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懷過去,是一種自欺欺人|一周新榜

2022-12-11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釋懷過去,是一種自欺欺人|一周新榜

12月,似乎一切都在轉好。出行限制解除,病症被允許展示,恢復過往日常秩序的新生活,近在眼前。

只是,重提過去的災難與創傷,被視為近乎無理的行為,「近乎令人羞恥的誇誇其談——仿佛我在說謊。是的,一個真實的謊言。」奧爾罕·帕慕克在《別樣的色彩》中這麼記錄道。

本期的「一周新榜」多數在探討過去,「過去」不會消失,一切參與進生命里的人、物、事,都構成今天的我們。從這種意義上而言,釋懷過去,只是一種自欺欺人。

TOP1

原野上

死亡不過是人從生命中墜落下來

點擊購買

作者: [奧地利]羅伯特·澤塔勒

譯者: 劉秋葉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

出版年: 2022-11

一位愛人、一次初遇、一個幻想自己是蟾蜍的夢……

原野上有一處墓地,住著 29 個亡魂。他們竊竊私語,與過路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在死亡的陰影下講述生時的故事。 沒有怨恨、沒有怒火、沒有歇斯底里的控訴與責罵,亡魂們描述人生中那些最值得捕捉的瞬間,在回憶與臆測中,試圖確認人生的意義。

「人會隨著時間往下墜落,死亡不過人是從生命中墜落下來。

生者總會存有對死亡的願望,希望「輕鬆」地死或是「有意義」地死。而羅伯特·澤塔勒並不去談論對死亡的觀點與印象,因為死亡會平等地與每個人相遇。

這其中最有意義的探尋,或許只是那些無法抹去的閃光點,和無法消除的與某個人的羈絆。

TOP2

床上抽煙危險

靈異背後,是個人與歷史的真實傷口

點擊購買

作者: [阿根廷]瑪麗安娜·恩里克斯

譯者: 周妤婕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品方: 互文

出版年: 2022-10

《床上抽煙危險》由十二則色彩濃郁的短篇故事組成,延續了恩里克斯的哥特現實主義寫作風格,民間傳說、都市怪談、人物自白,驚悚詭異又充滿黑色幽默。

「對於阿根廷人來說,最恐怖的並不是社會的弊病本身,而是面對這種情況,認為自己永遠無法解決,永遠無法逃離的感覺。」

懷著對拉美獨裁統治真實的恐懼感、以及對阿根廷深沉的愛意,恩里克斯用寫作抵禦恐懼情緒的侵襲。在這種命運般的牢籠中,故事中的亡魂在反覆地探尋生前的執念,而那些掙扎著延續生活的人,也用哀求、詛咒來試圖逃離現實的困境。

貧窮、暴力、孤獨成為城市底色,抑鬱與瘋癲糾纏著恩里克斯筆下的人物,恐懼是最原始、最強烈的情緒。靈異的背後,是個人與歷史的真實傷口。

TOP3

外面是夏天

同過去釋懷

是自欺欺人的悖論

點擊購買

作者: [韓]金愛爛

譯者: 徐麗紅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0-15

「瑣碎而無聊的日子一天天積累下來成為四季,四季積累下來就是人生。」

金愛爛的小說中瀰漫著淡淡的喪失感,這種喪失涉及生命、語言、情感、故鄉。對時序的感懷、對生命的追念、對社會的關注,在龐大的社會背景中,金愛爛寫出了真切的個體傷痛。

如何處理對逝者的思念,是小說集的重要議題。最後一篇小說《您想去哪裡》中,面對喪偶之痛的妻子在某一天突然意識到,「也許在那天,那個時刻,在那個地方,不是生命闖入死亡,而是生命闖入生命」。屬於社會的克制感與屬於自我的失控感在敘述中交織,一個孤獨而傷感的個體就在過程中被看見。

「這種時候我感覺』過去』並不會消失,而是會充滿,然後溢出。遇到過我的人,我遇到過的人,承受過的感情都與我此刻的目光相關,參與我的形象。它們絕對不會消失,而是以表情的方式,或者以氣質的形態留下來,像空氣一樣從內臟深處滲透出來。」

小說對逝去的描述冷靜又刻骨,在閱讀中會發現,那些不擅長的告別可能一生都無法學會。同過去釋懷,可能是不證自明的悖論。

TOP4

萊拉:一場對道德的探究

一場從摩托車到船舶的哲學思考

作者: [美]羅伯特·M. 波西格

譯者: 王培沛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出品方: 華章同人

出版年: 2022-11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海上續篇,主人公斐德洛從公路轉向海洋,思考的場所從摩托車變成了飄蕩的船舶。

《萊拉》延續了斐德洛在摩托車上關於「良質」的思考。在這裡,波西格將社會的良質分為「靜固」與「躍動」。靜固良質分為四個層次——無機界、生物界、社會與心智,這四個層面逐漸以更高級的形態出現,這種「更好的」道德便是靜固良質的所在;而躍動良質則是在靜固形成的穩定體系中的破壞性力量,是成為更高形態的必經階段。

通過對良質的定義,波西格希望能用更多元的視角去觀察世界。

複雜的社會現實需要的複雜的價值判斷體系,僅通過簡單的「主義」、「黨派」、「性別」、「種族」等概念去爭論一件事情的正確與否,著實是一件頗具極端性的歸類行為。波西格試圖用「良質形上學」的體系,去辨析社會定義中的不準確因素,重新審視偏見,並糾正其中非此即彼的危險的二元思想。

TOP5

詩與歌

「搖滾樂桂冠詩人」的詩意力量

點擊購買

作者: [美]帕蒂·史密斯

譯者: 陳思安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 一頁folio

出版年: 2022-11

為紀念帕蒂·史密斯開創性專輯 Horses 40周年,這位「搖滾樂桂冠詩人」的作品被整理成冊,展示她永不衰竭的熱情和原創性。

史密斯的歌詞新鮮、尖銳、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具有原始的美感、優雅和真實性。在沒有音樂修飾的情況下,看到這些歌詞,也能直觀地窺見她藝術的精髓——關懷的光芒、智慧的鋒利,以及情感的深度。從這些寫作中,我們可以讀到她的搖滾美學,以及毫不妥協的詩意力量。

「我們追問著,帶著鐵犁堅守我們的土地,承受著要在動盪搖擺的時代保持鎮定的重擔。」帕蒂·史密斯分享了一個關於跨越時代的獻辭、一個關於愛、同情心與同理心的思想,展露著她的強大而脆弱的藝術之心。

TOP6

保羅利科論翻譯

翻譯是一場艱難的賭博

作者: [法] 保羅·利科

譯者: 章文 / 孫凱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22-11

從《聖經》中的巴別塔故事開始,翻譯的重要性與不可能性已經顯露。

闡釋學建立在對言語的不理解之上,而翻譯的任務是使理解變得可能。 作為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闡釋學家,保羅·利科探討了翻譯學中爭論不休的可譯性議題。

如何在差異性中完成翻譯,保羅·利科描述其是「一場艱難的賭博」,也許,最要緊的就是,摒棄對滿分翻譯的幻想,卻絕不放棄對相互理解的追求。

TOP1

悲情三角

美是一種貨幣

導演: 魯本·奧斯特倫德

片長: 147分鐘

上映日期: 2022-05-21

「我覺得談錢的時候一點都不性感。」——Yaya

全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模特情侶 Carl 和 Yaya 關於「金錢」與「平等」的糾紛、登上富豪們的郵輪、流落荒島並構建原始社會。

影片詼諧、頗具諷刺,美麗與精緻像是在金錢的福馬林中泡出來的一般新鮮與腐臭。奢華的郵輪與擺拍的美,始終擺脫不掉縈繞的蒼蠅叫;豪華晚宴成為剝落人們精緻裝束的試驗場,在風暴中完成著骯髒的審判。

「美是一種貨幣」,魯本在採訪中談及片名「悲情三角」,這是指眉毛中間的一道可以輕易被肉毒桿菌撫平的皺紋,「它就像一個關於表面和美麗的黑暗而滑稽的評論——我們對美麗、外表的迷戀,以及我們往往相信,如果我們能在自身周遭構建起一個強大的外殼,我們的內在問題就將隨之得到解決。」

TOP2

晚安機遇號

請繼續前進

那只是你自己的影子

導演: 瑞恩·懷特

片長: 105 分鐘

上映日期: 2022-09-03

這是一部紀錄片,講述 NASA 研製和控制雙子星火星探測車「機遇號」和「勇氣號」的探測歷程。當漫遊車踏上火星時,她們仿佛就有了生命,具有真實的思索與勇氣。

原設計壽命僅 90 天的雙胞胎探索機器人,勇氣號工作了 7 年,機遇號工作長達15年。2019 年 2 月 13 日,最後一段喚醒音樂沒有獲得回應,機遇號正式結束了使命。

勇氣號與機遇號的經歷,成為人類可以共同分享的經驗,她們代表著對世界的好奇、興趣與探索,以及不懼困難的勇氣。正如影片開頭所展示的:

——「發現障礙。」

——「請繼續前進,那只是你自己的影子。」

TOP3

月球時代白日夢

如果我們不能替代上帝

導演: 布萊特·摩根

片長: 135 分鐘

上映日期: 2022-05-23

「如果我們不能替代上帝,那我們要如何填補自己創造的內在空間。」

這是一部探索大衛·鮑伊的音樂之旅的成長電影,一部非典型紀錄片。鏡頭更像是闖入了大衛·鮑伊的夢中,通過無數明滅的側影、閃爍的碎片、褪白的印象與奔流的情感,來展開對這位孤獨又篤定的藝術家的講述。

布萊特·摩根在浩如煙海的材料中找出了一條足夠清晰的路徑,通過對不同時期的發言的整合,展示出了天才的誕生之路,這其中不乏炫目、光彩與輝煌,也在平靜的語調中揭露著鮑伊所經受的痛苦、迷茫與破碎。

影片傳遞出的探尋的直覺,反射著鮑伊的內心,從中,我們也可以洞悉構成這個音樂時代的每一聲呼吸。

TOP4

流人(第二季)

下等馬的保家衛國之旅

導演: 傑里米·洛夫林

集數: 6

單集片長: 45分鐘

首播: 2022-12-02

幾位被軍情五處放逐在外的「下等馬」,在勢單力薄中承擔起保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劇集根據米克·埃隆同名系列小說改編。與 007 的光彩上流不同,《流人》遠離了精緻、精英的設定,在解構中迸發著新的探索的活力。從小說到劇集,都展示了時代性的混亂與脆弱。

意義被虛無的政治鬥爭所掩蓋,而流人特工的說起「今天又是保家衛國的一天」的自嘲,又顯得生動與鮮活。

TOP5

造夢之家

「中式恐怖教育」的慘烈對照

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片長: 151分鐘

上映日期: 2022-09-10

當一個大導演在疫情期間思考自己的職業空缺,會得到什麼?史匹柏交出了這部半自傳式電影。這是他沒有拍過,如果不拍將永遠邁不過去的一個故事。

這部片子幾乎是對前段時間的熱門話題「中式恐怖教育」的慘烈對照, 從父母處獲得深層次的愛與理解,在青少年時期尋找到一生鍾愛的事業,確實如一個美夢。

唏噓的是,這夢竟是真的, 聲稱從未去做過心理治療的導演,把自己 7 至 18 歲的人生,如實交待在電影里。

TOP6

真相捕捉(第二季)

科技時代的犯罪懸疑

導演: 詹姆斯·肯特 / 菲利帕·蘭格戴爾

集數: 6

單集片長: 60分鐘

首播: 2022-08-28

深度偽造科技的可怕崛起,踐踏了本就不堪一擊的隱私、倫理與安全,而權力參與其中,進一步加深了在極端力量下個人的脆弱性。

關於這部劇集,最被讚賞的一句評價是:「至少在劇里,這點熱血和天真,讓世界顯得不那麼絕望。」

實習生:Moon

編輯:殺手

監製:李二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e55e35de1373aff3eaad2931ae75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