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這不,根據路遙經典小說作品《人生》改編而來的《人生之路》中,男主角高加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高加林出身貧寒,經歷的磨難可真是一個緊接一個。
好在,高加林的結局,沒讓觀眾失望,他身上散發出的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簡直讓人忍不住為其豎起大拇指。
慘遭頂替時,高加林不畏閒言碎語
出身寒門的高加林,只有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這一條路。
好在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從來不阻止高加林讀書,甚至可以說自高加林上學之後,他的父母就沒讓他下過地。
正也因此,高加林心想自己一定要考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只有這樣才能夠走出黃土高坡。
然而在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卻遭受到了高雙星的截胡,所以高加林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吃不喝,一個勁地埋怨自己不爭氣。
正當所有人以為高加林會一直這樣渾渾噩噩下去時。
高加林卻出乎意料地走出了房門,不僅敢於直面一切閒言碎語,還大方從容地為即將遠去的高雙星送行。
工作條件艱苦時,高加林能夠苦中作樂
高雙星決心搶走高加林的大學名額時,高明樓曾向自己的兒子高雙星保證過,一定想辦法彌補高加林,最次也會給他找個工作。
起初高加林是打算回學校復讀一年,但高母上山采核桃的時候,不小心從山坡跌落,家裡為此承擔了一大筆醫藥費,再也拿不出多餘的錢供他上學了,所以高加林就在迫不得已之下去馬店小學擔任教師。
在去任職之前,筆者還對高加林未來的工作單位滿懷期待,沒成想那所謂的學校其實就是一堆破屋爛牆,而且算上高加林之後也就只有三個老師,還會經常性地拖欠工資。
可儘管工作條件是如此差勁,高加林卻始終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甚至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如何把學校辦好,讓學生們能學習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識,並且還抽時間寫作,被刊登在了農民報上。
突遭變故時,高加林勇於承擔責任
上海大學生攝影師陳方明來到馬店小學進行採訪時,讓高加林對大城市充滿了好奇與驚嘆。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早地接觸和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高加林就跟劉巧珍商量,用拖拉機帶孩子們進城長見識。
原本這是一件好事,但因為滿囤亂跑慘被車撞,所以直接害的好事變壞事,高加林也因此受了處分。
其實放以前,這點事情不至於讓高加林丟掉工作,但當時正趕上撤點合併以及裁員,所以高加林就這樣灰溜溜地收拾東西回家了。
倘若這事擱在其他人身上,肯定會儘可能地避免再跟滿囤見面,畢竟到了人家那裡,極可能會受到責備與辱罵。
但高加林卻毫不猶豫地衝到滿囤家,任打任罵的同時,還不忘幫滿囤把農活乾了。
人生春風得意時,高加林可以戒驕戒躁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這事是真的一點也不假。正當高加林為自己的前路而發愁時,在外面當團長的二爸突然退伍返鄉了。根據原著小說《人生》的描述,二爸當上局長,並給高加林在報社找了工作。
不得不說,二爸的出現對於高加林而言,不僅是天降甘露,更是意味著他春風得意的時刻到了。
但是嘛,高加林的本性還是跟他爹一樣,都是那種想要腳踏實地,不貪不占的老實人。
所以對於他來講,能進報社寫文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利用二爸的關係去得到更多,那可是高加林想也沒想,並恥於去想的東西。
也正如此筆者才說高加林沒讓觀眾失望。
綜上所述,高加林是好樣的,他百折不撓的精氣神,是所有人理應嚮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