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宣布後,張文宏凌晨髮長文!

2023-05-06     天津生活通

原標題:重磅宣布後,張文宏凌晨髮長文!

內容轉載自:極目新聞

當地時間5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最新聲明。聲明指出: 世衛組織總幹事同意委員會確定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PHEIC是世衛組織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發出的最高級別警報。

委員會於當地時間4日召開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第十五次會議,並向世衛組織總幹事提交疫情現狀評估及未來防控建議。總幹事採納後,於當地時間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新冠)大流行結束了」。 全球層面針對新冠疫情採取的防控措施都可能會逐步降級。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

見證了歷史

也有人稱:

依然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中疾控周報:

再次感染奧密克戎

只有少數人需醫療干預

5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DC weekly)發布《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國廣東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結果顯示, 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但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

文中介紹,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廣東省出現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情況。該研究調查了廣東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關因素。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2022年12月開始的第一波廣泛社區傳播中發現的。該研究估計,原始毒株原發感染的再感染率為50.0%;阿爾法或德爾塔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35.2%;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18.4%;奧密克戎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到6個月內的再次感染髮生率為4.0%。此外,94.2%的再次感染病例有症狀,但只有7.7%的病例需要醫療干預。

該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至6個月內再次感染的風險較低。在首次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然而,只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干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無論病毒變異或上次感染後經過的時間如何,既往感染所賦予的保護可能有助於降低再次感染後重症的發生率。研究團隊發現, 醫護人員的再次感染髮生率高於其他人群。

此外,至少在未來三個月內,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儘管如此,對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需保持監測,進行基於人群的常規抗體水平調查仍然至關重要。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還發布了《預先計劃的研究:第二波新冠肺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時間和規模——189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文中介紹,在大多數國家,由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第二波疫情,出現在第一波疫情發生後的5至7個月內,第二波疫情的規模明顯低於第一波疫情。此外,該研究結果顯示,在151個北半球國家中,有107個國家發生第二波新冠感染的尖峰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8月30日,這表明溫暖的天氣對遏制疫情傳播的影響有限。

張文宏最新發聲!

今天凌晨1點多,張文宏更新微博:「病毒還會存在,大流行已經過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經同此冷暖。」

以下為全文: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間23點45分落地,打開微信,第一條跳出來的消息就是世衛組織宣布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匆匆從熟悉的北京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出來,行李大廳熙熙攘攘, 沒有任何人理你,沒有人測體溫,也沒有健康碼,恍惚間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正常的感覺特別好。

三年多時間我們的新聞中總是會有新冠的消息。辦公室的疫情地圖每日都在告訴今天的發熱病人數量,新冠檢測陽性數量,還有病毒亞型,城市地下水監測的病毒拷貝數。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醫務工作者,抑或政府官員,似乎都在擔心正常的日子會回去,擔心剛剛活躍的經濟復甦會被打斷。

這次五一勞動節,全國人民大旅行,從上海城市進出的流動數據都已經高於2019年的五一勞動節。我們擔心的醫院急診發熱就診病人比例雖略有上升,但仍遠低於甲流流行期間的發熱就診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雖略有回升,但仍然處於極低水平。監測中國的新冠病毒亞型也已經逐漸和國際流行的病毒亞型趨同,都是以XBB為主,並且嚴重程度對醫療沒有造成壓力。

病毒還會存在,大流行已經過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經同此冷暖。

從機場出來的一剎那,深感一切都沒有發生,一切都已經發生。所有經過的一切,都會讓我們更好地面對未來。讓我們暫時道別,加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無論生活是艱難還是容易,只要我們不退場,終會看到我們期待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4b4d102d7c811579b5f37d1a082e2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