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突然遭遇了疫情,打亂了好多人的生活,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鏡,看出了好多的喜怒悲歡。
01
趙宇和小嬌是從十六七歲開始談戀愛的,那時,趙宇在讀高中,小嬌學習成績特別好,但是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差,所以勉強讀了一個中專。
中專學業壓力小,小嬌一直是半工半讀,家裡能出的費用其實很少。
趙宇喜歡小嬌身上的那股韌勁,這個女孩堅強得讓人心疼。
小嬌家裡還有一個弟弟,比她小六歲,那時還在讀。父母有一點重男輕女,但是,讓小嬌犧牲學業也實屬無奈。
家裡的土地少,而且有一些薄田,就是靠天吃飯了。老爸有點殘疾,和媽媽結婚的時候已經是30歲了,當時這個年齡未婚,都是罕見了。
媽媽很勤勞,可是也只會操摩家務,沒有什麼見識。
小嬌就想要拚命努力,賺到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讓弟弟可以讀高中上大學,不要想自己一樣遺憾。
趙宇總是站在小嬌身後,心疼著她,無條件地支持她。趙宇從上大學開始就勤工儉學,每學期爸媽給的錢都不少,可是趙宇捨不得花,連同自己賺的都給了小嬌。
小嬌會用這些錢供弟弟讀書,給爸媽買一點藥,還要維持她和趙宇的生活。趙宇住校還好,住宿費父母早就交過了,可是小嬌不行,有的時候老闆不管吃住,她就只能自己去租地方。
02
趙宇大學畢業的時候,兩個人的生活就好了很多。
也是那一年,小嬌的弟弟考到了這座城市的重點高中,於是,小嬌和趙宇就成了他的「父母」。三年,開家長會,交每一筆費用,每一次成績起伏,都是小嬌在管。
趙宇和小嬌結婚時,公婆付了首付,買了一套兩居室。趙宇有公積金,還貸壓力不大。弟弟也算是在這個城市有了一個家。
趙宇那時就想,只要弟弟大學畢業,他和小嬌也就算是熬出了頭。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嬌的父母不再勞動了,因為,小嬌會給他們生活費。
弟弟大學畢業了,薪水很高,可是快結婚的時候,小嬌說,要給弟弟付一套房子的首付,這樣父母也可以一起搬過來住,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多好。可是,那是一套房啊,即便是首付,也是數目驚人。
這些年,供弟弟讀書,供兩位老人,他們有點積蓄,也是屈指可數。
這次,趙宇猶豫了,小嬌理解,可是她說,這些對於她是沒有選擇的,她不能自己享受生活,看著父母和弟弟受苦,趙宇早就知道她有一個窮掉底兒的家,愛上她就該接受這一切,因為那是她的一部分。
就這樣,兩個人開始吵架,小嬌說自己是無可奈何,而趙宇總是覺得很疲憊,不知道這樣扛著一家人要扛到什麼時候。
後來,小嬌還是買了一套房,拿走了她和趙宇所有的積蓄,和所有能透支的金額。
趙宇特別生氣,因為這樣真的影響生活了,而且,信用卡若是還不上,直接影響到徵信,每個月都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拼了命地堵窟窿。
03
過年的時候,趙宇不想回岳父岳母家了,因為弟弟剛剛出差回來,疫情嚴重,都要居家隔離。
小嬌沒說什麼,可從那天開始,小嬌不讓爸媽和弟弟出門,所有的採購都是她來做,買好了放在家門口,順帶著扔掉垃圾。
所有人都說,小嬌是一個好女兒,父母有福氣,弟弟有福氣。
可是,平心而論,這些年,小嬌對公婆和自己的父母就是不一樣,而且,這種義無反顧地照顧親人,真的讓趙宇受不了了。
借著疫情的藉口,趙宇搬回了父母家。
生活里就是這樣吧,說實話,那些特別孝順的人,我也很欽佩。只是,在大家和小家之間也需要一個平衡點。弟弟大學畢業了,父母身體還算硬朗,弟弟可以自己奮鬥,父母也可以暫住在鄉下,可是小嬌一定要用這種壓垮自己的方式去成全親人嗎。
我想起了《歡樂頌》里的樊勝美,一個大齡剩女,漂在上海,沒房沒錢沒愛,只有一個家,像填不滿的無底洞。
哥哥打架被抓進去,要找樊勝美,丟掉工作沒錢過日子要找樊勝美。
哥嫂追到上海,堵著門管樊勝美要錢,媽媽又哭又鬧,逼著樊勝美拿錢。小侄子漸漸長大,奶奶告訴他,長大了去上海找你姑姑。
這樣的家庭真的是要吃人的。
每個人,應該供養父母,應該兄友弟恭,可是,我們都應該獨立地生活,不是嗎?不要以愛的名義去勒索親人的人生。
而小嬌,可能是強迫症,一定要扛著父母,還要扛著弟弟的生活,即便他已經成年,即便他的薪水明明更多。
這其實也是一種入侵,對於老公和自己的小家都不公平,弟弟也未必真的願意姐姐做這種犧牲。
04
放開手,做到自己的本分,但是也不去入侵別人的人生,凡事盡力更應該量力,並不是那最多的錢給父母就是最好,也許他們更想要你也健康快樂,活得幸福。
我們想看到的成全,不是犧牲一個成全另一個,而是我們彼此都好,我們可以一起幸福。
作者:寧靜,爆文作者,10歲男孩媽媽,一手執筆,落字有聲,一手帶娃,詩意生活。
寧靜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