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解讀】2023-2028年中國血液製品行業市場規模及政策分析

2023-12-12     前瞻網

原標題:【前瞻解讀】2023-2028年中國血液製品行業市場規模及政策分析

中國血液製品行業是指以血液為原料,通過提取、分離、純化等工藝生產出各種血液製品的產業。該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較短,但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壯大。中國血液製品行業的產品種類豐富,包括紅細胞製劑、凝血因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多種產品,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急救和疾病預防等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工藝的提高,中國血液製品行業在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為保障人民健康和醫療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需求的增加,中國血液製品行業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002007)、博暉創新(300318)、派林生物(000403)、衛光生物(002880)、博雅生物(300294)等。

——政策歷程圖

血液製品是我國生物醫藥製造業的重要分支,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八五」計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對血液製品行業的支持政策主要在於技術,經歷了從「發展」到「重點攻克」再到「十二五」期間,國內血液製品供應量「倍增計劃」,以及「強化與攻關技術」的變化。

——血漿站採集政策解讀

在血漿站採集政策方面,1996年國務院發布首條《血液製品管理條例》,此後直到2006年才再度頒發《單采血漿站質量管理規範》,2008年頒布《單采血漿站管理辦法》。2020年取消了固定獻血漿者采漿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的規定,調整為按衛生主管部門要求執行,根據現行的《單采血漿站管理辦法》,劃定采漿區域內具有當地戶籍的18歲到55歲健康公民可以申請登記為供血漿者。

——血液製品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我國人口基數大,市場上對血液製品的需求量更多,但我國血漿採集量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導致我國血液製品供給不足。且我國血液製品行業技術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部分產品還需從海外進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我國血液製品監管政策嚴格,大型企業競爭優勢更強,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血液製品市場的發展前景。

綜合各主要企業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七家代表企業血液製品總產量為4377.91萬瓶,同比增長7.43%,其中,天壇生物血液製品產量1101.74萬瓶,排名第一。

——血液製品可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

按照功能和結構的不同,血液製品可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其中,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也是目前國內用量最大的血製品,廣泛用於腫瘤、肝病、糖尿病等患者,由於多種原因,國內白蛋白一度嚴重緊缺,被成為「黃金救命藥」;免疫球蛋白主要指血液中原有的免疫球蛋白和接受特異免疫原刺激產生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多用於傳染性疾病的被動免疫和治療,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的種類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凝血因子在血液中含量最少,提取難度較大,目前國內只有上海萊士、華蘭生物等少數公司能提取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品種數量來看,國內企業對血漿的綜合利用不佳

在品種數量上,國外已經上市或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血漿蛋白產品有近30種,國際一流廠商均可以分離和生產20種以上的血漿組分產品。相較之下,國內企業對血漿的綜合利用不佳,最多只能生產11種血漿組分產品。在血液製品的成本構成中,血漿成本高達55%-60%,技術水平和產品種類的落後將直接導致血漿利用效率和單位血漿產值低下,影響企業的利潤表現。

——瑞澤恩VS基立福血液製品技術布局對比

全球血液製品競爭格局:瑞澤恩與基立福為全球血液製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二

全球血液製品行業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呈寡頭競爭格局,頭部企業為瑞澤恩、基立福、百特、杰特貝林。

專利市場價值對比:瑞澤恩專利市場價值更高

瑞澤恩血液製品專利總價值高於基立福,瑞澤恩血液製品專利總價值為12.24億美元,基立福為0.8億元。在專利價值分布方面,兩者大多數血液製品專利價值集中在1-3萬美元之間。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血液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諮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752a906f385256c65427b2225674c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