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十問十答|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06-29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6月28日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網聯合出品「新質生產力十問十答」專家談欄目,邀請權威專家解讀新質生產力。

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張燕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破除認識誤區、避免實踐偏差,要從時空兩個維度來思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重點,要處理好全國一盤棋頂層設計、戰略部署和地方因地制宜發展的關係。

他表示,各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避免一些誤區——

避免跨越發展階段。著眼國家戰略發展,甚至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我們致力於發展未來科技、未來產業,這是大勢,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方向。但在把握大勢中,更要立足當下,要考慮到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具有時代屬性,不能超越我們的發展階段的條件和能力,好高騖遠,一味嘗「新」、追求「高大上」。

避免脫離地方實際。這個實際就是地方的發展基礎條件、特點和實際需要。我國地區差異大,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條件不一樣,各地方在全國生產力布局中的主體動能也不一樣,這就要求走出一條符合地方條件、特色和實際需要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子來,而不是走一個模式。

避免關起門來搞新賽道。在實踐中,由於思想意識不到位、市場競爭等因素使然,往往還是存在關起門來搞創新的現象,長期看制約科技創新的步伐。各地方一定要主動參與全國全球的產業分工協作,深入融入全國全球的創新網絡,在擴大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張燕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一方面,需要認識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工程。要從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中,從人類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需要中深刻理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為此,要有前瞻謀劃和戰略定力,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搞短期的熱度工程、形象工程。到地方層面,一定是有快有慢、有長有短、各有特色,而不是齊步走。

另一方面,需要認識到,一哄而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會帶來不同程度上的效率折損。各地方如果運動式地大搞、蠻搞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味求快,不僅會打亂自身發展的步子,還勢必會影響到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甚至會出現惡性競爭、內卷髮展、重複建設,從而影響到國家層面部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整體步伐和效果。

張燕認為,因地制宜發展新生產力,就需要各地方:謀定而後動,找準定位精準發力,有所為、有所不為,防範方向性錯誤;堅持從地方實際出發,立足地方條件積極探索差異化的路徑模式;加強對內對外創新合作,在更加開放環境下推進創新發展,增強創新發展的聯動性協調性;長短結合,把握好先為與後為、快為和慢為的關係,既要著眼長遠,更要干在當下落在實處。(「三里河」工作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1b45f7df595245cff9ecc4dd770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