上海創業和睿設計

從遊學到朝聖,親歷OMA和SOM等頂級建築事務所,一位在旅行中不斷成長的建築師

從設計到賽車,加拿大青年設計師中最專業的賽車手,賽車手中最會畫圖的詩人

從藝術到室內,本科藝術設計,同濟碩士學建築,留法學城市設計,開事務所做室內設計

從知名事務所到寧波諾丁漢大學任教,和學生實話實說

從靳遠到多重建築:十年跨度中的五個斷面

從北方到南方:生於北方,求學南方,回東北做設計的這些年

從國內到海外:建築和景觀專業是怎樣在海外找到第一份工作的?

從同濟建築學到北師大心理學,我終於····

從霍爾事務所到莫斯科做建築,競賽是他做設計的放鬆方式

從「建築狗」到「金融狗」,走向人生巔峰

從建築到教育,念完建築,開始上商學院創業做教育

從建築到攝影,失業潮後的海漂建築青年,用鏡頭尋找生活的轉折點

從清華結構到康奈爾建築,建築是一個設計邏輯傳達者的角色,而不是像工科那樣給一個公式

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個不用做設計的建築博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871956dfd6de6d63787f678de1f3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