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舉行的第136屆廣交會上,「新三樣」、數位技術、智能製造相關題材企業達3600家,一批人形機器人、智能設備、腦機接口產品等受到境外採購商的青睞,體現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和成品不斷湧現,反映出中國製造正向高端市場攀升的不懈努力。
從本屆廣交會看,伴隨著高端製造企業崛起,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綠色低碳成為趨勢、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等特點突出。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一期參展企業中,新企業超1700家。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的超過4200家,展位數11181個,分別占一期出口展企業及展位總數的37.6%、44.9%,分別比上屆增長39.8%和35.5%。
作為世界製造業規模最大、也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正處於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製造業企業總量達603萬家,較2023年底增長5.53%,其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的企業51.53萬家,占製造業企業總量的8.55%,較2023年底增長6.35%。製造業企業的規模和質量逐步提升,國家政策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效果逐漸顯現。在完整產業鏈和強大供應鏈優勢不斷凸顯的同時,中國製造呈現出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高品質和高性價比等趨勢。
中國製造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涵蓋了從原材料採購、產品製造到銷售等多個環節。這種全產業鏈優勢使得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製造業正在不斷優化供應鏈,通過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靈活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響應速度。一些製造業企業通過建立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原材料採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精準控制。
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中國製造企業已經開始採用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線,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電子產品製造領域,一些頭部企業已經開始採用智能化生產線。中國製造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通過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管理。被稱為智能製造「神經系統」的工業網際網路,正在逐步打通製造業上下游環節、貫通全產業鏈。
高品質和高性價比使得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近年來,中國高端製造業的終端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持續增強。2023年,我國汽車和船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產品出口增長66%,拉動我國出口整體增長1.5個百分點。
也要看到,中國製造在向高端攀升的過程中,一些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依賴進口、高端製造專業人才匱乏、配套服務不完善等問題和難點需要得到妥善解決和突破。同時,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貿易壁壘、技術封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都可能對高端製造業的出口造成壓力,這增加了高端製造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因此,需要進一步採取加大研發投入、培養高端製造專業人才、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優化國際貿易環境、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等措施,持續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全球市場上展現出更加強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a51c6b37dfbb7d7ada796d2b694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