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想「換藥」,愛滋治療失敗後還有其他選擇!

2023-08-02     紅楓灣

原標題:別只想「換藥」,愛滋治療失敗後還有其他選擇!

紅楓灣APP:依從性是指患者對醫療建議和治療計劃的執行程度。依從性諮詢是一種醫療輔助方法,通過解決影響依從性的因素,來幫助患者正確遵循醫療建議和治療計劃,從而增強治療參與度,提高治療成功率。

在今年的愛滋病科學大會上,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的Andrew Hill博士表示,在使用DTG(dolutegravir)出現病毒反彈的人中,95%在依從性諮詢幫助下,重新抑制了病載,且不需要換藥。

該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在服用全球最常用抗病毒藥物(DTG)時僅存在依從性問題那麼換藥可能不會有幫助。整合酶抑制劑DTG因其效力高、耐藥風險低而被世衛組織推薦,全球約2000萬人用DTG治療愛滋,DTG通常與其他兩種藥物組合使用。

世衛的治療指南建議,愛滋感染者服用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後,如依非韋倫(efavirenz),病毒反彈超過1000拷貝/毫升,那麼他們應換另一種治療方案。對於NNRTIs使用者來說,病載反彈會讓耐藥性迅速出現,所以在這個標準上換藥通常是必要的,特別是在每年只做一次病載檢測的情況下。

但對於DTG來說,世衛組織的建議是在病載反彈超1000的情況下,進行強化依從性諮詢並在三個月後做病載檢測,以觀察是否再抑制。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方法在用DTG的人中效果如何。如果它是無效的,可能會讓很多人面臨耐藥風險。

為了確定世衛指南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在南非1053名以前沒接受過愛滋治療的感染者中,比較了基於DTG和基於依非韋倫的療法。該研究使用生存分析來比較參與者首次病毒抑制時間,病毒反彈時間和病毒再次抑制時間,該分析繪製了事件隨時間變化的機率。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DTG的病毒抑制速度比依非韋倫更快,但第24周、第48周的病毒抑制比例沒有顯著差異。在192周的隨訪期間,病毒學失敗率也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在第24周時,與依非韋倫組相比DTG的病毒再抑制率明顯更高。88%的DTG使用者和46%的依非韋倫使用者,在第24周時再次抑制了病載,95%的DTG使用者和66%的依非韋倫使用者,在第48周時再次抑制了病載。

在病毒反彈後,持續用依非韋倫會增加HIV對依非韋倫,以及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耐藥風險,而一項關於DTG的三期研究顯示,之前從未接受過愛滋治療的人病毒學失敗後,未出現整合酶抑制劑耐藥病例。Hill博士說:「即使在二線治療研究中,整合酶抑制劑耐藥的發生率也很低。」

編者:紅楓灣關艾、愛滋免費諮詢遠程匿名檢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b5de488798beb1b6b7280a58c360c3.html