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連刷5集《新聞女王》,如果港劇都這麼拍,何愁沒有觀眾?

2023-11-23   電影番茄

原標題:一口氣連刷5集《新聞女王》,如果港劇都這麼拍,何愁沒有觀眾?

人人都知道港片式微,其實同樣沒落的,還有港劇。

近些年,港劇早已風頭不再。

今年,TVB雖然拍了不少港劇,但本來拿手的題材,卻幾乎部部折戟。

犯罪劇《破毒強人》後面爛尾,豆瓣才5.4分

懸疑劇《隱門》抓馬劇情不斷,主線人物降智,最後停留在5.5分

一簍子港劇,破個6分都困難,可見港劇破除局面之艱難。

好在時至年末,闊別6年的佘詩曼重回TVB,一部《新聞女王》重磅港劇上線。

這部劇集TVB之力,以最熟悉的題材,甩出了一部職場王炸「宮斗劇」。

番茄君一口氣刷完5集,果不其然,港劇的味道,似乎又回來了。

它能不能衝上高口碑,帶領港劇在2024年突出重圍,番茄君不清楚。

但這些年香港電視劇最顯著的特點,幾乎被它一五一十完整呈現出來,尤其追劇過程中的體驗,有一種莫名熟悉的年代感,讓港劇迷淚目痴迷。

今天,跟其他港劇拉在一起,番茄君就帶大家看一看,這部《新聞女王》最純正的港味,到底從何而來。

一、節奏快,內容實,1集拍出10集效果,還得是港劇

提到港劇,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節奏超快,內容充實。

港劇的節奏是最快的,這幾乎是所有港劇的共同特點。

因為香港本身的生活節奏就快,港人講求效率,這種文化,也被潛移默化地帶入到了港劇中,所以港劇不僅抓馬,而且抓人。

看《新聞女王》的第一感受,就是如此。

佘詩曼飾演的文慧心,是電視台的資深女主播,可電視台水很深,新聞的背後,是狼多肉少的尷尬,和其他同事的虎視眈眈。

憑藉多年的經驗、智慧和手段,文慧心是整個電視台響噹噹的「新聞女王」。

但與她他直接競爭的,是曾經她一手帶出的手下,馬國明飾演的梁景仁(英文名佐治)。

兩人誰也不讓著誰,以至於電視台分出了兩派:文家軍和佐治黨。

第一集開場,劇集毫不避諱,直接以一出新聞,將矛盾擺上了台面。

香港一輛公交車側翻,造成4人死亡,50多人受傷。

上級下了命令,要拿到第一手的新聞資料,文慧心第一時間趕到台里坐鎮指揮,梁景仁卻不慌不忙,陪著富豪打完高爾夫才慢悠悠回到台里。

兩人見面,就是一番陰陽。

言語間不依不饒,爭鋒卻早已開始。

三番攻守,港劇的火藥味,就這麼被點燃了。

第一番,文慧心攻,梁景仁守。

梁景仁組有一個叫唐芷瑤的女孩,被文慧心看重。

坐在攝像機前,文慧心一言不發,擺明了要挾新聞總監飛爺,逼宮要人。

飛爺暗暗問手下人:有沒有人能頂她?

旁邊人回,沒有,只有文姐能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播出事故就要釀成,千鈞一髮之際,飛爺拍板,文慧心這才坐下,不慌不忙地開始播報。

搶人,等同於給梁景仁一個下馬威,也宣誓了自己在台里的地位,這一番,文慧心勝。

第二番,攻守互換。

黃金時間的新聞是男女播報,而搭檔的,偏偏是這倆死對頭。

新聞主播,一般都要看提詞器,可開題詞的,偏偏就是梁景仁的人。

攝像機打開,新聞開始,可文慧心面前的提詞器,突然黑屏。

原來梁景仁動了手腳,關了題詞,就想要文慧心在全港人民面前出糗,讓她身敗名裂。

職場鬥爭沒有輸家,只有死活,梁景仁的陰險狡詐,可見一斑。

只不過,文慧心畢竟資深,她在沒有題詞的情況下,完美背出了詞,最後還揶揄梁景仁讓自己發揮。

這二番,文慧心又贏了。

第三番,實力比拼。

新聞,是個高深的行業,選題,角度,人物,故事……每一個元素,都能決定一則新聞的好壞。

台下的陰招可以出盡,可最終要比拼的還是硬實力。

巴士側翻這不是小事,文和梁都被授予了報道新聞的權力,怎麼選材,怎麼報道,成了關鍵。

文慧心以超常的職業嗅覺,讓自己人第一時間趕到了案發現場,獲得了第一手資料。

並讓手下人模擬出了巴士側翻的全過程,最終把大家關注的焦點,帶到了巴士的零件供應商,同時也是電視台的金主爸爸迪基機械商。

她判斷,是迪基機械的零件除了問題,導致這起事故。

看得出,文慧心抓住的,是關鍵詞「真相」。

但梁景仁不這麼認為,他關心的,是事發前司機和乘客的吵架。

所以,他將目光對準了司機的故事,想通過司機個人的失誤,引出新聞的焦點,奪取觀眾的眼球。

兩方完全是兩個角度,但結果,卻大相逕庭。

顯然,梁景仁的選題更加「保守」,他關注的是八卦輿情,為了不得罪金主爸爸,他第一時間派人到醫院,拍下了公交司機被警察帶走的全過程。

而文慧心的選題,更為大膽,一旦選題成立,那得罪金主爸爸勢在必行,即便金主不找她麻煩,電視台高層的不滿,也夠她喝一壺的。

更讓人費解的是,為了迴避迪基機械,她還準備採訪迪基的死對頭廣翔重機。

這是要不破不立?

以上這一切,不過是短短一集的內容。

可見整部《新聞女王》,不僅節奏更快,而且內容夠紮實。

一切劇情,都在故事推進過程中不斷發展,在文慧心和梁景仁相鬥的大前提下,權力的使用,陰招的放出,言語的爭鋒,職場的玄機,一個個被盡數呈現。

不僅如此,單單看這部分,觀眾還能知道,原來我們每天看到的新聞報道,背後還有如此一觸即發的高能時刻。

這1集,就幾乎拍出了其他劇10集的效果。

港劇最大的特點,在《新聞女王》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才是真正屬於港劇的絕地反擊。

二、人物豐滿,性格鮮明,人性的灰色讓人慾罷不能

港劇第二個最為出眾的特點,是豐滿的人物形象和鮮明的人物性格。

跟其他地區劇喜歡塑造單一人物不同,港劇往往喜歡用大量的鏡頭,去刻畫人物特點,洞察人性幽微。

在港劇中,很少看到高大全的人物,再正派的形象,背後總有讓人唏噓的反面和陰暗面。

但這,往往就是最真實的人性。

港劇是不避諱人性的,這也是港劇經典角色頻出的原因。

這次,佘詩曼用她的文慧心一角,告訴我們港劇的人物,到底該怎麼塑造。

《新聞女王》的絕對女主,毫無疑問就是佘詩曼飾演的文慧心。

而文慧心這個角色,與其他劇中的女強人,還真不一樣。

我們印象中的女強人,無非兩種。

一種屬成長型「美強慘」,從小受盡欺凌和虐待,但臥薪嘗膽自我蟄伏,最後成功復仇上位。

另一種屬控制型「女頻」,出場就自帶強勢性格和基因,男性都主動為她服務,而後經歷各種曲折變主宰。

但文慧心,兩種都不是。

佘詩曼的文慧心,既有傳統女強人應有的特點,比如超強的執行力,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

一整個團隊十多人,全靠她集合在一起。

發生了新聞大事件,無論什麼題材,她都能一語中的,找到最為精彩,最抓眼球的那一個。

安排同事工作,面面俱到,事事考慮得都很周全。

而面對名人和大老闆,敢於揭老底對著干,不怕天不怕地,為了目標不擇手段。

但,文慧心也有她自己缺點。

比如在職場混久了,她早已有了自己控制別人的一套手段。

開頭曾提到,她在播出時要挾高層,從梁景仁組挖過來一個名叫唐芷瑤的女孩。

表面上,文慧心打著關心下屬,提攜後輩的旗號,實際上對唐芷瑤卻各種打壓和PUA。

新聞現場,一直逼她去做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拿不到貨車監控,唐芷瑤差點被司機猥褻。

雖然司機收手,但為了達到文慧心的要求,唐芷瑤砸了別人的車玻璃,被告了刑毀。

要採訪金主對頭的總工程師,這樣的任務,文慧心自己都未必能完成,她卻讓初出茅廬唐芷瑤去請。

最後被逼無奈,唐芷瑤只能當眾下跪,丟失了所有尊嚴。

可在順利完成採訪,唐芷瑤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在台里站穩腳跟時,卻被文慧心以抹黑公司形象,開除了。

用完即棄,這是文慧心對唐芷瑤的做法。

實際上,在她的世界裡,所有人都是她的棋子,為了達到目的,她可以肆意犧牲任何人。

就連她身邊最親近的女助理曉薇,她也不放過。

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前面罵得狗血淋頭,後面又假惺惺安慰,好讓曉薇對她死心塌地。

這套厚黑學,文慧心玩得很溜。

職場上,她可能是個女強人,但從普世價值來看,她也並非是個好人。

佘詩曼畢竟是多年的港劇元老,在塑造這類角色上,尺度拿捏得剛剛好。

跟大佬一起打麻將,滿臉都是諂媚的笑容。

看到電視台上,曉薇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穿衣服,那一瞬間心理不滿的變化,反映在表演上,細微到讓人無法察覺,卻又十分深刻。

而在訓斥屬下的時候,那眼神一出來,就有種無理上司的感覺。

只能說,佘詩曼演的活,也演得好。

除了在職場和人性上發揮的筆墨,雖然《新聞女王》不是愛情劇,但在男女生活上,劇情也沒落下。

這邊,她能和小鮮肉毫無壓力地在一起;

完事兒被要求再要溫存時,她還能既威嚴又巧妙地用工作為由拒絕。

那邊,跟停車場的瘸腿大叔又能輕鬆調情;

一個麵包一根蠟燭就拿下「芳心」,還大手一揮,開了十萬塊的支票。

你看,高高在上的「新聞女王」,也有一身的塵世俗氣。

能端著紅酒在高端場合侃侃而談,也能在普通生活里打情罵俏。

一個足夠複雜的文慧心,對觀眾來說,才是一個好的文慧心,也是一個活的文慧心。

這一點上,《新聞女王》足夠甩其他劇幾條街。

當然,劇中的角色都很豐滿,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和形象。

比如:喜拍馬屁但業務能力一般的梁景仁,最大的特點是虛偽和陰險;

不是直播時搞搞小動作,就是挖文慧心身邊的女人。

再比如:認真做工作的張家妍,不站隊不搞事,一心只想報道新聞,把真相還給大眾,有時候甚至有些偏執,連男朋友都可以不要。

將這些形象結合在一起,港劇的第二大特點,便也呼之欲出了。

三、奔放但不過度,現實卻不說教,稱得上是年末港劇「王炸」

看港劇,總有一種與大陸劇完全不同的感覺,卻又說不出來。

其實,這是港劇中不太被大家熟知的特點,那就是奔放。

港劇往往能在簡單的場景中,演出極其強大的戲劇張力,這是因為港劇演員不拘泥於表演方式,港劇中也有不少即興發揮的名場面。

《新聞女王》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

所有的衝突,幾乎當時就擺上了台面。

文和梁的衝突,是完全公開化的。

大家打眼一看,就知道兩人不對付,一個肯定要搞另外一個。

衝突的公開化,反而沒有大陸劇中那種,表面藏著掖著,大家像好朋友一樣相安無事,背地裡卻往死里整的陰謀感。

比起大陸劇的「斗」,港劇直白,奔放,衝著誰去就是誰,想展示什麼就展示什麼,反而讓觀眾有了看「斗」的快感。

這為文慧心和梁景仁的職場戲增加了一層看點,三個女主播的唇槍舌劍和各出奇招,也讓觀眾們欲罷不能。

所謂斗,就是層層嵌套。

高層有高層的鬥法,底層有底層的鬥法,一個最終的邏輯,是為目標和上位服務。

而劇中的這些演員,也都秉承著香港演員的表演特性,生動不刻板,表達多樣化卻不浮誇,看起來真正是港味十足。

如果說演技只是表現手法,但港劇在內核深度上,挖得其實也更深更全面。

就拿《新聞女王》來說,有很多看不見的社會「潛規則」和現實,都含在了劇情里。

底層小女生拼死拼活工作,卻成了棋子,雖然可以放棄底線,卻被大佬嫌棄。

高層女性雖然到了競選基金會長的層面,但依舊逃脫不了被家暴的命運。

默默無聞的實習生,進了大公司,就只有打雜複印被嘲弄的份兒。

只在乎真相的記者,在台里卻被處處排擠,不僅調查到的數據無法公布,還被上鏡的主播打壓。

給小朋友們看病的慈善基金來歷清晰,巨額款項的去處卻絲毫不明。

基金會大佬的兒子拿錢泡妞玩賭,真正想要做事的主席,卻被八卦新聞嚇得門都不敢出。

一樁樁一件件,映射的都是香港社會的現實,訴說的都是那些明媚陽光下,見不得人的陰暗角落。

這也是港劇所具備的共同特點。

細細看來,《新聞女王》踩中了港劇的每一個爽點,卻沒有陷入當下港劇創作的窠臼。

雖然有些情節有脫離現實的嫌疑,但總體來說,依舊是一部十分勁道的港劇。

這些年我們雖然見證了港劇和港片的衰落,但不可否認的是,港劇的魂兒還在,尤其在佘詩曼這樣的演員身上,我們看到了港劇重新站起來的希望。

番茄君斷言,佘詩曼的這部《新聞女王》能帶著港劇榮光,再次火遍全國。

港劇這把火,能不能火到明年,就看《新聞女王》之後的表現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