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需要傳播》

2022-06-07   錦州發布

原標題:《錦州,需要傳播》

錦州,需要傳播(一)

作者:白雪生

說起來,錦州並不小。歷史上,做過遼西郡,做過遼西省,甚至做過前燕古都,更難得的是,是奠基新中國第一戰決勝之地的主戰場和前線指揮部。然而,很不幸的是,外地人知道錦州的並不算多,甚至有人睜大了眼睛問道:錦州是個縣吧?

每當這時候,不禁令人非常懊惱!錦州,差哪了呢?今天,我想說,我們大錦州,差就差在傳播上了!而這種傳播學的概念,並非指的是黨委宣傳工作範疇的宣傳。實事求是說,通過這些年的實踐,可以認定,錦州市委宣傳工作,包括新聞媒體宣傳都非常出色,乃至超過全國一流的宣傳,數不勝數,堪稱宣傳界的優秀。

這裡所指的傳播,是於這座城市相伴相生,共存共榮的一種故事化的城市文化品牌,就像白娘子的故事與西湖斷橋的水光瀲灩,像劉三姐山歌與桂林山水的甲天下,像文成公主與西藏布達拉宮,像紅色娘子軍與海南萬泉河,像一個虛構的撒尿的小男孩成為比利時的象徵與布魯塞爾——以一個經典故事,建造一個虛擬的錦州,也可能是比一些有形的地理、物質包括經濟建設更能直接拉動當下錦州的跨越地、高速度的發展,尤其是在由黨中央提出打通陸海新通道的新歷史機遇下,對錦州的再發現,再言說,再傳播,尤為重要!

在傳播學意義上說,我們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的勝利,是革命宣傳的偉大成功。可以說,我們所有的紅色經典傳播,都是傳播的成功典範。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對於蘇聯來說,「十月革命」重要的是「炮彈」;對於全世界範圍來說,「十月革命」重要的是「炮響」,「炮響」有時候比「炮彈」的威力還大。炮彈的威力只在有限的範圍,而炮響的能量卻可以藉助傳播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自延安時期,紅色經典傳播不僅是標語、歌曲、打快板了,還有了更高級的戲劇藝術形式。我黨的傳播由自發的、原始的宣傳,發展到了一種自覺的品牌意識了。這不應該忘記劇作家賀敬之等文人,而現在許多城市的宣傳就差這一種品牌升級了。一部歌劇《白毛女》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傳播奇蹟。在輿論認同中,「擁抱最愛」與「打倒最恨」是巔峰的情感傳播。《白毛女》同時喚醒了千百萬人的最愛與最恨,每一個底層人民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最愛的「喜兒」,也都有一個「奪愛之仇」的「黃世仁」。當時觀看《白毛女》,部隊要求戰士不能帶槍,擔心有人入戲太深,很可能拔槍射殺扮演黃世仁的演員。沒有什麼比仇恨更能聚集人心,沒有什麼比消滅仇敵更能釋放能量。「同仇敵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白毛女》「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高度,更把觀眾的愛恨能量轉化為對新社會、新中國美好生活的嚮往。

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是歷史性的巨大轉折。在毛澤東的語彙里,他宣告的不是人民解放軍打敗了國民黨軍隊,宣告的不是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執政地位,而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最經典的傳播表述!「站起來」這個表達由於有了與「人民」的連接,獲得了最佳的傳播效果,成為最廣泛最深遠的傳播。延續到後來的「富起來」「強起來」的系列表述,以及如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人民主體性是其始終如一追求的傳播屬性。

錦州日報

編校|孫佳惠 劉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