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醫者》醫生工資真的那麼感人嗎?畢竟他們可都是事業編
這段時間,國內上映了一部終於還算是能看的醫療劇了,而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沒錯,就是那部叫做《非凡醫者》的電視劇,導演是我們的老朋友陸川,演員也很熟悉,像飾演陳輝的張晚意,原液的扮演者姜佩瑤等等,但是,細心的我發現了,這部劇裡面的醫生,給人的感覺都很窮的樣子,哪怕混到副主任醫師的百醇,人家一樣不怎麼樣。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醫生的收入真的有那麼感人嗎?畢竟在我們印象中,醫生並不是純粹的醫生,人家可是事業編,體制內的鐵飯碗職業,畢竟現在哪怕是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好像都是事業編,甚至級別還不低,衛生院都是副科級,他們的收入還能那麼低,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才對,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要說這個情況,就不得不說一下醫院的情況,現在的醫院也和其他行業差不多,屬於典型的兩極分化嚴重的地方,大醫院的醫生工資好到爆,動輒幾十萬的年收入,可普通醫院的醫生,只能用半斤八毛來形容,因為現在的很多縣級醫院可都是靠著財政勉強撐著,不然,隔壁縣委大院裡面的梅曉歌也不會面臨退休醫生上訪要工資的事情了。
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就不得不說醫院的特殊性,在我們印象中,醫院是事業單位,確實,這一點不假,但他們和那些傳統印象中的鐵飯碗事業單位又有所不同,他們是屬於差額事業單位,啥意思?就是醫院是事業單位不假,但他們不是全額補款的事業單位,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這麼說,大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吧。
說到底,醫院的事業單位一般是由財政撥款和市場化並行的存在,現在的很多醫院和地方財政之間的關係就是三七開,就是財政撥款三成,剩下七成的開支都由醫院自行想辦法,靠著市場化運作得到的,這就導致了很多醫院出現了財政難以為繼的情況,三甲醫院是因為病人數量多,不愁工資問題,但像劇中那種附二院的情況,自然,也就拿不到什麼高工資了。
當然,醫院這樣了,科室與科室之間還有區別,在醫院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金眼科,銀外科,普普通通大內科,開著寶馬的口腔科」,劇情裡面講述的外科算是醫院裡面不錯的科室了,要是放在兒科,那收入真的是更加感天動地了,可即便這樣,醫生依然是現如今的佼佼者,完全不用擔心什麼錢不夠的問題,畢竟醫生可是名副其實的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