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時期
先秦人的生活還挺多姿多彩的,尤其是貴族。到了先秦你會發現那時人們的項目還是很多的。比如賽馬、走犬、角牴、蹴鞠、鬥雞等等。先秦除了戶外遊戲,室內小遊戲也很多。其中最流行應該是六博、圍棋和投壺。但是這些大都是富人的專屬,而普通人只能是在家裡閒坐著或者去朋友家嘮嗑。
二、秦漢時期
那是的經濟政治大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的娛樂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休閒活動包括極流行的博戲、彈琴樂舞、宴集宅第、游觀玩賞等等。那時候的道路系統逐漸建立起來,去各地遊玩和到朋友親戚家做客也變得方便起來。
三、魏晉時期
魏晉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人們不願拘泥於戰亂當中,於是就出現了諸如歐陽修之類的文人,他們飲酒作賦,陶醉於山水之間,投壺射箭,聚眾狂歡,思考人生,討論天下。平民階級的休閒活動受農時限制以及上層專制階級的管束,其休閒活動主要在節日進行。主要的活動是祭神和娛神以及賽龍舟、登高等活動。此外,還有春秋兩季不定時的社日,即春祈秋報。社日這天,邀請左鄰右舍,帶上一些祭社用的肉食和米酒,在大樹下搭起棚屋,進行祭神活動。祭社之後,一起享用祭品,和諧的節日氣氛甚是濃厚。
四、唐代
唐代由於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休閒娛樂生活逐漸豐富起來。節日也逐漸形成,都市居民的節日習俗豐富多彩,名目繁多的節日,隆重程度不一。為都市居民重視的有元日、上元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陽、臘日和除夕。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遊樂風氣濃郁。在眾多休閒娛樂活動中,諸如圍棋、舞蹈、雜技等活動在唐代的詩歌中多有描繪。除此之外,人們還會騎馬出去打獵,生活質量大幅度升高。
五、宋代
宋代由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已經不再進行宵禁,於是就有了夜市,富庶的市民就有可能有夜生活,主要有戲劇、說書、評書、歌舞、賭博等等,瓦舍是宋代的城市商業性遊藝區,也叫瓦子、瓦市、瓦肆,或者乾脆簡稱「瓦」。瓦舍里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這種專門演出的地方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當時社會文化的發展,並極大豐富了當時人們的生活,並全天開放,人們在白天工作一天後,晚上可以出門逛街聽戲來放鬆自己。
六、元代
元代出現了雜曲,各種故事脫穎而出,各種專門從事娛樂業的人出現,開始向人們定期表演雜曲,就像是今天人們觀看電視劇一樣,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演藝人在舞台上可以隨意痛斥官員和朝廷,而朝廷也不會因為一場戲而去抓人,更重要的是,許多官員也會前去聽戲,這就讓元曲得以快速發展。
七、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小說開始出現,人們可以在閒暇的時候讀書,閱讀裡面豐富有趣的人物故事,並感受人物的經歷。但是這個時期,由於政府的封閉措施,娛樂活動場所和娛樂設施大量減少。普通百姓基本享受不到當時發展起來的各種戲曲,而只有各種貴族和官員才可以在無聊的時候出門看戲,過著奢侈的生活。
總體來看,我國古代的娛樂活動形式是不斷增加和豐富的,但是由於某些時期的種種因素,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和數量,因此,如果我們回到古代,也不必擔心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