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鋼鐵絲路」見證中歐情

2024-11-05     搜狐資訊

遙遠的國門口岸,風笛聲聲;鋼鐵絲路車輪滾滾,中歐班列駛出國門,駛向世界。這背後,是無數鐵路人的默默堅守與辛勤付出,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身力量。

換裝作業,見證效率提升。王亞運,阿拉山口站貨裝車間的一名貨裝值班員,他的工作雖然看似平凡,卻承載著中歐班列安全運行的重任。因為軌距不同,入境的中歐班列需要在口岸站進行換裝作業。從最初的人力為主,到如今運用大型機械設備,王亞運見證了裝卸車作業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建成了一座亞洲最大的室內貨櫃換裝庫,還有全國首台寬軌翻車機。」王亞運自豪地說。這些現代化設施的投入使用,不僅大幅提升了現場作業效率,更讓中歐班列的運行更加順暢。從最初的小商品到如今的高附加值貨物,每一次換裝作業,都讓他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編組作業,刷新運輸紀錄。譚程是阿拉山口站運轉車間的調車指導,他負責將中歐班列準確解編,發往國內外。隨著中歐班列越開越密,他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忙碌。「我們從一天編組五六對班列,發展到現在一天編組十五六對。」譚程感慨地說。

他見證了中歐班列運輸效率的不斷提升,也見證了編組作業紀錄的不斷刷新。在口岸站工作的十幾年裡,他帶過很多徒弟,看著一批批年輕人從懵懂生疏到熟練掌握業務技能,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成就感。這些年輕人的成長,正是中歐班列不斷發展的生動寫照。

數字口岸,助力通關提速。阿拉山口站的貨裝車間聯運值班員趙玉婷,她的工作是負責中歐班列票據交接。自「95306數字口岸系統」上線以來,她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我們審核出口票據從40分鐘減少到20分鐘。」趙玉婷興奮地說。

數字口岸的推進,不僅提高了中歐班列的通關效率,還讓口岸運輸保持高位運行。趙玉婷和她的同事們還在不斷推進「無紙化通關、一體化申報」,努力實現「數據網上走、通關無紙化」。這些創新舉措,讓中歐班列的運行更加高效、便捷。

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無數鐵路人的默默堅守與辛勤付出。中歐班列的每一步前行,都凝聚著鐵路人的智慧與汗水。

中歐班列將繼續在鋼鐵絲路上馳騁,連接東西,溝通世界。而鐵路人,也將繼續堅守在邊疆,守護著中歐班列的安全運行,通達四方。他們的故事,也將深深鐫刻在中歐班列的輝煌歷程中,經久不衰。(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榆鴻)

【編輯:曹子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75e4683f78ba46c62d77b451540c4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