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為何會戰敗?他們究竟輸在了哪裡?

2024-01-16     一畫書畫

原標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為何會戰敗?他們究竟輸在了哪裡?

世界上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並最終都以德國的戰敗而結束。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僅僅相隔21年。21年對於一個戰敗國來說,恢復國力顯然時間是不夠的。更何況,了解德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德國是個自然資源匱乏,人口也不是很多,國土面積也不是很大的國家。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在1939年9月向波蘭發起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以「戰爭狂人」希特勒為元首的德國開啟了對歐洲的收割,僅用27天征服波蘭,23天就掃平了挪威,號稱歐洲陸軍最有實力且擁有斥巨資築造的專門防止德國入侵的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德軍也僅用了39天就拿下。可憐的童話王國丹麥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更是不堪一擊,德軍僅用1天就將其收服。如此所向披靡的德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歐洲。但不管德軍多麼神勇,最終還是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他們究竟輸在了哪裡呢?

武力再強,失去人心的戰爭也終將面臨失敗

首先,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格局重新劃分,與德國遭受巨大的損失有巨大關係。德國喪失了12.5%的領土和10%的人口,而且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很不平衡,又面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為了發展本國的經濟,軍事實力方面發展較快的德國、義大利以及日本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因此以他們三個國家為首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一場謀求自身發展的侵略性戰爭,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來滿足自身發展需要。這種損人利己的非正義之戰,自然不會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因此從全世界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不得人心,必遭反抗的戰爭。而民心所向才能最終所向披靡,所以在後期全世界進入反法西斯戰爭階段,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反戰和抗戰高潮。

其次,作為非正義方的軸心國和同盟國,雖然都同屬非正義一方的陣營,但他們內部也仍然各自為政,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雖屬同一陣營,但是仍然沒有歸屬感。因此,我們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軸心國和同盟國數量不少,但真正在前線戰鬥的還主要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這三個國家,戰爭消耗的也主要是他們的兵力和武器資源。而除了這三個軸心國,很多其他的軸心國和同盟國,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國的強大軍事實力的脅迫,不得不留在非正義一方的陣營。而這些軸心國及同盟國,之所以沒有歸屬感,是因為非正義一方的陣營沒有一個切實的組織將他們的利益連接起來,沒有形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利益共同體,而且形成的同盟國相互之間沒有什麼共識性的目標及約束,導致他們的同盟形同虛設,如同散沙。

本就是不得民心的戰爭,自己陣營的同盟夥伴又跟自己不是一條心,這足以為德國的失敗埋下伏筆。

戰略上的錯誤逐步將德國送上失敗的道路

德國在二戰期間,著實貢獻了不少經典的戰役,也可能是戰爭之初的所向披靡滋長了希特勒的狂妄與自大,最終在二戰中,瘋狂的希特勒不得不為自己戰略上的錯誤買單。

1940年5月20日,德國的裝甲軍已經將英法聯軍包圍在敦刻爾克,只要迅速發起攻擊,英法聯軍只怕悉數命喪於此。而然,希特勒卻下令,裝甲軍停止前進,而是讓德國的空軍來解決。然而他忽略了空軍作戰的劣勢,第一,空軍作戰對天氣要求比較高,要有一定的能見度。而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期間,曾不止一次地出現陰雨大霧天氣,這給英法聯軍撤退提供了天時。第二,空軍作戰轟炸敦刻爾克港口,使得港口幾乎被夷為平地,英法聯軍運送撤退士兵的船隻只好停靠海灘,而空軍投放的炸彈落在海灘上,威力被海灘消解一部分,其殺傷力減弱。這為敦刻爾克大撤退提供了地利。第三,英國空軍出動,與德國空軍對戰,全力保護英法聯軍撤退。同時,英國動員周邊所有能動員的船隻,均參與救援行動,先後有近900艘船隻參與救援。這為敦刻爾克大撤退提供了人和。撤退方的天時地利人和對進攻方德國的戰略失誤,使得在本次大撤退中,英法聯軍總計撤出近34萬人,為日後與德軍對戰保存了有生力量。也為德國的戰敗奠定了基礎。

除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略上失誤,在對英國的不列顛空戰上,希特勒也同樣犯了戰略錯誤,原本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的德國空軍與英國空軍對戰中,幾乎使英國空軍元氣大傷,他們毀壞了英國空軍的指揮系統,切斷指揮中心與飛行員的聯絡,而且,因為在空軍數量上有絕對優勢,英國空軍飛行員疲於應付德國空軍的高頻次空襲,飛行員的傷亡慘重,尤其是有經驗的飛行員幾乎損失殆盡,人員上已面臨青黃不接,指揮系統又被摧毀,地面供戰鬥機起飛的機場也都遭到嚴重破壞,只要德國空軍繼續堅持一段時間,英國空軍很快就被其消滅,徹底喪失戰鬥力。但就在這個時刻,希特勒下令將攻擊目標轉向轟炸倫敦,以破壞英國國力為目的。就是這樣的戰略決定,給了英國空軍8天的修復期,原本臨近崩潰邊緣的英國空軍得到了喘息與休整,迅速集結力量,組織了300餘架戰鬥機馳援倫敦,在一天的交戰中,德軍損失較大,這次對戰,讓德軍意識到,他們不但沒有消滅英國空軍,相反英國空軍還很強大!

類似這樣的戰略失誤還有很多,比如希特勒自大地抱著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針,在入侵蘇聯時,沒有採納放棄攻擊基輔,直接向莫斯科發起斬首行動的建議,導致將進攻莫斯科的戰役拖到了冬季才開始。而他另一個錯誤是,面對冬季開展的莫斯科戰役,他竟沒有給士兵們準備抵禦冬季寒冷的棉衣,導致士兵在莫斯科戰役中備受冬季冷氣候的摧殘。

兩個豬隊友尤其是義大利的拖累,加速了德軍的失敗

作為軸心國,除了德國,他還有兩個同盟夥伴,但是這兩個同盟夥伴堪稱豬隊友,尤其是義大利。曾有人說,如果給這三個軸心國的戰鬥力評分值,德國如果是200分,日本就是1分,而義大利應該是負100分。可見在二戰中,義大利拖後腿的程度。據說在義大利參戰期間,他的軍事準備就很充足。各個兵種的最基本的武器裝備都不符合作戰要求。而且義大利官兵的素質也頗為揪心,士兵中懼戰怕戰的作風也是出了名的。相傳,在中非,義大利500多名士兵奉命防守一個機場,他們有很堅固的防禦工事,而且武器裝備及彈藥都十分充足,而進攻他們的是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人數也少於他們100人的英國軍隊,在雙方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連英國指揮官對這次的進攻都沒報什麼希望,但最終卻在戰鬥剛打響,義大利這500多名士兵就舉白旗投降了。英國軍隊就這麼草草的贏得了勝利,英軍指揮官更是一頭霧水,勝利來得太突然又太輕鬆了。事後,英軍詢問義大利軍官,為什麼會投降,義大利軍官竟生氣地回答說,因為他們沒有工具能夠撬開裝彈藥的箱子!如此白痴又戰意全無的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當然是德國的負累。

在義大利攻擊埃及失敗,並丟到基勒內卡的時候,德國為了救被俘的13萬義大利軍,不得不推遲一個月發起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而且在救援中還使用了非計劃內的7000多輛卡車,這給德國東線戰況及計劃帶去很大的影響。關於義大利軍隊全無戰意,經常被俘,而且每次俘虜數量之眾的現象,戰場上已經不以人頭為單位計算,而是用「畝」這個測量面積的計量單位來計算,可見義大利軍隊在這場戰役中的作用。有人開玩笑地說,義大利軍隊怕不是在給殘酷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增添幽默感的吧。更有人總結,英軍以30輛坦克3萬士兵與擁有400多輛坦克40萬義大利士兵對戰,最終英國軍隊俘虜了5畝地的義大利軍官,200畝地的義大利士兵。如此的戰損比,義大利軍隊怕是得當仁不讓地被釘在二戰德軍豬隊友的恥辱柱上了。

除了義大利軍隊以及軍需物資方面的準備不充足,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義大利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墨索里尼據說也是個剛杆自用,獨斷專權的傢伙。他在軍事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沒有聽從暫時不參戰的勸諫,硬是加入了戰爭。而且他還曾發動了一場突襲希臘的戰爭,希望取得突襲希臘的勝利,以此擺脫德國的主導,顯示自己能與德國平起平坐。然而事與願違,最終卻以慘敗收場。後來的戰爭中,墨索里尼被拘押和囚禁,德軍又勞心勞力派出特種作戰部隊將其救出。

相比義大利的種種拖累,日本軍隊似乎沒有這麼荒謬,但其實不然,義大利雖是拖累,但殺傷力都不算十分巨大,而日本的作為就更像是平時是個乖孩子,但關鍵時刻掉鏈子,給德國捅了馬蜂窩——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這次偷襲,將終結二戰的絕對力量美軍徹底地牽進了二戰的戰局之中。一次犯錯徹底將自己和德國送上了斷頭台。

擁有這樣的兩個豬隊友,也算難為德國能堅持這麼久了。所以德國失敗是必然的。

德軍必敗的其他原因

戰爭打的其實是資源,是國力,是人力。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在國力恢復不充分的情況下,發起二戰,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占領歐洲大部分地區,並迅速侵略擴張,即便占得上風,也仍然會有損耗。更何況在對英國、蘇聯發動侵略時,遭受重創。英國本身就是當時的強國,無論是在軍事實力上,還是世界格局上影響力上,亦或是綜合國力上,都有很雄厚的實力。而且英國的海軍十分強大,德國對英國的侵略計劃,也因為德國的戰略失誤而破產。而蘇聯,國土廣袤,以前在其他歐洲領土面積相對較小的歐洲國家,德國的閃電戰無往不利,但在廣袤的蘇聯大地上就失效了,再加上,希特勒嚴重低估了蘇聯的戰爭潛力和能源實力,最終,東線上蘇聯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征服柏林,擊敗德軍。美軍就更不用說了,國力強,軍備物資及能源充足,後加入戰場,損失最小但卻是二戰取得勝利的絕對性力量之一。人都說雙拳難敵四手,德國發動二戰,樹敵太多,一直在損耗自己,後備補充資源不足,如果說軍用物資還可以強取豪奪,但德軍卻解決不了兵源枯竭的問題。

除此以外,納粹德國還鼓吹種族主義,將日耳曼民族奉為優等民族,而其他民族均為下等民族,尤其是猶太民族被視為劣等民族,並對其進行大肆屠殺,這讓很多猶太民族的科學家及人才逃離德國,去往遠離戰場的美國,人才的流失也對德軍造成影響。

還有一些客觀原因,也導致了德國的失敗,比如在幾次重要的德軍戰敗的戰役中,德軍曾多次吃天氣及氣候原因的虧,要麼就是天氣原因使得德軍損失慘重,要麼就是天氣原因保護了對方,使得對抗法西斯的力量得到恢復或喘息之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20f99afd6fa13fa3550208cbd3167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