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遭職工集體訴訟;優衣庫挖角奢侈品;價格沒談攏的7-11暫時還不賣丨品牌周報

2024-09-08     36氪

整理丨彭倩

Big News風波不斷,娃哈哈遭職工集體訴訟

剛經歷請辭風波的宗馥莉面臨新考驗。

9月6日,據媒體報道,娃哈哈集團近期要求員工重新簽署勞動合同(改簽宏勝飲料集團)、以較低價格回收員工持股會股權,致使娃哈哈集團職工權益受到損害,不得不自發成立維權會,目前已正式提起法律訴訟。

9月7日,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通過娃哈哈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否認「要求員工重新簽署勞動合同」。並稱媒體報道相關內容存在嚴重失實。

此次糾紛的前情,是宗馥莉已全面掌控娃哈哈。一周前,工商信息顯示,娃哈哈集團的法人代表,正式從宗慶後變更為宗馥莉。至此,宗馥莉不光出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也全面接手宗慶後所持娃哈哈集團29.4%的股份,包括全資持有宏勝飲料集團。

然而,自2024年8月以來,娃哈哈集團員工陸續被要求終止與娃哈哈集團的合同,轉而改為與宗馥莉控制的宏勝飲料集團簽訂勞動合同,這導致員工在娃哈哈集團享有的「乾股分紅」待遇被徹底取消,員工擔心自己的未來收入也沒法得到保障。此外,2018年那次「回購」和「乾股」改革時,也沒有人對職工持股會積累收益和股權價值進行過任何審計或評估,他們是在不透明的狀態下被迫接受「回購」。

此次糾紛讓娃哈哈長期以來的股權隱患再次浮出水面。娃哈哈最大的股東是國企,但實際經營基本上是宗家說了算。這在於娃哈哈實際是兩家公司,而同樣的娃哈哈產品,一些是由娃哈哈集團所有,擁有娃哈哈商標,一些則是由宏勝飲料集團所有,掌握著娃哈哈的生產和銷售渠道,而娃哈哈集團在宏勝的股權占比是0。

複雜的股權結構、最高管理者換代,都令這家老牌飲料公司在今年遭遇了不小的危機。

擺脫價格競爭,優衣庫挖角奢侈品

平價快時尚價格戰不停,優衣庫試圖差異化競爭。

近日,優衣庫宣布英國設計師 Clare Waight Keller 將擔任創意總監。此前她曾是法國奢侈品牌 Chloé 和 Givenchy 的創意總監,為哈里王子和梅根的婚禮設計過婚紗,與優衣庫的合作始於去年的 C 系列。

聘請大牌設計師設計單獨的系列,一直是優衣庫吸引消費者的重要策略。例如,優衣庫也曾聘請法國設計師品牌 Lemaire 創始人 Christophe Lemaire為「Uniqlo:U」的創意總監。但不同地是,此次 Clare Waight Keller 將負責「life wear」整體,意味著她的設計將覆蓋優衣庫所有產品線。

不同於 HM 和 Zara 高舉高端化進而漲價的大旗,優衣庫想讓消費者用較為便宜的價格買到好設計,因此一直沒有為設計師系列單獨標出更高售價,但很顯然它一直在追逐時髦、高級感。

在當下的消費趨勢下,一茬又一茬的設計新穎的平價服裝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再疊加巨大的成本壓力,曾經擁有絕對價格優勢的優衣庫也感受到了壓力。

當99元的餃子包、99元-149元的聯名T 恤都被嫌貴,"基礎款漲價、折扣變少、質量下滑"等問題也越來越頻繁在社交媒體引發討論,優衣庫想用形象更為高端的好設計留住消費者。

可口可樂:將在中國專注核心業務

消費環境巨變,品牌都在調整戰略和心態。

近日,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國際業務發展總裁柏瑞凱參與巴克萊銀行全球消費品年度會議,他以中國市場調整戰略為例,講述品牌未來該如何推動全球業務穿越周期。

柏瑞凱稱,在中國市場,可口可樂公司決定真正重新調整戰略,專注於在核心業務上贏得成功,專注於其能夠制勝的品類。

在消費市場高速增長的時期,作為一家全品類飲料公司的可口可樂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攤子越鋪越大,從汽水、果汁、茶飲、瓶裝水到咖啡、牛奶、含酒精飲料應有盡有。如今,面對頗具挑戰性的環境,可口可樂選擇轉變打法,走一條確定性更高的增長路徑。

自去年以來,可口可樂就重新對中國市場多個業務進行優先排序,重點品類將縮小為基本盤含氣飲料(可樂、雪碧和芬達)和增長亮眼的果汁(美汁源)、高端即飲咖啡和即飲茶業務(如 Costa 咖啡),以應對逐漸承壓的消費環境。

如今,可口可樂公司仍面臨來自大環境的挑戰。今年下半年,中國市場和歐亞大陸均不如預期的那麼樂觀。

沖向百億營收,珀萊雅5年後再賣香水

作為為數不多還在高增長的賽道,香水也吸引到了如今業績狂飆的珀萊雅。

據青眼報道,珀萊雅備案了一款「珀萊雅啟時集致香水」,這也是珀萊雅時隔五年再度備案香水產品。從產品包裝和命名來看,該款香水延續了珀萊雅去年上線的高端能量系列風格,這或是珀萊雅推出的首款高端系列香水。

珀萊雅曾很早看到香水賽道的潛力。2019年,珀萊雅備案海洋星空香水、月影星辰海洋香水等4款香水以來,目前,上述4款香水均已註銷。根據青眼的說法,這款香水會做成單獨的品牌還是只是作為護膚品的贈品,目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在美妝護膚品牌做到一定體量後,完善產品矩陣,增強品牌綜合競爭力成了品牌在新階段必要的布局,尤其香水賽道如今正迎來高速增長的發展期。近日,綜合多家證券機構預測數據,珀萊雅今年的營收或將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10億元。此外,國貨美妝集團也可以借鑑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集團的多品牌、多品類的布局策略,降低對單一產品類別的依賴風險,增強品牌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不過,在高增長的同時,中國香水市場仍外資大牌高度壟斷,國貨香水雖然如今也開始嶄露頭角,出現觀夏、document聞獻、meltseason等優質品牌,但規模仍然較小,且多為外資大牌投資。國貨香水能否真正借勢而起,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檢驗。

「世紀收購」價格沒談攏,7-11暫時還不會賣

7-11不滿賣身價,拒了價值387億美元的收購提議。

兩周多前,7-11便利店的母公司 Seven&IHoldings 收到一份初步收購要約,來自加拿大的便利店運營商 Alimentation Couche-Tard。收購消息一出,Seven&I Holdings 的股價上漲了近23%,創下該公司歷史上單日最大漲幅,市值達到了約380億美元(約2713.2億元)。

9月6日,據外媒報道,7-11已經拒絕零售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 的收購要約,並稱該要約「嚴重低估了7-11母公司的價值」。

7-11發源於美國,是現代便利店的拓荒者,隨後卻在日本發揚光大。1973年,加入伊藤洋華堂的鈴木敏文說服董事會,拿到美國7-11的特許經營權,後來,通過收購和重組等方式,7-11在2005年正式成為日本公司。日本7-11針對本土文化對該品牌進行改良,將熱狗薯條等美式鮮食改為關東煮、便當和飯糰,靠精準的自有商品和強大的服務能力逐漸獲得消費者青睞,並逐漸壯大為首屈一指的便利店品牌。

不過,近年來,在輿論和經營壓力下,7-11主動求變。7-11曾經是夫妻合夥經營的模式,由於這些店長年事已高,他們向公司申請取消24小時經營,但遭到消費者反彈;自2015年起,便利店在日本增長逐漸放緩,大部分便利店品牌都將增長目標放在中國等國際市場上,但7-11卻沒有很好的抓住時機,拓店的速度一直很慢,但這時在中國市場,美宜佳、羅森、全家都已開始壯大,加速奔跑,門店數是7-11的好幾倍。

老齡化和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下,2019年開始,7-11母公司宣布要進行改革,宣布將大規模裁員和閉店。但這番自救效果目前看來並不明顯,7-11 2024年2月期的業績數據顯示,其全部店鋪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僅3.8%,持續放緩。

如今,7-11已被Alimentation Couche-Tard盯上,收購與否仍未有定論,但無論如何,7-11 接下來的改革都至關重要。

營銷那些事兒MUJI 打造「small MUJI北京站」趣味微型展

為了持續給消費者提供新鮮感,MUJI 也開始辦展了。

9月1日,MUJI無印良品攜手日本微型攝影師、擬物創作者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舉辦的「small MUJI」展覽在北京開幕,為期兩個月。

這是 MUJI 首次來中國開展。其以「享受每日生活好物」為主題、MUJI的商品為基礎,通過16件微型展品為大家呈現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與風景。

瑞幸簽約脫口秀演員

期的實力派演員到綜藝熱梗藝人、體育明星、熱劇演員為代表的熱點系明星,瑞幸的選人一次次踩中年輕人的喜好。

近日,瑞幸宣布與脫口秀演員付航合作,該演員因酷似猴子的打扮和充滿激情的肢體動作被戲稱為「猴王」,據了解,此次雙方合作推出的產品,是《黑神話:悟空》的第二波聯名產品——「冰搖濃縮」系列。

擅長操作熱點話題的瑞幸在借勢《黑神話》聯名熱點的基礎上,將付航本人的形象特點與新品緊密聯繫起來,形成主題呼應的同時也讓討論熱度更為上漲,在社交媒體引發討論。

上新了,品牌百草味與美年達、7喜推出聯名產品「一口芒果條」

零食品牌想方設法推新吸引年輕人。

近日,百草味與美年達、7喜合作,推出聯名款口味的「一口芒果條」。據稱,該產品在今年9月初上市,融合了上述飲料的獨特口味及氣泡口感,成為該產品的主要賣點。

今年上半年,百草味已推出原味、生椰芒芒等多種口味的「一口芒果條」。據百草味透露,「一口芒果條」一經上市,就迅速問鼎抖音商城爆款榜、好評榜、人氣榜。

芒果條產品出色的市場反饋,以及百草味果乾已經積累的較強的用戶心智,是百草味選擇繼續加碼該系列產品的重要原因。

星巴克上新三款濃縮當季飲品

星巴克中國新品的口味的確越來越「中國」了。

9月2日,星巴克中國宣布,在全國7300餘家門店上新三款濃縮在地風味的當季飲品:燕趙板栗紅豆沙拿鐵、秦晉火晶柿子星冰樂、八閩柚子鐵觀音茶拿鐵。

這是星巴克在全國門店首次推出來自夥伴(即咖啡師)的靈感創作。與以往不同,星巴克中國這批秋季新品更為突出與不同區域特色風味的創意搭配。

星巴克稱這些新品的靈感均基於調研:「星巴克面向全國夥伴發出6000份問卷,邀請夥伴們探尋飲品創作靈感。最終151名夥伴代表組成『智囊團』參與靈感碰撞,展開為期1個月的新產品構思與創作。」

What's more麥當勞3年投10億在吉林開100家新店

麥當勞中國加速下沉,看上東北市場。

吉林省商務廳發布消息稱,其與麥當勞吉林昨日在長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麥當勞吉林表示,將在加大投資和拓展產業布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計劃在2024年至2027年之間新增100家餐廳,至2027年底,全省麥當勞總數將達到170餘家,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小食代)

Tiffany將在中國市場開設更多門店

Tiffany想在中國換一種打法:繼其宣布縮小上海旗艦店面積後,表示將在中國開更多門店。

LVMH 旗下高端珠寶品牌 Tiffany 計劃明年將在包括北京、上海內的更多城市制定新開業計劃,該品牌正加速中國門店調整和布局。相關資料顯示,其上半年累計實施近30個項目,包括新開業的南京 IFC、廈門萬象城、福州萬象城店鋪以及翻新的杭州大廈等,目前店鋪網絡的四分之一現已翻新完畢。

Tiffany 自今年以來加註中國市場,該品牌於1月中旬宣布入駐天貓奢品並開設天貓旗艦店後,4月在中國市場全球首發 Tiffany Knot 系列雙色金鑲鑽項鍊。(時尚商業 daily)

娃哈哈「10萬冰櫃投放招標」加碼線下渠道

奪回掌控權的宗馥莉正在押注線下渠道。

日前,娃哈哈官網上發布了「冰櫃維保及市場投放需求招標公告」,涉及61735個冰櫃不同年限的維保和10萬個智能冰櫃的招標。記者以創業者身份致電娃哈哈浙江辦事處。該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廠家投放的冰櫃都要求只放它自己的產品,不僅是娃哈哈,其他品牌也都會這麼要求。「2024年比去年多了一倍多,2025年還要增長,並且覆蓋全國。目前來看,終端銷量都還不錯。」(每日經濟新聞)

賽百味被指尋求再舉債23億美元

業績持續下滑,賽百味忙著找錢。

近日,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賽百味今年第二次進入資產支持證券市場,希望借貸23億美元。該交易是對定期貸款進行再融資。

雀巢新帥正式上任

業績表現不佳,法國人傅樂宏 (Laurent Freixe) 取代德國人施奈德 (Ulf Mark Schneider),正式成為瑞士食品巨頭雀巢的 CEO。

權力移交很快,這距離施奈德突然離職的消息宣布還不到10天。傅樂宏的名字早在2016年夏天就已經流傳開來,當時雀巢正在尋找薄凱的繼任者,但當時優先考慮的是來自雀巢之外的候選人。8年後,他對公司深入了解,並在38年的職業生涯中不斷攀升,直到成為拉美大區的掌門人,這反而被視為一筆重要資產。接任新帥後,傅樂宏必須「動員」這家全球食品公司的27萬名員工,並實現一個明確且反覆強調的目標:恢復顯著的有機增長。(世界報)

億滋中國任命新任財務負責人

億滋中國昨日任命范小航為大中華區財務部副總裁,她將於9月4日入職。據了解,原億滋大中華區財務部負責人楊軼廷於一年多前提出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其在海外家庭的訴求,該公司自那時起尋找他的繼任者。資料顯示,范小航此前主要在耐克與寶潔工作,過去9年曾在耐克擔任一系列重要職責和崗位。(小食代)

江南布衣全年利潤大漲逾36%

一片低迷的服裝行業也有過得不錯的品牌。

江南布衣近日公布2024財年業績,收入增長17%至52.4億元,毛利潤大漲19%至34.7億元,凈利潤大漲36.5%至2.3億元,毛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至66.3%。按品牌分,核心品牌JNBY收入增長17%至29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56%,速寫收入增長12%至7.5億元,jnby by JNBY大漲21%至8億元,LESS增長18%至6億元,其他品牌收入增長至1億元。

(參考來源:小食代、介面、時尚商業 daily、多家外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5033e7c556a1fad788d6798b43f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