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才火遍全國,但事實證明,張頌文已走上了男演員的另一條大路

2023-02-02     青石電影

原標題:47歲才火遍全國,但事實證明,張頌文已走上了男演員的另一條大路

這段時間,你一定對高啟強三個字不陌生。

隨著國劇《狂飆》的熱播,劇中的大反派高啟強引發空前的網絡熱度。

貫穿21年的劇情時間線,該角色從小魚販一步步成長為隻手遮天的黑大佬,形象極具張力。

從前期的唯唯諾諾,到一步步黑化走向深淵,該角色被演員張頌文演得極為出彩。

而張頌文演技光芒帶動下,戲外甚至還產生了一波所謂的「強哥效應」

比如,角色高啟強愛吃的豬腳面就成了網紅外賣。

《狂飆》熱播期間,廣州、廈門等地的豬腳面生意一路狂飆。

在杭州,外賣增幅甚至一度達到了10倍之高。

而角色愛品讀的孫子兵法,也火了。

《狂飆》熱播期,不少店家就看準了這個噱頭,直接打出了「高啟強同款」的標語。

而角色的出彩,更讓扮演者張頌文獲得廣泛讚譽。

某平台上,對《狂飆》劇組的演技打分中,

多達3.3萬名網友點評下,張頌文得到9.9分的分數。

評論區里,網友更是發出調侃:

嚴查高啟強,他不像是演的!

無可爭議,47歲的張頌文已成了2023年的第一個頂流。

張頌文其實也就是這幾年才被觀眾所熟知,但是在本劇之前張頌文更多的是戲紅人不紅和業內認可,直到這部劇的出現才迎來他真正被全國普通觀眾所關注。

這時候,我們就要好奇了,為什麼這麼好的演員直到今天才爆紅呢?

所以,「建議嚴查」張頌文的發家史,這樣才能知道這個人有多厲害?

2000年,他以25歲「高齡」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與周一圍、車曉成為同學。

也是在那一年,他才算真正接觸演戲。

但與更顯稚嫩的同班同學相比,張頌文的經歷很另類。

嚴格意義上說,入學前的他是個「社會人」。

早在16歲高職畢業後,張頌文就進了社會打工。

這段期間,他是多種崗位輪流干。

他不僅當過酒店服務員,也當過流水線工人,還曾是個裝空調的師傅。

他最長的一次工作經歷,則是在家鄉韶關當導遊。

由於當時旅遊行業很景氣,一年只休3天的他甚至月薪能突破2萬。

但儘管事業漸入佳境,張頌文卻有點小心結。

自小愛看戲的他,內心藏著一顆當演員的心,但卻有些自卑年齡來不及。

在與某位女同事的閒聊中,張頌文倒苦水一般說出他的苦惱。

結果,對方一句「這有啥?張藝謀還28歲學電影呢!」敲醒了他。

這樣的雞湯鼓勵對大多數人並沒有用,但對於張頌文來說卻意外成了助力。

在同事的鼓勵下,抱著「試一試」心態的張頌文開始備考。

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

豐富的社會閱歷儲備,和後天的勤勞努力,竟讓張頌文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

2000年,他正式考入北影,演藝夢也始於這一年。

在頂著「全校年紀最大」的頭銜入學後,「倉促改行」的張頌文很快遇到了問題。

最直觀的問題有兩個。

第一個,口音劣勢。

由於自小在廣東長大,張頌文的鄉音還很濃重,這在大一時期相當明顯。

為此,老師直接放下狠話:

四個月內,你改不掉口音就退學

為此,張頌文以瘋狂苦練來拯救自己,經常把小石子含在嘴裡練習。

在四個月的瘋狂補救下,主打勤字訣的張頌文竟真的把口音糾正到合格標準。

口音這一關,他算是過了。

但緊接著第二關更難辦:形象劣勢。

對比年輕靚麗的同學,歲數更大的張頌文沒有什麼優勢。

而這,也讓他屢屢在校園選角上遇冷。

當時,劇組到北影挑人是常事。

身為班長的張頌文一次次將同學領出來見劇組,但自己卻一次次被忽略,鮮明對比讓人很心酸。

現實中的張頌文,也深知形象的劣勢是不可逆的。

於是,他選擇以力所能及的其他方式來補足。

隨後的大學生涯,張頌文以瘋狂努力讓自己的成績穩固前列,並希望能用成績讓人發現自己。

畢業時,他就直接以專業第一的身份結束學業。

為此,張頌文以「拚命」形容自己的狀態:

我知道這應該是我終生的職業,我沒有時間了,我就得拚命。

2004時間線:

畢業後被嘲侏儒,嘗遍北漂心酸

事實上,張頌文在校期間也不是零戲約。

大四時,他曾受老家廣東當地電視台的邀請,出演了粵語喜劇《乘龍怪婿》。

當時28歲的他,在劇中跨齡飾演五十多歲的主角賈發,形象不僅毫無違和感,表演更相當逗趣。

最終,這部小成本粵語喜劇在廣東地區反響熱烈,至今仍是不少廣東網友的童年回憶。

但遺憾的是,儘管《乘龍怪婿》評分高達9.1分,該劇的熱度卻更多局限在粵語地區。

熱度並不出圈之下,張頌文實際上是劇紅人不紅。

因而,直至2004年正式畢業,張頌文仍是圈內的「小透明」。

儘管不斷往劇組投簡歷,但沒有形象優勢也沒背景依託的他,「求戲之路」屢屢受阻。

畢業前期,他就不斷遭受著慘痛打擊。

第一年,面試280家劇組無果;

第二年,面試360家,接著被拒;

第三年,又有接近200家劇組說了不。

三年內足足840個劇組的拒絕,讓他感受著現實的殘酷。

更心酸的是,這段期間,他還遭遇過「羞辱性」嘲諷。

據本人回憶,某次劇組面試時,他就被副導演現場舉例:

什麼人做不了演員?
你就看他(張頌文)。
他長得第一個,侏儒,第二個像個猿人一樣。

這近乎人身攻擊級別的點評,無疑對演員是巨大打擊。

多年沒機會之下,他甚至被逼得「半改行」當起老師。

2008年,他成立一個表演工作室,以專業知識指導非科班出身的明星。

由於紮實的業務能力,也由於認真的教學態度,張頌文工作室很快打出口碑。

隨後多年,他的工作室一度吸引了林志玲、鍾漢良等人上門求學。

但在工作室風生水起之際,張頌文也隱隱有些落差感。

「學生們」一個個戲約多多且片酬不菲,作為「老師」的張頌文卻始終收入微薄,名氣不顯不揚。

不得不說,這直觀對比讓人很無奈。

2019年時間線:

十餘年等待,終於等來了「狂飆期」

成年人的世界沒那麼矯情,100次崩潰後也會有100次治癒。

這句發在張頌文社交帳號的話,也是他對早年「小透明」生涯的一種回應。

儘管畢業後多年發展不順,但張頌文並未就此放棄。

一方面,他將拍戲熱情投入到教學,幫助不少明星演技突破。

另一方面,他一有機會就為自己找戲約,從不放棄事業的長遠規劃。

孜孜不倦尋找機會下,張頌文在文藝片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比更看重演員形象和咖位的電視劇,文藝片對演員的人氣要求不高,演技反而是更高考量面。

而這,恰好給了演技派張頌文施展的空間。

2009年,張頌文就加入文藝片《春風沉醉的晚上》的拍攝。

儘管他在片中僅有約1分鐘戲,但戲外的張頌文卻以戲痴姿態與導演婁燁不斷溝通細節,這份敬業態度也打動了對方。

隨後,婁燁一有機會就邀請張頌文參演自己的電影。

陸陸續續地,兩人合作了電影《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蘭心大劇院》等電影。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張頌文則刻意增肥30斤、拉高髮際線,極為出彩地的刻畫一個中年官員的姿態。

該片上映後,網友們紛紛被他飾演的角色,盛讚就像從新聞現場跑過來的官員一樣。

觀影會上,而姚晨、影評人史航等名人也點名誇讚張頌文,史航直言:

那個叫張頌文的人,我不認識你,但你嚇到我了,我剛才還在查你是誰。

隨著2019年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熱映,張頌文的生涯開始有了起色。

知名度的打開,也意味著機會增多。

當一個個戲約找上門後,存貨十足的張頌文至此開始了他的生涯「狂飆」。

以2019年為分水嶺,張頌文每年穩步提升,屢有出圈作品問世。

2020年,神劇《隱秘的角落》刷屏全網。

張頌文在劇中飾演小男主朱朝陽之父。

片中角色那段喪女後獨自吃餛飩的戲,更觸動了無數網友的心,成為全劇名場面。

而這部《隱秘的角落》,也讓張頌文的名字被廣大網友所關注,而這個時候他已經44歲了。

2021年,張頌文則來到電影領域多線刷屏。

多個檔期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五一檔里,他在《掃黑決戰》中扮演虛偽縣官曹縣長。

從角色前期道貌岸然的偽善,再到顯露馬腳後的囂張姿態,張頌文的詮釋極為出彩。

而在戲份殺青後,張頌文還一度為角色演了一段7分鐘獨白戲。

儘管這段戲已與主線劇本,正片也不會保留,但張頌文依舊演得起勁,7分鐘的自我發揮相當出彩。

驚艷五一檔後,張頌文又在2個月後繼續刷屏。

7月1日的院線里,他在同期上映的2部影片里均有出鏡。

《革命者》中,他飾演大義凜然的守常先生李大釗,到了《1921》里,他則成了寧死不屈的老學究何叔衡。

多種畫風切換自如,張頌文的表演也得到外界認可。

來到2022、2023年,張頌文又回歸國劇市場,先後參演《心居》《狂飆》等作品。

隨著如今《狂飆》開年帶動的熱度,張頌文終於攀上了生涯的新高峰。

2004年畢業後歷經十餘年的沉寂,再到2019年逐漸打開人氣窗口,張頌文這一路走來相當艱辛。

但好在他的多年等待沒有白費,這份熱愛終究還是有了回報。

2023時間線:

「強哥」火遍全國,但他早已走上男演員的另一條大路

在《狂飆》《隱秘的角落》等劇的帶動下,張頌文這幾年的曝光度逐漸提升。

但相比於不少演員走紅後的「飄了」,張頌文早就走上演員的另一條大路——活成了圈內的一股清流。

這份清流姿態,體現在社交平台對網友的耐心回復;

這一邊,是嘮家常般地與網友溝通生活。

從過年餃子的吃法,到豬腳面的做法,一一回復的張頌文,仿佛成了一個生活博主。

那一邊,則是化身心靈樹洞與網友對話;

無論是情感建議還是人生感悟,應有盡有,張頌文總是敞開話袋一直聊。

而在網友因《狂飆》而誇讚其演技時,張頌文的回覆里透著誠懇謙虛。

甚至於,也有與網友們幽默互動玩梗,畫風極為接地氣。

這股清流姿態,也體現在張頌文走紅後的「不忘同行」;

幾乎每拍一部作品,張頌文都會在社交帳號上「介紹」一些合作演員。

這也讓網友調侃,張頌文每上一次劇,帳號就會成為劇組成員推介會。

最誇張的是,在《心居》開播期間,他一口氣刷屏介紹了40多位劇組成員。

一篇博文發不夠,他就接著發第二篇,甚至還在評論區里刷....

過去幾年,張頌文也以多段小作文向網友推薦尚未走紅的同學。

在同學林家川今年憑藉在《狂飆》中飾演唐小龍收穫好評,張頌文也再次開啟推廣模式,向網友繼續推薦。

洋洋洒洒的上百字行文,也看得出他的誠懇。

這股清流姿態,也體現他對於「凹人設」的拒絕。

走紅之後,張頌文曾公開「自曝」圈內諱莫如深的收入問題。

接受採訪時,他就表示自己長達十年只能維持生計,甚至一年只賺3萬。

對此,他表示演藝圈天價薪資的占比是0.5%,更多的99.5%待遇極少。

但就在媒體們渲染「張頌文20年買不起房」的所謂悲慘人設時,他卻拒絕對自己有利的說法。

為此,他主動打破這一人設。

他表示租房不代表自己買不起房,希望媒體們不要讓自己「賣慘」。

相比於演藝圈不少人各種凹人設,張頌文的真實不做作,令人眼前一亮。

戲裡,張頌文絕對最會「演戲」的那批人;

但在戲外,他卻是最不愛「做戲」的那批人;

恭喜,內娛男演員堆里又出了一個「叛徒」:

縱觀演藝生涯,他選擇死磕;

即便生涯早年再沉寂,張頌文都沒有降低拍戲標準,沒有為了迎合市場做出改變。

相反地,他通過謹慎珍惜一次次機會,用演技逐漸為自己打出一片天。

細看拍戲過程,他不會賣弄小聰明;

面對不少同行各種找替身「取捷徑」,張頌文寧願選擇「笨辦法」。

拍攝《革命者》時,為還原痛感,他在鞋子裡放入真實的石子。

為呈現角色臨死前的狀態,他也親自上陣連續拍攝多場絞刑戲,幾乎要拍到突破生理極限。

進駐《狂飆》劇組時,張頌文更提前一個月跑到魚攤「實習」,學會殺魚等技巧後,還原到了劇中。

這一幕幕的鏡頭下來,更讓觀眾看到他的敬業。

個人形象維護上,他低調而又謙遜;

面對不少同行賣慘裝窮,張頌文始終保持低調和謙遜。

拒絕打著「賣慘」旗號,拒絕各種營銷自我。

顯然,張頌文對自己的羽毛很愛惜。

人際關係,他也同樣「不愛做戲」;

在不少演員勾心鬥角的演藝圈裡,張頌文仍保持最初的純樸。

無論是每拍一部戲介紹一圈隊友,還是成名後有機會就推廣同學,都體現他的這份姿態。

如今,隨著《狂飆》熱度空前高漲,這位圈內公認的寶藏演員,也被更多人發現。

而相比於聚光的焦點留給流量小鮮肉,青石也更希望這股熱乎勁能更長時間停留在張頌文的身上。

而另一方面,對於2023年的演藝圈,青石也有這樣的感慨:

這個圈子,該好好查一查了,看看還能查出多少個「張頌文」。

青石電影|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f8429e66b20ca5eefb6454d8456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