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憑藉文旅火熱「出圈」的貴州
又一次挺起了「驕傲的胸膛」
「流量密碼」被貴州狠狠掌握!
在貴州,
兩漢可以遇見夜郎,
銀飾與大歌多彩交織,
山川之間有千人千面的地戲軍儺,
也蘊藏著革命年代的璀璨星火
……
在貴州,
總有看不完的美景,說不盡的故事!
文化韻味,正是漫遊貴州
理解貴州的風情密碼!
多彩妹邀請公主王子🤴們
一起來探索貴州全新玩法
貴州有條西南文化大走廊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
在司馬遷的筆下,
因中原王朝對中國南方的開拓,
雲貴高原上的夜郎古國與西漢相遇,
這是貴州區域第一次大規模與中原產生溝通。
「套頭葬」銅釜,現藏於貴州省博物館。
攝影 / 盧現藝
我們仍可由今日赫章可樂遺址里的神秘「套頭葬」、普安銅鼓山上風姿凜凜,紋樣特異的青銅刀劍等文物,遙想當年夜郎古國的悠遠、神秘。
貴州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東漢銅車馬,
細節精美,世所罕見。
動圖 / 《冬日的貴州有多美》貴州風物之旅視頻
儘管牂牁郡的郡治仍是歷史謎題,但由黔西南的興義、安龍等地漢墓群的精美文物,譬如源承巴蜀文化的青銅樹與說唱俑,與嶺南文化等,已然可見貴州作為西南文化走廊的雛形。
如今作為貴州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東漢銅車馬,則以其優雅風姿,見證了貴州融入中原文化的最初篇章。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立體的百科全書。貴州省博物館目前已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蠟染、服飾、刺繡、書畫、金銀、青銅器、瓷器、革命文物等,其中少數民族文物是重點藏品之一。
從今年暑期開始,
貴州省博物館基本陳列,
開啟大半年的閉館提質改造!
多彩妹打探到的可靠消息,
眾多貴州出土文物將首次亮相,
全新升級的基本陳列展煥新歸來,
預計於年前有望向觀眾開放。
貴州用考古成果,
「活」起來的寶藏文物講好貴州故事!
公主王子🤴,請「下館子」!
古鎮與屯堡,藏著貴州「人文密碼」
位於黔東南的隆里古城。
圖源/陸宇堃
當你真正踏足這座歷經600多年的古城,
看見那些濛濛細雨中的城牆、鼓樓、宗祠、書院,
如同水墨畫般的「徽派建築」
定會讓你恍然有種漫步「江南古鎮」的質感。
接下來,公主王子請細品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今天我們了解的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軍事城堡——隆里古城。
隆里,謂"隆盛之理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西南邊。隆里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是西南少數民族密集地區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漢文化軍事古城,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明清時期的規劃布局和民居建築群。
圖源/陸宇堃
走進隆里,猶如進入了時空隧道,
六百年前的生活仿佛觸手可及。
在這裡,自然與人文,
歷史與現實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圖源/網絡
這是一座真正意義上活著的古城,裡面都是當地原住民生活。隆里人保留和傳承著古樸的傳統文化,以民間為載體的玩花臉龍、唱漢戲、迎故事最具代表性,被譽為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寶」。
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與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以漢文化為主,特別是以江南文化最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植根於這塊土地上,同時也糅雜有當地苗侗文化元素,形成有別於中原文化和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亞文化群體。
隆里古城是貴州人文的重要節點,
在明代,各地大規模修建衛所
及城堡、屯、寨等軍事堡壘,
奠定了今天貴州的城市格局。
安順雲山屯的屯門和屯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座石頭城,歷經600多年,傳承著屯堡文化,讓這座城市沉澱出厚重的人文氣質。
安順是貴州屯堡文化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被譽為「中國屯堡文化之鄉」。在雲峰八寨的雲山屯和本寨、天龍屯堡等地,依舊保留著古老的石頭房建築群,這成為屯堡文化典型的文化標誌。屯堡文化也成為貴州大地上重要的文化組成。
為什麼是屯堡文化會起源於安順呢?
請聽多彩妹娓娓道來
在貴州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他們系明代從中原、江南隨軍或經商到滇、黔的軍士、商人及其家眷的後裔。
安順,是雲貴之間的交通咽喉,地形也十分平坦,是貴州第一大壩,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另外,安順不屬於四大土司的統治範圍。綜合這些原因,朱元璋就選擇在安順駐紮重兵。
士兵們駐紮在此,不僅要備戰,還要耕地。史料記載為「三分守城,七分屯種」。貴州的軍屯數量十分可觀,經過60年的經營,到了宣德年間,貴州都司十八衛二所就擁有屯堡700多個,屯田面積達到了90多萬畝,「所收子粒足以軍實」。這些屯堡主要分布在貴陽到安順、普安沿線,形成「諸衛錯布於州縣,千屯遍列於原野」的布局。
600多年過去,他們將大明古風、江淮秀美定格在黔山秀水之中,留下的「屯堡文化」被學界稱為「明代歷史的活化石」。
屯堡聚落 圖片|來源於網絡
走進屯堡村寨,猶如穿越回明朝。屯堡村寨里,寨前多為良田,寨後緊靠青山,一排排石頭築成的屯堡民居,低矮的石門,至今殘存著許多垛口、炮台,見證著明代駐兵及眷屬的勞作,也是活著的人文精神遺產。
由此可見,屯堡文化是貴州歷史文化遺產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它的神秘性、唯一性、持續性和頑強的生命力,隱含著尚待研究解讀的諸多文化密碼。
「精神高地」孔學堂
凡是第一次聽到孔學堂的人,
大概都會與孔府、孔廟、孔子學院聯想一番,
但是,孔學堂,
它不是廟(Temple),
也不是學院(Institute),
它是學堂(Academy)。
中國的孔老夫子,與柏拉圖是東西文化思想「軸心時代」的思想家,是東西文明的精神導師。孔子去世10年後,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才出生,所以孔子應該是比柏拉圖還早一些,儘管現在看來他們幾乎是同時代的人。
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孔子與柏拉圖對話》
廣義上說,貴陽孔學堂是學習、研究、教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高地和傳習研修基地,它匯聚海內外儒學名家,交流學術成果,開闢國學講堂,誦讀傳統經典,演習文明禮儀,兼具典藏與陳列等一系列的功能。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貴州、超出了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地方。
多彩妹讀到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其中一個章節《先秦理性精神》里提到,「漢文化所以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國人所以不同於外國人,中華藝術所以不同於其他藝術,其思想來源仍應追溯到先秦孔學,不管是好是壞,是批判還是繼承,孔子在塑造中國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結構上的歷史地位,已是一種難以否認的客觀事實,孔學在世界上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並非偶然」。讀完後讓多彩妹對孔子、對中國傳統、中國藝術有了更近一步的認知與了解。
孔學堂·奎文閣
貴陽孔學堂顛覆人想像的地方還在於它的漢唐建築風格,視覺上恢弘大氣,讓人感受到一種平面鋪展的理性精神,體現孔子時代的文化氛圍。
它沒有斗拱、飛檐,沒有金鋪玉戶、重軒鏤檻、雕樑畫棟,它的唯一性在於選用貴州本土木建築的特色,以灰、黑、白為主色調,非常的簡潔、通透,空間有暢通、有阻隔、有園林,變化無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動更多的想像和情感,如同在一幅巨大的山水畫中,可望,可行,亦可游,可居。
「心」在中國精神史上占據了極為特殊的地位,
「心」被看做是一切超越性價值
(即古人所謂「道」)的發源地。
而貴州修文,王陽明龍場悟道,
是從「心」出發的地方。
心裡有花在,走到哪裡都會開。
不信,請繼續往下看
「知行合一」的真義,從貴州開始
作為頂流一哥的王陽明,
他和貴州到底有什麼關聯?
對於他又有什麼特殊含義?
多彩妹為你答疑解惑
近代以來,王陽明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更甚。從開國領袖,到商界大佬,許多都是「王學」的粉絲,比如孫中山、梁啟超、稻盛和夫,都將王陽明奉為「精神偶像」。
貴陽修文縣的陽明文化園
攝影/陳偉紅
貴州三年(也有說兩年),成就了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據《王陽明全集》載:「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經歷了巨大打擊的王陽明,在這種困難又安靜的環境里,反而在民族同胞的助力下,重獲新生。
貴州悟道之後的王陽明,人生猶如開掛,不僅官至兩廣總督,還當過兵部尚書,以一介書生在戰場屢立奇功,更留下那句著名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據說,當地苗族人在山洞裡為王陽明挖了一個石窩,並砍樹做了口棺材,放於石窩中。王陽明躺在棺材中,日夜體驗死亡的黑暗。某天夜裡,面對滿天繁星,他突然獲得頓悟——此心俱足,不假外求!短短八個字,卻為先秦時期儒家提倡的「內聖外王」做了最佳註解。
王陽明沿著「知行合一」開創的心學,在此後幾百年產生重要影響。作為「王學」的起點與發揚光大之地,貴州也漸漸成為文教興盛之地。至今,貴州龍場都是中外學術界的「王學聖地」。
貴州也是《傳習錄》最早的刊刻地之一
收藏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王陽明曾說:「天下之山,萃於雲貴。」
貴州之山,則以梵凈山為最 。
圖片|來源於網絡
梵凈山,得名於「梵天凈土」,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這裡是我國南方最早從海洋抬升為陸地的地方之一。至今,山頂上仍保留著14億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質奇觀。
這座從喀斯特地貌中湧現的「生態孤島」,卻並非喀斯特地貌,而是以變質岩為主,還以其獨特的氣候及地貌條件,保存著一套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
梵凈山幾乎被森林整個覆蓋,優越的自然環境,讓這座位於貴州東部一隅的武陵山脈主峰敢於自稱「地球綠洲」,也將中國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收入囊中。
一到冬天,貴州的梵凈山就成了雪沐千山。冬季的梵凈山,在雪景、霧凇的加持下,讓貴州在秘境的氛圍里,增添了北國的壯美氣質。
「文化千島」是貴州
312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約占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19%,
位居全國第一。
在貴州的山川里走一走,
你可以看到天在田中,人行其上,
又有苗鄉吊腳樓、侗寨的鼓樓與風雨橋,
在雲霧青山裡層層疊疊,
正是華夏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最好呈現。
加榜梯田上「天人合一」的貴州村寨。攝影/傅鼎
吃新節、過寒節、蘆笙節……
各種節日一年四季不斷,
而到了冬季,苗寨、侗寨迎來節日的高峰期。
在冬季,多彩妹帶你走進貴州,
更容易看到貴州多彩的一面。
黔東南州黎平縣苗族過新年長桌宴。攝影/尹剛
秋收後,這片山清水秀的大地上吹響了蘆笙,寨子裡所有的人都盛裝出席,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過苗年。
苗族姑娘們穿著絢麗的民族服飾,佩戴繁複的銀飾,與整個村的親朋好友一起,載歌載舞;苗族小伙兒們吹響蘆笙,與上一輩人的蘆笙聲一起舞步齊飛。
提到貴州的苗寨,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西江千戶苗寨,這裡是黔東南的象徵。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到訪時曾讚嘆道「以美麗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在寨門口就能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只見苗家人為遠客獻上苗族迎賓最高禮儀——十二道攔門酒和高山流水。古巷裡栩栩如生的彩色壁畫充滿神秘色彩,苗族刺繡、銀飾鍛造、蠟染等非遺技藝代代傳承。
小黃村小黃侗寨千人侗族大歌。攝影/吳德軍
苗族、侗族同胞擅長歌舞的「才藝天賦」
在節日的氛圍里充分展現。
比如,源於春秋時代的侗族大歌,
只有親臨貴州侗寨的鼓樓,
坐在冬日裡溫暖的火塘旁邊,
才能感受到這古老而神秘的天籟之音。
貴州侗寨鼓樓
中國有大約一半的侗族人口都居住在貴州省內。侗族並非湘、桂、黔一帶最早的原住民,而是從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一支發展而來,與水族同屬一個支系。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東南部的黎平縣,是中國最大的侗族聚落,被譽為「侗鄉第一寨」。
晨光中的肇興侗寨全貌
在侗族民諺里:「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侗族大歌和保存完好的鼓樓、風雨橋、吊腳樓……讓貴州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
侗寨鼓樓是侗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公共建築,是寨中議事、迎賓慶典、祭祀的地方,也是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之地。鼓樓中都懸掛著牛皮長鼓,平時寨中有事就會登樓擊鼓,這樣,一寨傳一寨,就達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侗族特別的地方還在於: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但侗民族的遷徙、鬥爭、神話等歷史需要被記錄和傳承。「漢人有文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侗族人以歌代文、以歌傳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音樂為主的傳承體系。
紅色之旅:重溫歷史記憶
在近代,一群遠道而來的先驅者們,
與貴州的山川共鳴,
帶來一次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
1935年1月,中央紅軍輾轉遷移至黔北,
在遵義舉行了載入史冊的遵義會議,
改寫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此後,紅軍以3萬餘兵力,
突破了40萬餘敵軍的圍追堵截,
締造了四渡赤水的軍事傳奇。
遵義、黎平、甕安……
紅軍的足跡遍布貴州的60多個縣(市、區),
讓貴州成為紅軍長征途中活動時間最長、
活動範圍最廣的省份。
貴州也是全國發生重大長征事件最多、
對中國革命影響最大的省份之一。
多彩妹帶你走進「紅飄帶」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感受「行走的力量」
貴陽「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於貴陽市龍洞堡,它是中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體驗館,由全域行浸數字演藝《紅飄帶·偉大征程》《紅飄帶·多彩飛越》兩大劇目組成。
全域行浸數字演藝《紅飄帶·偉大征程》
紅飄帶「用科技講述中國故事」,建築設計以「星火燎原」為主題,以「一面紅旗、一盞馬燈」作為跨越時空的核心線索,展現紅軍在極端困境下的頑強意志和英勇鬥志,讓每個觀眾通過「行走」這一過程,感受人類歷史上最為偉大征途的洗禮。
聖火廣場
今天的貴州,也當仁不讓地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點建設省區之一。這種精神,也始終在貴州人的步伐之間經久不息。從革命年代到當下的「黃金十年」,貴州的變化可以說是「開天闢地」。
科技藝術賦能紅色文旅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創新。在科技藝術與中國文化的交匯處,必將綻放出獨特鮮活的文明之花。
雲貴高原上的「明珠」
獨特的自然條件造就出貴州類型繁多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在這片集雄、險、秀、幽、奇、美為一體的雲貴高原上。
閃耀著一顆璀璨明珠,你知道是哪顆嗎?
與滇池、青海湖齊名的貴州第一大湖泊——威寧草海,是中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一,同時是世界十佳湖泊觀鳥區之一,被譽為「高原上的明珠」。
草海所在的貴州威寧自治縣,是氣象學界公認的貴州省陽光城,貴州西部地區成為冬暖夏涼的「風水寶地」。這個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有著「地球之腎」之稱的。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超過10萬隻鳥類逃離北方冬天的嚴寒,來到草海「休養」。草海以其豐富多樣的鳥類資源而聞名,吸引了228種鳥類在這裡越冬或遷徙。
秋去冬來,黑頸鶴又呼朋引伴,如約飛抵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在今年11月初,草海迎來首批越冬的珍稀鶴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數據顯示,去年冬期飛抵草海的黑頸鶴數量為2000餘只,今年數量已達2500餘只。那麼明年是否會增多?跟著多彩妹一起期待下!
威寧草海,因候鳥的到來,這裡的冬天變得神秘而生動。如果想更好地了解威寧草海,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身體驗一下。春夏秋已過,那就在這個冬天草原、湖泊、山巒、濕地等各種地形地貌在這裡交織在一起,親眼見證大自然的和諧共生!
貴州為何稱之「中國溫泉省」?
「渾身爽如酥,祛病妙如神;
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
徐霞客曾賦詩稱讚溫泉帶給人的愉悅體驗。
如此,多彩妹便跟隨
對貴州頗有青睞的明代旅行家,
探尋體驗貴州大地上的溫泉。
人盡皆知「避暑大省貴州」
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質富集條件,
其地熱、溫泉資源
也是我國地熱資源富集地區之一,
在這個冬天,您會發現,
僅單為貴州的溫泉走上一趟,非常值!
「中國的喀斯特省」貴州,因為獨特而複雜的地質結構,孕育了豐富的地熱資源,貴州溫泉資源多、分布廣、質量優,目前全省溫泉資源單體264處,優良級資源就達77 處,多屬溫熱水( 熱儲溫度 40-60 ℃ ) ,少數屬熱水( 熱儲溫度 60-90 ℃ ) 。
因溫泉較多,多彩妹把收藏已久的溫泉公布給大家,看看你去過沒?
「不盡溫柔湯山水,千古風流石阡城」, 石阡溫泉堪稱中國最古老的溫泉,根據《石阡縣誌》記載,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存有太白樓、武侯祠、斗姆閣等「溫泉八景,還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鄉」。
作為「非火山型溫泉」的石阡溫泉,是由地表水滲透循環深入到地殼深處所形成的地下水。因而富含有硫、矽、鋰、鍶、硒、磷、鈣、鐵、鋅等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及多種微量元素。
儘管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但文化底蘊才是石阡溫泉的獨特魅力。松明山麓間、龍川河東岸,「泡溫塘」早已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石阡人最尋常的生活體驗,也塑造了這座西南小縣城悠閒自得的慢生活方式。這裡世代流傳的問候語不是「吃了沒」,而是「洗了沒」。
不論是堪稱「中國最古老的溫泉」的石阡溫泉,還是有著「苗疆聖水」之稱的劍河溫泉,都是世界級的寶藏溫泉打卡點。
貴州溫泉之旅黔東南線的個中翹楚,便屬「仰阿莎劍河溫泉」。現有 6 口泉眼,日涌水量 1800 噸,水溫常年保持在 38℃-50℃之間,是國內外著名的氡硫溫泉。
最為特別的是,劍河溫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其露天溫泉與原始森林植被相互映襯,山巒溝壑、溫泉霧嵐在冬日陽光照耀、和風吹拂之下,宛若絕世空谷,一派悠然自得之態。
而世居在此的苗族,更是此地最為獨特的一道風情線。來劍河醉飲苗鄉、泡苗疆聖水、過苗年,大概就是慰籍冬天最美好的慶典。
人人都知泡溫泉是冬日裡,
最溫暖最有益好的進補。
就在這個冬天,
以最為貼近、融於自然的方式,
來貴州開啟一場溫泉療愈之旅吧!
如今的貴州
更是一處世界級熱門目的地
貴州自然之美、文化之魅、人文之塑
植根貴州大地、行走黔山貴水
古今交融、繽紛絢麗的文化樣態
在貴州處處可見!
貴州文化
正是由世人行跡與天地偉力
共同造就的多彩史詩!
描繪多彩貴州的無窮魅力
演繹時代巨變的精彩華章!
在這個冬季里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別開生面的旅程
感受貴州冬季的獨特魅力吧!
貴州冬日奇境等待著你的探索
公主王子記得帶上相機和心情
讓這趟旅程成為你寶貴的回憶
並分享給你身邊好友
讓更多人了解貴州的美麗和魅力!
多彩貴州網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註:圖片部分素材來自梵凈山景區、西江千戶苗寨景區
威寧融媒、銅仁市融媒體中心、石阡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沁鑫
編審:安軼倫
審簽: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