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演《射鵰英雄傳》郭靖?中國電影董事長傅若清回應:符合影片所有特性

2023-05-12     每經影視

原標題:肖戰演《射鵰英雄傳》郭靖?中國電影董事長傅若清回應:符合影片所有特性

近日,金庸經典小說《射鵰英雄傳》改編的電影《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正式官宣並發布概念海報,由徐克導演,肖戰、莊達菲領銜主演,一經官宣便因選角登上多條熱搜。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預告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在中國電影(SH60097,股價17.5元,市值326.73億元)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電影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回應如何選擇主創團隊時表示,會考慮多個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對題材領域的專業經驗、掌控能力,個人的發展潛力,對影片的創作表達等。

「肖戰符合影片所有特性,我們也進行了反覆評估,包括定妝照、各種訓練,最終才確定肖戰出演這個影片。」傅若清說。

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電影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中國電影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任月,中國電影董事、財務總監王蓓,中國電影董事、副總經理卜樹升出席會議,對投資者關心的進口片發行、電影技術應用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好萊塢重複的故事表達很難吸引年輕的中國觀影人群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回暖,進口影片的供應量和市場占比逐漸恢復。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已經上映的進口影片有28部,票房合計超30億。《阿凡達2》率先引爆市場,《黑豹2》《蟻人3》相繼上映。《鈴芽之旅》《灌籃高手》成為進口片黑馬,迄今為止票房分別突破8億元和6億元。《銀河護衛隊3》上線在貓眼、淘票票、豆瓣等平台創造漫威電影宇宙影史最高分。《速度與激情10》《小美人魚》《蜘蛛俠:縱橫宇宙》等深受中國觀眾歡迎的影片也上映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經上線的幾部好萊塢大片票房表現不盡人意,好萊塢大片似乎正在失去「魅力」。對此,傅若清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電影的品質和類型化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觀影主力人群在不斷變化,從90後到00後甚至10後,「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力在增強,原來『崇洋媚外』的情緒沒有了。」除此之外,他認為,如今的好萊塢影片更多還是停留在IP的複製和重製上,這導致它在類型表達和敘事上越來越窄,越來越程式化,所以在新鮮度上對中國觀眾的吸引力不夠。

中國電影和華夏電影是中國唯二具備進口影片全國發行權的影視公司,進口影片是其主要的競爭壁壘。

2022年中國電影財報顯示,含進口發行業務的發行板塊仍然發揮主力作用,創造營收9.7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達33.21%。全年共發行影片448部,實現票房近213億元,其中發行進口影片61部,累計票房23.1億元,占全國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57.13%,較上年66.46%的比例有所下滑。

2022年中國電影向中影集團支付的分帳影片發行收入及分成影片管理費4506.49萬元,2021年為8848.15萬元,同比下滑49%。

關於後續進口片的計劃,傅若清表示,「今年以來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有助於進口影片市場推廣,包括爭取全球同步上映等。後續進口影片的供給將會比較充足和豐富。尤其是觀眾期待高、呼聲高的影片也在積極地籌備中,下半年就會有一批觀眾期待的優質進口影片上映。中影也會積極協調片源,做好影片的宣傳推廣和排片排映,供應多樣化的影片。」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供圖

AI這條路,如果走錯,代價巨大

2021年,中國電影董事會對公司業務體系重新布局,形成了創作、發行、放映、科技、服務、創新六大板塊的新業務架構體系,首次明確了「電影科技」這一發展方向。目前科技板塊是中國電影第二大業務,2022年創造營收7.06億,占比24.19%。

科技板塊包含高格式電影業務和電影器材業務。比如近期力推的應用在《阿凡達2》和《流浪地球2》的CINITY放映系統就屬於高格式電影業務。2022年中國電影科技板塊進一步整合資源,一是通過獨資子公司中影器材,以自有資金收購中國巨幕的45%少數股東股權,已完成股權變更登記程序,公司合併範圍內持有中國巨幕的股權從55%增至100%。二是通過獨資子公司中數發展,以自有資金收購中影環球的49%少數股東股權,已完成股權變更登記程序,公司合併範圍內持有中影環球的股權從51%增至100%。

王蓓表示,今年中國電影將CINITY和中國巨幕做了品牌合併,主要是基於中影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中國巨幕品牌專注於巨幕市場多年,布局將近400個巨幕影廳,而CINITY高技術格式,不僅能夠覆蓋巨幕,還能夠覆蓋普通熒幕,綜合表現力和產品力是打造一個高端的銀幕品牌。」

傅若清補充,中國巨幕最初是為了彌補中國在大屏上的空白,回顧性的來看,那是一個追隨性的探索,而CINITY是一個創新式的探索,CINITY出現以後,將會是國外品牌來追我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把自己的兩個品牌進行融合和調整是有必要的,否則它將會互相牽制或互相競爭。

對於AIGC技術在電影上的應用。傅若清表示,中國電影一直在關注人工智慧領域,但是目前仍然在摸索嘗試階段。「這個路的走錯成本是巨高的,不管是資金還是精力還有對未來創新的挫敗感。」

他認為,現在對AIGC的探討更多地集中在怎麼使用工具,而不是去誇大它的效能。更關注如何提升效率,如何提升創作人的想像力。因此他建議,在AIGC的應用中,一方面不要走太多彎路,另一方面就是利用AI培養更多的創作人才,有更多能駕馭AI的人。

同時,傅若清透露,目前正在籌建中國科幻電影樂園,將以系列科幻電影IP為核心,打造具奇幻性、冒險性、體驗性、互動性的旅遊娛樂園區。

記者|宋美璐編輯 |楊夏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每經影視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每經影視不對本內容之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作任何保證,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81f83902d2437ae64cf3146a1ca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